“這麼貴啊?”朱霖震驚了。
光是個設計費就能買好六七輛奔馳W116450SE。
也就是一根針都還沒下,一條線還沒織,就隻是設計出來後,寫紙上就能值這麼多錢。
黃慧婕說道:
“對啊,貴就是它的特征,不貴還沒人買呢。”
朱霖感慨道:
“太離譜了!”
“那趕緊把這東西收起來吧,這麼貴放地上踩多浪費啊!”
說著她就要動手去收,這時候黃慧婕拉住她:
“哎呀,沒事兒,這東西設計出來就是讓人踩的,你兩口子放在自己臥室裡,想怎麼踩就怎麼踩。”
“甭管它多貴,反正都是地毯,隻能放在地上。”
說著她拍了拍朱霖肩膀勸道:
“行了,聽我的,不讓彆人踩就行了,沒必要收起來。”
方言對著朱霖說道:
“你要實在舍不得,回頭咱們捐給故宮。”
朱霖當即表示:
“那算了,我覺悟還沒那麼高!”
說完也不提收起來的事兒了。
招呼著黃慧婕還有方言去吃飯。
黃慧婕也是哭笑不得,自己怎麼勸都沒方言一句話好使,果然是兩口子最懂對方。
接下來,吃飯的時候,方言又把收到的那支鋼筆拿出來給家裡人展示了下。
雖然這又是金又是銀的看起來有些閃,但是該說不說造型確實好,而且上麵還有方言的名字。
量身定做,隻此一份。
另外還有關於基金的事,方言也和他們說了。
以後扶持中醫的基金就有兩支了,一支是香江霍家的,一支是新加坡王家的。
這個霍家大家還算是比較理解,但是王家大家就不太了解了。
所以關於他們的身份的事兒,就需要詢問黃慧婕了,他們老黃家和老胡家,基本上是和王家差不多時間下南洋做生意發跡的。
對彼此的情況就比較了解。
“王勁他們王家,老家是天津的,清末民初那會兒,因為打仗太亂,全家搬到了新加坡。經過三代人的打拚,在當地華僑圈子裡,王家也算是挺有名的。”
“最開始,王家靠種橡膠、做出口生意起家,後來慢慢轉型,搞起了綜合性投資,生意在東南亞好幾個國家都做得風生水起。”
“王家現在主要做這幾塊大生意,最大的是金融投資,他們控股的“南洋興業集團”,專門玩跨境資本運作的。”
“前麵幾年新加坡政府搞工業化建設,王家抓住機會,投資電子廠、港口物流這些新產業,賺得盆滿缽滿。”
“在新加坡最繁華的烏節路,王家有不少高端商業樓。在馬來西亞,他們還參與開發了好幾個項目,實力相當雄厚。”
“王勁是家族第三代接班人,劍橋大學經濟學碩士,精通中英雙語,這個人投資還是挺有眼力的,他這次回來看到方言展現出來的醫術,要是不動心,那還真不是他的性格。”
方言恍然,說道:
“看不出來他都已經大學畢業了。”
黃慧婕說道:
“那個人是個娃娃臉,實際年齡稍微大一些。”
說完方言又想起王老先生,於是問道:
“對了,他那個嶽父,王樹森是什麼來頭?我感覺這人還挺厲害的。”
黃慧婕端著碗,一邊夾菜一邊說道:
“您感覺沒錯。”
“王勁他老丈人王樹森開了家“亞太經理人學院”,專門給跨國大公司培養高管。學院和王家的投資業務配合得特彆好,現在已經算是他們家族生意的重要一環。”
“這個人是王勁背後的智庫核心,他就是那種專門輔佐人的。”
說完她頓了頓,又透露了個信息來:
“去年有人給他們家做過估值,他們家的不動產,股權,現金,加起來大概有2.5億美元的樣子,雖然比不上香江霍家,但還是非常有實力的。”
“如果光是拿他和霍家大房比,那王勁可能還要有錢一些。”
聽到黃慧婕的分析,方言點了點頭,這下心裡有數了。
這邊吃過飯過後,黃慧婕要看朱霖寫的書,今天下午都在方言家四合院。
方言則是去協和開車,然後去學校。
今天忙活了一上午,下午到學校上課就當是放鬆了。
等到了華夏中醫研究院的時候,方言想起來今天是曾路泉報到的日子。
於是就先去趙錫武的辦公室走了一圈。
趙老這會兒吃了午飯,正在辦公室裡打盹兒呢。
看到方言來了,還有些迷迷糊糊的。
方言詢問曾路泉的報到的事兒。
趙老這才回過神來。
他帶上眼鏡,定了定神後才說道:
“你說小曾呐,他早上就來辦入職了,各種手續都辦好了。”
“中午吃了飯,估計在弄房子的事兒。”
“我給他分在小賀一起的,他們兩家也好有個照應嘛。”
方言聽到這裡,對趙老說道:
“謝謝院長。”
趙錫武擺擺手:
“嗐,沒事兒。”
說罷他又對著方言透露道:
“對了,吃飯那會兒,首都醫科大學還給我打電話,說我們挖他們牆角,本來這個曾路泉他們是打算重用的。”
方言一聽,還有這事兒?
於是問道:
“那您怎麼回答的他。”
趙老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