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事兒,方言本打算瞞著父母的。如今老丈人問及,又涉及他複旦的朋友,方言便覺得沒必要隱瞞了。
他隨即將事情的來龍去脈一五一十地告訴了老丈人。
聽完敘述,老丈人略顯吃驚,沉吟道:
“我和他相識多年,自認為他不至於做這種事。”
方言接過話茬:
“我也覺得這裡麵必有誤會,調查清楚就好。”
老丈人點點頭:
“身正不怕影子斜,等調查結果出來,誤會自然能解開。”
他頓了頓,轉而問道:
“這事兒你爸媽知道嗎?”
方言搖頭:
“還沒告訴他們,怕他們擔心。況且二姐去日本的行程已經調整,說了反而讓他們徒增憂慮。”
老丈人卻正色道:
“我看還是該告訴他們。”
“為什麼?”方言疑惑。
“這不是小事,如今既然順利解決了,讓家裡人知道原委更好。”老丈人語氣嚴肅,“一來讓他們心裡有數,二來也能給全家提個醒,免得日後言行不當惹麻煩。你想想,家裡人多,你哪能時刻照應到?還是讓大家都警惕些好。”
方言琢磨一番,覺得這話在理。
如果家人毫無防備,確實容易疏漏。
他點點頭對著老丈人說道:
“您說得對,就按您說的,那我這就去跟他們說,也給全家打個預防針。”
老丈人擺擺手說道:
“倒是不用這會兒去,晚一點吧,晚上等你在老莫吃了晚飯回來後再說。”
方言看了眼正在忙活的眾人,點頭答應下來。
老丈人接著說起那位朋友的事。朋友名叫唐錚,與老丈人的淵源始於妻子。
唐錚的妻子和丈母娘是發小,兩人因此結識。
早年丈母娘常去上海學習出差,幾乎都住在唐錚家;唐錚一家來京城開會時,也總借宿老丈人家,兩家人來往十分密切。
按老丈人對唐錚的了解,他堅信這位老友絕無可能與日本人有瓜葛,此事定是一場誤會。
主要偏偏日本人邀請唐錚後,他念及老丈人曾托付照顧方寧,便出於好意想帶方寧一同前往日本,卻不想無意間觸了警戒線。
所有一切,不過是陰差陽錯的巧合。
從邏輯上看,這種情況確實存在可能性,但仍有說不通之處。
二姐方寧剛入學不久,許多基礎課程尚未學完,遠未達到常規意義上能出國交流的水平。
若說唐錚是出於“照顧”才帶她去,這份“照顧”未免顯得過於急切,甚至超出了正常幫扶的範疇。
按照調查邏輯,這一異常點必然會被注意到,在學術交流的常規篩選標準中,新生通常不具備參與國際項目的資格,唐錚的“好意”背後是否存在其他動機,仍需進一步驗證。
方言當然希望這隻是唐錚關心則亂,想帶二姐提前見見世麵。畢竟一旦涉及更深層的隱情,老丈人和丈母娘勢必會因多年交情被蒙上陰影而傷心。
方言這會兒其實也有些頭疼,他是真希望不要出事兒,這既是對家裡親情的維護,也是對這人性善意的期待。
不過老丈人也是聰明人,很快便看透了方言的心思,主動開口說道:
“你不必擔心。倘若我這個朋友真有問題,我絕不會因他的事責怪你。第一,我們才是一家人,第二,他如果真有不軌,就是站在了我們的對立麵,甚至算計到了我頭上……”
說到這裡,他歎了口氣,緩緩說道:“那就隻能讓國法來懲罰他了。”
老丈人表態後,方言說道:
“還是希望一切都是誤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