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麵的信息正是方言他們的產品。
還沒有上市之前就開始打廣告了。
這種產品沒有上市,但是廣告已經提前打了一個多月的砸錢行為,在不少人腦子裡估計都是腦子有問題的。
但是事實證明,搞點花活兒不管是在什麼年代,都能夠吸引很多人的注意的。
在老胡朝陽東壩的車間生產好了之後,立馬就從天津走水路運到了香江,在香江同仁堂接貨後開始了銷售。
一上市就取得了非常好的銷售成果。
已經打了這麼久廣告,大家好奇心已經到了極點了。
加上價格合適,而且都是針對香江各個階層和年齡段痛點的產品,所以不少都抱著試一試的態度購買了。
健骨膏成了中老人新寵。
解酒丸成了中年人酒場保命符。
還有安神醒腦丸,也是同樣受到歡迎。
從資料上來看,第一批登陸香江的試水產品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說明方言弄出來的配方還是相當有搞頭的。
這基本上是有了個非常完美的開頭了。
接下來就是繼續擴大宣傳,然後往東亞,東南亞輻射。
接下來方言又看了一些其他輿情簡報。
比如日本津村製藥,緊急調整漢方解酒藥包裝,新增“特含葛花黃酮“標識。
邵氏電影計劃拍一部《黃飛鴻之南北宗師》。
還有外事部門寫的那一通針對大塚敬節的稿子,引起反響。
霍家長子要結婚的事兒,也在裡麵占了不少的篇幅。
等到看完過後,方言再次看向舷窗外,這時候太陽已經出來了。
飛機平穩飛行,方言透過舷窗望向遠方,雲朵被朝霞染成金色,越是往香江飛外邊的雲越來越少。
看來今天是個好天氣。
這時候方言又發現飛機上還有一張香江地圖。
他拿起看了起來。
地圖上方印著“香江九龍地圖”的繁體標題,右下角標注著“1976年修訂版”字樣,左下角印有“香江市政局”的徽章。
1978年的香江還是有很大的區彆的。
地圖上的維港兩岸尚未被密集高樓覆蓋,尖沙咀一側僅有寥寥幾棟高層建築(如半島酒店),中環的“國際金融中心”等地標尚未誕生,取而代之的是低矮的商鋪和碼頭設施。
地圖上的金鐘、灣仔部分區域仍標注為“填海計劃區”,上輩子這些地方已成為繁華商業區,但在1978年仍是待開發的海岸線。
大嶼山中部大片區域標為“郊野公園”,僅有梅窩、東湧等少數村落;南丫島則以“漁民聚居地”為主,沒有如今的旅遊碼頭標識。
地圖上僅有“觀塘線”和“荃灣線”兩條規劃中的地鐵線路,這裡實際要到1979年才部分通車,大部分交通標識集中在巴士路線和輪渡碼頭,如“天星小輪航線圖”用紅色虛線標注。
彌敦道、軒尼詩道等主乾道已成型,但“西九龍公路”“東區走廊”等快速路尚未出現,取而代之的是狹窄的沿海公路。
這次目的地啟德機場,在地圖上用醒目的紅色五角星標注,跑道直接延伸至維多利亞港,旁邊注有“飛機起降時請勿靠近海岸線”的警告,這正是啟德機場以“危險起降”聞名的地方。
不過這次的機長也不是一般人,方言相信自己沒那麼點背。
此外還有,商業區,中環標注為“銀行區”,集中了彙豐、渣打等外資銀行總部。
旺角、油麻地則以“市集”“工廠大廈”為主,是這會兒的工業城市特征。
地圖上用藍色圓圈標出多個“徙置區”(政府廉租屋),太平山頂則標有“總督彆墅”,這就是殖民時代的印記。
另外迪士尼樂園、星光大道等後世景點在地圖上完全空白。
地圖邊緣還貼著一張泛黃的便簽,上麵用鋼筆寫著“中藥堂集中地:上環文鹹西街”這正是方言即將去的香江同仁堂所在地。
晨光中,香江島的輪廓逐漸清晰,維多利亞港如一道銀鏈橫亙其間,尖沙咀的鐘樓與中環的高樓群錯落有致,雖不及後世繁華,卻已顯露出國際都市的雛形。
方言腦海中閃過“亞洲四小龍”的稱呼。
這個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響徹全球的經濟術語。
此刻的香江尚處於起步階段。
依托廉價勞動力與政策優勢,承接歐美產業轉移,以玩具製造業為代表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正悄然崛起。
與此同時,台灣的電子代工、韓國的紡織造船、新加坡的電子零部件生產,也正各自踏上經濟騰飛的初始軌道,等待著八十年代高速增長期的全麵爆發。
算起時間來,也就隻有一年多的時間了。
這時候飛機開始緩緩下降,引擎的轟鳴逐漸變得厚重,機身微微震顫。
方言將地圖迭好放回小桌板,目光再次投向舷窗。
此刻的維多利亞港已清晰可見,海水呈現出深淺不一的藍,漁船和貨輪如玩具般點綴其間,啟德機場的跑道像一把鋒利的刀,斜斜切入海麵。
第一次來香江的老爺子們,也看著外邊的景色發出了感慨。
隻不過他們的感慨有些特彆:
“當初部隊到了廣州,差點就把這裡打下來了!”
“那可不,當年聽說四野的先頭部隊都到了深圳河邊,望遠鏡裡能看見對岸的英軍崗哨。”說話的是曾在粵贛蘇區打遊擊的周老爺子,他望著啟德機場方向,目光灼灼:
“要不是上頭下令暫緩解放,這會兒地圖上哪還有什麼‘總督彆墅’?”
另一位戴老花鏡的老者扶了扶眼鏡,接過話茬:
“來之前我看了報告,說這啟德機場的跑道,當年可是日本鬼子逼老百姓填海修的。”
他指了指窗外鱗次櫛比的低矮建築:
“現在倒成了英國人嘴裡的‘東方明珠’,世事難料啊。”
這時候有人說道:
“不過沒打也好,要是打了對外的窗口就沒了,劃不來!”
“那確實……”眾人紛紛點頭。
接著飛機逐漸下降,越來愈低,方言已經能夠看清楚下麵好些商鋪的招牌了。
啟德機場的跑道越來越近,跑道兩側的建築物也愈發清晰。
左側是密集的紅頂民居,右側則是正在施工的集裝箱碼頭,起重機的吊臂在晨風中緩緩轉動。
“大家坐穩!”空乘人員提高聲音提醒,語氣裡帶著幾分職業性的謹慎。
她們快步走到艙壁旁,在折迭座椅上坐定,雙手緊緊攥住安全帶,啟德機場的“危險起降”名聲在外,即便是經驗豐富的機組人員,也不敢有絲毫大意。
看到她們都這樣,大家也是都趕緊有樣學樣。
飛機引擎的轟鳴陡然加劇,機身如同被一隻無形的手猛地向下拽去,方言他下意識攥緊座椅扶手,目光掃過舷窗海麵的波紋已清晰可見,啟德機場跑道上的白色標線正快速逼近。
後排傳來餐具碰撞的輕響,不知哪位老爺子的搪瓷缸滑落在地,滾出一連串清脆的聲響。
接著飛機猛的一震,落在了地上,方言的後腦勺幾乎撞上座椅靠背。
安全帶瞬間繃直勒住肩膀,震得他胸口發悶。
然後飛機快速的減速,引擎聲漸漸小了。
隨著反推引擎的轟鳴漸弱,飛機終於在跑道儘頭緩緩停下,艙內氣壓驟降,耳膜一陣刺痛。
空乘人員解開安全帶,仍保持著職業微笑,接著廣播裡傳來機長的聲音:
“諸位領導,歡迎抵達香江啟德機場,目前溫度28攝氏度……”
方言鬆開攥得發白的扶手,這才發現掌心已滿是冷汗。
早就聽過這裡的惡名,沒想到親身體驗後感覺這麼具體,不過今天天氣明明不錯啊?
難不成是因為機長本來就是隻喜歡這麼降落?
方言有些不明白。
他望向窗外,看到跑道儘頭的防波堤上,幾個穿著工裝的工人正在乾活。
再看向另外一邊,停機坪方向有十幾輛黑色的轎車。
“走了,該去會會霍家的人了。”廖主任解開安全帶站了起來,周秘書早已將地圖和文件袋收進公文包。
方言定了定神,同樣解開安全帶,然後起身拿起了自己的包。
等到舷梯到位,艙門緩緩打開。
廖主任率先走出機艙。
方言先讓老爺子們出去,他則是走在最後麵。
出了艙門,一股子海風的味道吹來。
接著他目光被停機坪邊緣的景象吸引,兩名身著卡其色製服的港英警察正站在鐵絲網旁。
他們身後的公告牌上,“NoUnauthorizedAccess”(禁止未經許可進入)的英文標識與繁體中文並列,殖民的氣息撲麵而來。
霍家管事快步迎上,在舷梯下微微鞠躬,身後兩名隨從立即展開紅地毯。
“廖主任,諸位首長,”他的聲音帶著恰到好處的謙卑,“老爺本想親自來接,無奈總督府臨時有約……”
老爺這個詞在內地已經消失好多年了,聽到後大家都微微愣了一下神。
廖主任說道:
“哦,沒事,我們今天來得早,正好也能到處逛逛。”
霍家管事笑得很謙卑,對著廖主任說道:
“我們已經準備好諸位下榻的酒店了,諸位首長還請上車,一會兒就到目的地。”
廖主任點點頭,然後轉過身對著眾人說道:
“那咱們走吧!”
這時候霍家管事問道:
“對了,哪位是方大夫?”
方言在隊伍後麵回應:
“我。”
霍家管事對著他點頭道:
“您好!”
“有事?”方言問道。
“太太說了,等您到了,想請您先去幫她看個病人。”霍家管事對著方言說道。
“哦?”方言一怔,沒想到一下飛機就來活兒了。
他看了一眼廖主任,對方略微遲疑,然後微微點了下頭,表示了同意。
方言這才問道:
“病人在什麼地方?”
霍家管事說道:
“就在霍家的醫院裡。”
方言想了想,說道:
“那……既然有病人就先去看病人吧。”
霍家管事有些高興的說道:
“好,感謝方大夫!實在是麻煩您了!”
接著他開始安排眾人上車,等到方言剛要單獨上車的時候,突然他們隊伍裡麵來了三個老爺子的助理。
一過來就對著車上另外三個戴墨鏡的保鏢說道:
“我們是保證方大夫安全的。”
“你們下車,我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