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所求為何_歸義非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歸義非唐 > 第120章 所求為何

第120章 所求為何(2 / 2)

“嗯!”曹茂笑著點點頭,走出臥房的同時為劉繼隆合上了門。

一夜休息,等劉繼隆再睜開眼睛時,屋內的夜漏已經來到了辰時(7點)。

曹茂早早起床開始練功,門口已經為劉繼隆準備好了洗漱用的熱水,旁邊還放著劉繼隆讓人製作的牙刷和刷牙粉。

漢人雖然早就開始刷牙,但直到明朝弘治年間才在弘治皇帝的吩咐下發明出了豬鬃牙刷。

劉繼隆在山丹安定後,便讓人收集了豬鬃,將短硬的豬鬃毛插進木質把手內,由此提前六百多年弄出了牙刷。

至於刷牙粉則是以煮湯過後的牛骨、豬骨等骨頭所製成的骨粉。

骨粉摻和了一些草藥後,味道也帶著絲清香。

儘管比不上牙膏,卻也能解決許多問題。

簡單洗漱後,劉繼隆開始在院內練功,如開弓、挽槍花等等基本功是他休息時雷打不動的生活。

一直到他練功結束,曹茂為他端來了人臉大小的一碗麵。

“折衝,這是今年新麥碾碎後弄出來的麵條,您嘗嘗!”

曹茂說著,便將麵放在了桌子上,招呼劉繼隆前去吃。

劉繼隆將鐵槍放回兵器架上,擦了把汗後便回到內堂坐下。

一碗簡單的韭菜雞蛋麵,倒是給劉繼隆吃出了回家的味道。

他埋頭吃著,曹茂也重新端來一碗,跟著埋頭吃麵。

二人連湯帶麵的吃乾抹淨,收拾好後曹茂便去軍營學習去了,而劉繼隆也準備去巡視一下城池。

不湊巧,他剛剛走出衙門,便見到了準備出門的悟真及兩名直白。

“大德!”

“折衝……”

二人見麵相互行禮,起身後劉繼隆才繼續問道:“大德這是準備出門?”

“昨日沒好好看看山丹,準備好好看看這座被節度使幾次誇讚的城池。”

悟真如實回答,劉繼隆聞言頷首道:“我也要巡視一下城池,若是大德願意,可以隨我一同巡視城池,我也可以為大德講解。”

“那就勞煩折衝了。”悟真沒有拒絕。

見狀,劉繼隆開始帶著悟真及兩名直白用雙腳在城內閒逛。

山丹城經過了劉繼隆一年的治理,其城內的各種事物都能令山丹以外的官員、百姓產生好奇。

例如小型的水轉翻車,以及經留劉繼隆設計的淨水設施和排汙清理設施,還有如河西犁、耬鋤、露鋤、蟲梳、除蟲滑車等等農具。

劉繼隆本想弄出有轉向架的四輪馬車,但木質的板簧承受不住壓力容易損壞,而金屬的板簧,以山丹的冶金技術又無法批量生產,所以這個計劃就擱置了。

反正北方都是平原,多輪馬車有沒有轉向架都問題不大。

“折衝,我發現山丹的百姓基本都是用鐵質的農具,這是折衝您吩咐的嗎?”

走上城牆,悟真看著城外開荒的百姓,不免詢問了起來。

劉繼隆聞言也有些錯愕,反應過來後才詢問道:“大唐難道不是這樣嗎?”

劉繼隆記得大唐每年產鐵近千萬斤,而大唐百姓數量不過才五六千萬人。

雖說製作甲胄與兵器消耗鐵料較多,但百姓也不至於用不起鐵製農具吧。

“關中百姓自然是在用鐵質的農具,不過許多百姓所用的鐵質農具,質量往往不能長久。”

“反倒是山丹百姓所用的農具質量上佳,便是用上五六年都不成問題。”

悟真說著關中百姓所用農具和山丹百姓所用農具的不同,劉繼隆聽後點頭表示了解,而悟真則是繼續在觀察山丹城。

不得不說,山丹城的乾淨整潔程度遠超他所見的任何城池,而百姓的麵貌也是他走過那麼多城池中精神、狀態最好的,便是長安百姓都不如山丹百姓的精神、狀態好。

在山丹,悟真可以時不時瞧見一些有贅肉的農戶,但在其他地方卻見不到。

正因如此,他在與劉繼隆散步時,特意詢問了劉繼隆治理山丹的章程。

其實劉繼隆也沒有什麼章程,在今年秋收之前,山丹要麼就是軍管,要麼就是半軍管,所有糧食基本都是上交後再按勞分配,亦或者是五五分後按勞分配。

因為是按勞分配,因此就不存在讓百姓自費服徭役的情況,保障了每個百姓每天都能有足夠的糧食吃。

這種做法在劉繼隆看來是十分正常的,將資源按勞分配,這才能調動百姓的積極性。

正因如此,山丹的耕地才能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增長到如今的九萬畝。

如果崔恕能接任劉繼隆,將章程絲毫不改的繼續下去,那山丹頂多五年後就能成為河西糧倉。

至於為什麼要說是五年後,這主要是因為涼州收複後,山丹的軍事地位也將下降。

加上劉繼隆率軍東進,到時候山丹自然就不太可能獲得張掖和其他幾個州的支援了。

沒有了其他幾個州的支援,即便明年之後的山丹擁田十餘萬畝,可荒田變成熟田需要三年時間。

以河西熟田的糧產,養活一個人起碼要四畝熟田才行。

沒了其它幾個州的支援,就山丹這十餘萬畝生、熟田,想要養活山丹兩萬人,起碼要到兩年後。

不過等到三年後,山丹的百姓就會成為河西最滋潤的一批百姓,因為到時候就是七畝田養一個人,不僅可以吃飽飯,還能養牲畜和家禽。

到時候,山丹衙門即便按照十稅一的稅率,也能從山丹收到近兩萬石的稅糧,一躍成為河西納糧大戶。

隻要崔恕再堅持幾年章程,以山丹百姓幾乎每戶都有耕牛、挽馬的情況,山丹百姓起碼能開墾二十餘萬畝耕地。

到這裡,便是山丹兩萬多百姓耕作的上限了。

屆時,山丹的糧食除了百姓自己吃以外,還能向外輸出不低於八萬石糧食,河西糧倉名副其實……

隻是不知道到了那個時候,山丹的百姓是否還會記得自己。

不過不記得也沒事,至少自己來過,讓他們過上了對比這個時代其他地方百姓而言的好日子。

想到這裡,劉繼隆就不免嘴角一挑。

又有哪個少年不曾幻想過治理一方,讓百姓安居樂業,衣食充足呢。

如今他實現了自己曾經的幻想,這就足夠了。

“若是天下官員都能如折衝般,想來也不會有那麼多蠅頭苟利的事情了。”

聽完了劉繼隆對山丹方方麵麵的治理,悟真忍不住感歎一聲,看向劉繼隆的目光也越發柔和。

“在其位謀其政,我劉繼隆所吃糧米,雖說是衙門發的,可也是百姓耕作出來的。”

“我吃著老百姓種出的糧食,若是還要苛責盤剝他們,良心如何過得去?”

劉繼隆笑著解釋,悟真卻搖搖頭:“如折衝這般說的官員不少,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幾個?”

“非是我等瞧不起布衣出身的官員,隻是這群人一旦得了勢,立馬便會忘記曾經所有,隻忙著填飽自己的胃口。”

悟真也是豪強出身,儘管他沒有那種優越感,但他也見過不少布衣出身,被人舉薦做官的官員。

這些人上了位,盤剝百姓的手段可一點不輸豪強出身的官員,甚至隱隱有所超出,因為他們更清楚百姓的底線在哪。

聞言,劉繼隆隻是輕笑:“我管不了旁人,我隻能管好自己和我下麵的人。”

他雙手扶在女牆上,目光望著城外勞作的百姓,笑容燦爛。

“我想要做的,無非就是讓百姓能吃飽飯,孩子有書讀,將士們能安居樂業!”

他說出了曾經與張淮深所說的話,而悟真也受到了同樣的震撼。

他與劉繼隆向外看去,望著田間勞作的百姓,不由低聲質疑:“真有那樣的世道嗎?”

“當然!”劉繼隆篤定回應,同時看向悟真:

“隻要努力,遲早能做到!”

明明隻是簡簡單單一句話,卻瞬間讓悟真動容起來。

他這一路走來見到太多的惡事,但他都是對身邊人說管不了。

然而在劉繼隆這裡,劉繼隆卻給了他相反的答案。

一時間,悟真腦中閃過那些惡事的畫麵,最後破碎,再呈現在眼前的,是山丹城的劉繼隆望著百姓們的笑容。

不對……不止是他的笑臉,還有山丹城內學堂中學子的笑臉,城外耕種百姓的笑臉,兵卒直白的笑臉。

想著那一張張笑臉,就連悟真臉上也不免漸漸浮現笑容,目光向城外百姓看去。

“旁人我不信,但折衝說這話……我信!”


最新小说: 純陽賤神 尊七道 仙子,你怎麼有條蛇尾巴 玄河大陸 苟在宗門當藥奴,開局嚇哭聖女 重生後,被瘋批大佬摟腰吻 玄門小祖宗下山,陰間熱搜炸了 離婚後喜提龍鳳胎,四個大佬排隊求名分 我和老王的奇妙修行之旅 穿越大秦:紅顏助國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