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不到,自己今年都四十六了。
年齡都是他一倍大的,結果還被這小子上了一課。
誰說搞技術的人,情商都低的?
這個定律放到方言這裡,完全就不適用。
他其實是哪裡知道,眼前這位是經曆過網絡時代洗禮,活了兩輩子的人。
在網絡時代裡,這些東西想要學,網上到處都是教的,多看幾下腦子裡自然就有想法了。
等到需要用的時候,自然而然的就用出來了。
就像是某考公大省的人,在這方麵天然就比較強一樣,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把曾教授送到了停車場,方言和他告彆後,就朝著門診大樓而去。
等到方言到的時候,李正吉他們都已經過來了。
“本來我還說打個電話給護士站叫你們呢。”方言對著他們說道。
李正吉說道:
“又不是第一次來了,看到時間差不多,就主動過來了。”
方言把診室的門打開,大家都走了進去。
這一進門,杜衡,嚴一帆,還有宋建中都主動的開始打掃起現場來。
雖然現場好像也沒啥可打掃的。
但他們依舊熱情不減,掃地了,拖地了,擦桌子的。
李正吉見狀,也拿著暖水瓶出去接水去了。
方言看了下時間,人應該也快來了。
來到窗戶朝著樓下看去,過了幾分鐘,醫院門口終於來車了。
方言對這些車可都太熟悉了,都是中僑辦安排送僑商過來的車。
不一會兒,廖主任從車上第一個下來,然後就是其他車上的人也走了下來。
廖主任今天親自來的,應該是有重要的病患在裡麵。
現在方言都搞清楚了,隻要是病人裡麵有身份稍微有些特殊的人,廖主任就一定會跟在裡麵。
至少保證人送到這邊才行。
“上樓了!”方言對著正在打掃衛生的眾人提醒道。
他們幾個人趕緊把手裡的活兒都做完了,然後就打開門等著人來。
過了幾分鐘,人果然來了。
廖主任先進來和方言打了個招呼,方言詢問了下他現在的身體狀態,還有關於在香江發的稿子。
廖主任現在身體感覺還可以,至於香江那邊的稿子,下午應該能夠寫完,到時候會有人找方言。
方言聽到後,點了點頭。
接著廖主任就要去看其他人去了,走的時候和方言交待:
“這裡麵還有個是台灣那邊的人,他在美國治病待了十幾年,剛好最近上麵提出“統一戰線”政策,強調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包括海外僑胞和港澳台同胞。”
“這一政策吸引了許多海外人士,他也湊巧聽到你的醫術,然後讓家裡人聯絡我們,說是打算落葉歸根,順便讓你幫忙瞧瞧病。”
“你記住人家自己不提,你就不要追問身份上的事兒了。”
方言一怔,沒想到居然還有這種重量級。
這讓他想起了桂係那位老李,不過那位已經在1965年的時候就回來了。
那這次的人又是誰呢?
是混在僑商裡一起回來的?
方言對著廖主任說道:
“這個你放心,我隻管治病,其他的一概不問。”
“不過這個人是隻看病開藥,不收治?還是和其他人一樣,安排在協和住院?”
PS:月票多了100張,更完這章,目前欠大家89000字。
今天冇了,明天請早!
老鳳努力碼明天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