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很想看,但是方言表麵上還是沒有遲疑。
隻拿起了《黃帝明堂經》。
接著就自顧自的打開看了起來。
裡麵對人體眾多腧穴進行了係統的命名,詳細描述了各個腧穴在人體的具體位置。
闡述了每個腧穴所能治療的各種病症。
就以合穀穴為例,方言看到裡麵記載其主寒熱、痎瘧、狂易、鼻鼽衄、熱病汗不出、目痛、頭痛、口齒齲痛、驚、喉痹、痱、痿、臂腕不用、唇吻不收、聾、耳中不通、瘖不能言、口噤不開等病症。
還說明了針刺的深度、留針時間以及艾灸的壯數等刺灸法。
如合穀穴就寫了“刺入三分,留六呼,灸三壯”。
其實從目前看到的內容來說,都還是一些比較簡單正常的。
用來給初學者看確實很不錯,但是老爺子可說過,他從這本書裡自創的燎原針法,於是方言又繼續往後麵翻。
沒一會兒,就翻到書後麵,發現後麵內容明顯和前麵不一樣,是兩本書裝訂在一起的,開頭就是一張圖。
準確說是一張以朱砂繪製的人體八卦方位圖,配穴圖以先天八卦方位為框架,將人體分為八宮,每宮對應一組穴位群,治療特定類型病症。
方言往後翻越逐行細看:
乾宮(天部):主頭麵、腦髓疾患。
穴位:百會、神庭、印堂、風府。
刺灸法:乾屬金,針用平補平瀉,留針九息呼應“乾為天,數九”;艾灸三壯以補陽氣。
坤宮(地部):主脾胃、水濕內停。
穴位:中脘、足三裡、陰陵泉、太白。
刺灸法:坤屬土,進針後先瀉後補撚轉六次逆時針為瀉,九次順時針為補,留針六息。
離宮(火部):主心火熾盛、熱毒瘀結。
穴位:勞宮、少府、內關、膻中(火針透穴必選)
刺灸法:離屬火,需用火針快速點刺;輔以梅花針叩刺大椎放血。
坎宮(水部):主腎虛寒凝、濕濁下注。
穴位:太溪、複溜、腎俞、關元。
刺灸法:坎屬水,針深一寸“水主深潛”,艾灸五壯溫補腎陽。
此外還有,八卦交互配穴法,針對複雜病症,采用兩宮聯動施針,如:
風痰阻絡(震巽合宮):
震宮(雷):太衝、行間(疏肝瀉風)
巽宮(風):風池、風門(祛風散邪)
交互手法:震針逆時針撚轉瀉肝火,巽針順時針補衛氣,留針時間按“三震七巽”比例調整。
氣血雙虧(乾坤交泰):
乾宮補腦髓:百會加灸。
坤宮健脾胃:中脘深刺一寸半。
氣機流轉:先乾後坤,針後以艾條懸灸神闕引氣歸元。
“怎麼樣,能看懂嗎?”阿繼的聲音讓方言回過神來。
方言抬起頭,笑了笑說道:
“還行吧。”
阿繼撇了撇嘴說:
“看不懂也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非要說還行……”
方言笑著說道:
“真還行,你忘了我練過八卦掌的?”
阿繼一怔,問道:
“嗯?八卦掌和這個也有關係?”
方言手指點了點書頁上的八卦方位圖:
“八卦掌講究以掌為刀,走轉如龍,可這掌法根基在於九宮八卦步。”
“你看這圖上乾宮居首、坤宮為基,和八卦掌起勢時"腳踏九宮,手分陰陽"的路數一個道理。”
他屈指在離宮穴位圖上點了點,“就說這勞宮穴,八卦掌裡叫"心火穴",發掌時意念沉於此處,和圖裡"離屬火,火針點刺"的理法,都是借五行之氣貫通經絡。”
阿繼瞪圓眼睛。
不是……怎麼這小子好像真懂?
方言又翻到震巽合宮的配穴法:
“你看這"三震七巽"的留針比例,和八卦掌裡"三震掌破堅,七旋步卸力"有種異曲同工的感覺,針法裡的逆時針瀉法,我看應該像是掌法裡的"左旋破氣";順時針補法,就是"右轉培元"。”
他一邊說,指尖順著書頁上的經絡走向虛劃,說的頭頭是道。
聽到方言的話,這會兒正在專心給人治療的李老爺也抬起頭來,他麵露驚訝的對著方言說道:
“林小友的悟性,實在高的有點超出老頭子預料了。”
李春芳還真不是捧方言,他是真的驚訝,方言從拿起書到現在也就一會兒的功夫,他居然直接就找到裡麵的規律了。
雖然裡麵的燎原針法寫的很詳細,但是絕對是沒有告訴人規律的,方言光是看了第一遍,都沒有問一句,現在就已經找到本質上的核心東西了。
李春芳是真沒見到這麼聰明的人。
不過想到方言打的八卦掌,他頓時又感覺合理了。
一個能夠把八卦掌練到這個程度的人,對於八卦的研究肯定是相當透徹了,加上那個神秘的師父,一切都說的通。
教了那麼多人,都沒有方言帶給李春芳的震撼,這一刻,李春芳認為眼前這個年輕人,確實和自己的燎原針法有緣分。
方言對著李春芳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