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受降六州(萬字大章)_歸義非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歸義非唐 > 第491章 受降六州(萬字大章)

第491章 受降六州(萬字大章)(2 / 2)

“傳令,從江北、湖南抽調兩萬兵馬,吾親率兩萬大軍東進衢州。”

“吾倒要看看,這董昌、宋威、楊行湣之徒,到底有什麼手段能擋住吾麾下大軍!”

高駢重新恢複精氣神,鄺師虔見狀連忙作揖:“高王親率大軍,些許宵小必然無法抵擋。”

“下官在此提前祝賀高王討平江南二賊,平定江南,還江南百姓太平!”

麵對鄺師虔的吹捧,高駢也忍不住頷首,隨後傳下敕令。

一時間,本因受挫而低迷的渤海軍,得知高駢即將親征之後,很快便恢複了士氣。

高駢雖然在劉繼隆手下吃過虧,但他也隻敗給過劉繼隆,對上其他勢力都是無往不利。

正因如此,高駢選擇親征後,渤海軍的士氣一下子就被提了起來。

隻是高駢還不知道,劉繼隆已經率軍北上,準備對付河北四鎮中,最後一個還尚有野戰實力的張公素了。

“參見殿下……”

滄州北部邊境,經過十天的長途跋涉,劉繼隆終於率軍抵達了永濟渠與桑乾河交彙處。

斛斯光率馬懿、高淮及五千精騎在營門處迎接劉繼隆。

風塵仆仆趕來的劉繼隆並未下馬,隻是掃視斛斯光的那五千精騎,隨後提起精神道:

“遠道而來,過於疲憊,便不要在營外曬太陽了,先入營內吧。”

“是!”斛斯光等人紛紛作揖,接著與劉繼隆走入了營盤之中。

營盤內有不少民夫,整個營盤也是按照劉繼隆早年定下標準來駐紮的,沒有任何問題。

眾人穿過營盤,來到牙帳前下馬走入其中。

帳內擺有沙盤,沙盤囊括了義武、義昌、盧龍三鎮,木質旗牌上也寫下了斛斯光他們預估的盧龍各州縣兵力。

劉繼隆看了眼,但見盧龍境內已經聚有十二萬兵馬,其中四萬是曹茂與張簡會,剩下八萬則是張公素所部。

“隻有這麼點人支持張簡會?”

劉繼隆倒是沒想到,整個盧龍那麼多兵馬,竟然隻有一萬多兵馬選擇張簡會,其餘人都選擇支持了張公素。

斛斯光見狀,麵色有些尷尬:“諸鎮都在傳對我軍對牙將牙兵十分刻薄,故此……”

經他解釋,劉繼隆便明白了這些人的心思。

他們並非是支持張公素,而是誰反對自己,他們就支持誰。

畢竟支持彆人頂多就是受到驅使,而若是自己占據盧龍,盧龍這些牙將牙兵都得受難。

“如此也好,需要安撫的人少,其餘人都能用兵馬鎮壓。”

劉繼隆並不把張公素這所謂八萬人放在眼裡,八萬人隻是紙麵數據,真正能打的還是張允伸留下的那四萬多人。

況且張公素和曹茂已經交戰許久,死傷也應該不少了,自己需要對付的精銳或許連四萬都沒有。

“曹茂可有消息傳來?”劉繼隆詢問。

“有!”斛斯光開口回應,隨後指著薊縣以西的地區說道:

“您擊敗三鎮後不久,張公素便得知消息,退往了潞縣,並在潞縣、遼西、武清、懷柔、會昌等處駐防。”

“曹郎君如今占據薊縣以西的孤竹、昌平、廣平等縣,與張簡會聯兵四萬,剛剛擊退奚胡入侵。”

“不過四萬兵馬中,有近萬五兵馬駐紮媯州,防備奚胡繼續南下,能調動的隻有兩萬五千兵馬,其中有精騎一萬三千餘。”

經過斛斯光解釋,劉繼隆大概明白了如今幽燕之地的情況:“他這是準備聚兵在幽州和我們決一死戰啊。”

話雖如此,劉繼隆臉上掛著笑意,他不怕張公素結硬寨,打呆仗,就怕這廝帶著幽州突騎四處亂竄。

如此看來,張公素也不過就是跳梁小醜,根本沒有史思明、李懷仙、朱泚、張仲武乃至張允伸的手段。

幽州突騎再厲害,也得有厲害的將領指揮才能得到發揮,張公素顯然隻是個驍將。

“敕令,明日大軍拔營西進,並令王建、率軍八千攻瀛、莫二州而去,並調齊州五千兵馬北上駐防滄、德二州。”

“末將領命!”斛斯光先接令,繼而才開口道:

“殿下,這麼一來滄德二州隻有五千兵馬駐守,如果成德、魏博來犯……”

“他們來不了,也不敢出來。”劉繼隆將其打斷。

六萬聯軍全軍覆沒,昭義的盧匡連自保之力都沒有了,而成德和魏博的風氣擺在那裡,如今恐怕都在忙著爭鬥。

在他們內部爭鬥爭出結果前,他們不可能進攻滄、德二州。

更何況安破胡麾下兩萬多兵馬還準備進攻魏博,樂彥禎先擋住安破胡再說吧。

防備個野戰兵力折損七八成的成德鎮,五千兵馬足夠了。

這般想著,劉繼隆隻覺得有些疲憊,隨即擺手遣散了眾人,在牙帳休息了起來。

翌日,大軍在劉繼隆指揮下拔營西進,而王建也接到敕令,征募民夫的同時等待齊州駐兵北上。

三月十七日,劉繼隆率八千精騎封鎖淶水,切斷了張公素與淶水以南瀛莫二州的聯係。

張公素所派出南下的快馬遭受漢軍精騎追擊,隻能逃回會昌,將此事稟告給了張公素。

坐鎮潞縣的張公素得到消息時,已經是翌日清晨了。

“果然北上了,不過他就帶了八千騎兵?”

潞縣衙門內,張公素有些吃不準劉繼隆的手段,或者說在麵對剛剛大勝而來的劉繼隆時,他心底不免有些心虛。

他連張允伸都對付不了,更彆提劉繼隆了。

若非如此,他也不會轉攻為守。

在張公素吃不準的時候,作為他如今麾下大將的陳貢言卻開口道:

“劉繼隆切斷我軍與莫州、瀛洲聯係,恐怕是為了攻打瀛洲和莫州。”

“節帥彆忘記,劉繼隆在滄德二州和易定二州還有不少兵馬,而我軍在瀛洲莫州雖然有兩萬大軍,但都是招募入伍不足一個月的新卒,老卒隻有不到五千人。”

“若是劉繼隆真的決意進攻,那瀛莫二州恐怕……”

陳貢言的話還沒說完,便有列校快步衝入衙門之中,急忙作揖道:“節帥,兵馬使史元忠叛亂,以範陽城投劉繼隆而去!”

“什麼?!”張公素驀然起身,臉上寫滿了不可置信。

史元忠與他是合作關係,前幾日他還與自己書信往來,信上交談甚歡,如今卻直接投降了劉繼隆,這讓張公素感受到了一種挫敗感。

不止是他,衙門內的陳貢言等人都臉色不免難看起來。

史元忠投降,這代表範陽的近萬兵馬倒向了劉繼隆,哪怕這些兵馬都是新卒,卻也足夠重創他們。

更重要的是,固若金湯的範陽都投向了,那四周的城池恐怕不用多說。

“節帥……”

果不其然,隨著時間推移,不到兩個時辰的時間,範陽四周諸縣便不斷傳來消息。

本就畏懼劉繼隆的諸縣,眼看史元忠都投降了劉繼隆,紛紛跟著倒戈劉繼隆。

張公素隻覺得自己就不該把鎮兵都抽調到自己身邊,若是地方上的鎮兵足夠多,那他們為了自己日後的權力和家產,肯定不會輕易支持史元忠這種人倒戈劉繼隆。

可如今史元忠等人手上都是新卒,這些新卒根本沒有太多家產需要擔心,反而是劉繼隆討平盧龍後,很有可能會分田給他們。

單從這點來說,新卒倒戈實屬應該,而史元忠也是借勢投靠罷了。

“混賬……”

張公素已經不再指望桑乾河以南的那些州縣,但他帳內有不少瀛莫二州的牙將,為了安撫他們,他還是得做做樣子。

“陳刺史,你率五千精騎明日南下,定要打通我軍與瀛莫二州聯係,莫要讓瀛莫的弟兄寒心!”

“是!”陳貢言大概能猜到張公素的想法,於是便配合了起來。

隻是不出意料,幽州在桑乾河以南的諸縣,除會昌、武清這種有鎮兵駐紮的城池外,餘下十二座城池儘數投降劉繼隆。

劉繼隆令曹茂分兵前往接管諸縣,隨後令斛斯光率軍擊退試圖南下的陳貢言。

陳貢言倒也沒有真的要南下,隻是做做樣子,所以雙方並未有太多死傷。

從率軍回營的斛斯光口中得知陳貢言的態度後,駐兵在新昌縣的劉繼隆便明白了張公素的想法。

“看來他們是要舍棄瀛洲和莫州了。”

簡陋的新昌縣衙內,劉繼隆開口與斛斯光等人解釋。

斛斯光聞言,當即便衝動道:“殿下,以我軍與曹郎君麾下三萬餘兵馬,擊敗張公素並不困難,不如趁勢合兵進攻?”

麵對他的表態,劉繼隆並未著急,隻是開口道:“軍中火藥不多,最後的七千多斤火藥也已經交給王建去攻打瀛莫二州。”

“眼下不可著急,需要等關西火藥走運河運抵,我軍方能北上。”

半年多時間,連續多場大戰,早就把漢軍火藥消耗得七七八八了。

如今隻能從臨州不斷生產火藥,走陸路和水路轉運到河北。

至於王式和陳靖崇、李陽春等部,隻能等劉繼隆討平河北,才能獲得火藥補給。

不過隻要河北能討平,長江以北的剩餘三鎮也就不足為慮了。

這般想著,劉繼隆本準備繼續商討如何圍攻張公素的事情,但這時卻有校尉快步走入衙門,對堂內的劉繼隆作揖道:“殿下,王尚書快馬傳來消息。”

“三月十三日夜半,淄青叛軍突圍走魯山南下而去,我軍追擊二十餘裡,獲甲首四千六百二十二級,淄青收複。”

“突圍了?”劉繼隆臉色浮現些許詫異,但很快又歸於平靜。

他看過淄川城和益都城的地圖,兩座城池距離南邊的魯山也就五六裡距離,且進入魯山的道路有數十條,基本都是當初康承訓為了圍剿龐勳而開辟出來的。

此外,由於劉繼隆抽調了齊魯之地漢軍參與河北的戰事,所以王式和陳靖崇手中兵力不足。

在種種原因下,葛從周和張歸霸能突圍並不奇怪,突圍成功也不奇怪。

不過以二人在淄青堅守的情況來看,淄青依舊固若金湯,他們也沒有必要突圍。

他們既然在城池堅固的情況下選擇死傷慘重的突圍,那隻能說明是有人要他們突圍。

“窸窸窣窣……”

劉繼隆剛剛算到朱溫讓葛從周他們突圍,衙門外又有急促的腳步聲傳來。

又是一名校尉走入衙門,並且臉色亦是十分凝重。

他來到正堂外駐足,連忙對堂內劉繼隆作揖:“殿下,李節帥派快馬傳來消息。”

“三月初七,李節帥率軍二萬往沂州攻去,朱全忠以精兵數千駐守費縣。”

“知道了。”聽到這名校尉的話,劉繼隆算是串聯起了所有。

李陽春先聚兵進攻沂州,朱溫得知消息後,應該是擔心自己守不住,所以便令葛從周和張歸霸突圍了。

隻是就他們現在的狀況來看,即便突圍成功,恐怕也沒有多少兵馬了。

僅憑這點兵馬,朱溫怕是擋不住李陽春。

不過為了以防萬一,劉繼隆還是對麵前兩名校尉吩咐道:

“敕令李陽春,令其穩紮穩打,不可輕敵冒進。”

“敕令王尚書、陳都督合兵攻向穆陵關,與李陽春兩路夾擊兗海軍。”

“末將領命!”

二人應下,隨後見劉繼隆沒有吩咐,這才退出了衙門。

在他們走後,劉繼隆目光看向堂內眾人,隨即將他的分析告訴了眾人。

“不必擔心朱全忠,任他手段再多,實力不濟就是實力不濟。”

劉繼隆淡然安撫眾人,隨後正準備說什麼,卻又見剛剛走出衙門的校尉折返回來。

幾次被人打斷,劉繼隆也不免微微皺眉:“發生何事?”

“殿下,安都督傳來消息,相州、衛州收複,樂彥禎已經退往衛州,我軍不日便將攻入澶州。”

“此外,昭義軍節度使盧匡奏表調入朝中,崔留守率河東軍收複潞州,眼下正往邢州、洺州、磁州分兵而去。”

得知昭義投降,安破胡收複兩州,劉繼隆原本的些許不適,頓時便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隻有高興。

“好!”他忍不住叫好,隨後與眾人說道:

“昭義投降,我軍轉瞬間收複六州,隻要再收複瀛莫二州,則河北隻剩十一州縣掌握叛軍手中。”

不等眾人反應,劉繼隆看向校尉,繼續敕令道;

“敕令高進達,以昭義軍節度使盧匡為左散騎常侍,昭義軍中都將及以上,均授散官,品秩不變,列校及兵卒儘數遣散,昭義州內土地平均百姓。”

“敕令安破胡,魏博若要投降,需打散兵卒,自節度使向牙將均自削一品,以散官恩養。”

“若是遲遲不降,即命安破胡效仿鄴城之戰,儘數誅之!”

“末將領命!”校尉連忙應下,緊接著退出衙門。

他走的有些匆忙,顯然是剛才劉繼隆皺眉的舉動讓他誤會了。

劉繼隆見他如此,也不免有些窘迫,但很快恢複如常,對斛斯光等人吩咐道:

“關西的火藥,最遲四月初便能走運河北運至幽州境內,必不可失。”

“此外傳令投降諸縣,凡是投降的盧龍軍,隻要官職在列校以下,土地皆不征收。”

“凡列校及以上者,衙門出錢贖買,必不會讓他們吃虧。”

“此上為招降條例,凡州兵、牙兵均以此操辦。”

對付盧龍,劉繼隆所想的自然是拉一派打一派。

盧龍鎮人口本就不多,又地處邊疆,屬於遷無可遷的地方。

如今經過張公素這麼折騰,可以說全民皆兵,征收普通兵卒的土地完全是沒有必要的事情。

隻要能將將校的土地贖買,然後再經過清丈和登籍造冊來重新劃分,那就足夠解決幽州的問題了。

幽州是劉繼隆日後向遼東開進的基地,這裡的人口是不能動的,能保留還是儘量保留。

至於跋扈的氛圍也好改變,大不了就多鎮壓幾次,將犯事的兵卒及其親眷發配日後的遼東便是。

此外還可以從人口稠密的地區遷徙人口過來,如此持續十幾年就能將盧龍的風氣給彈壓下去。

眼下的武人風氣還沒有到五代十國那種變態的程度,諸如吃人這種事情,剛剛有點苗子,就被劉繼隆掐滅了。

唐末的武人風氣還好解決,若是五代十國那種,便是劉繼隆恐怕也會頭痛。

思緒這般,劉繼隆目光掃視眾人,眼見眾人沒有異議,隨即便解散了眾人。

他往中堂休息去了,而馬懿和高淮則是跟著斛斯光向外走去。

三人本來十分沉默,不過當他們走出衙門並上馬準備前往軍營時,沉默的高淮卻主動道:

“如此看來,河北被安定也就是這幾個月罷了。”

“殿下若是解決了河北,那剩下的淮南、徐泗和兗海就更好解決了。”

“南邊的高駢是我軍手下敗將,收拾他輕而易舉。”

“都督,你說若是朝中有人勸進,殿下會在討平河北後接受嗎?”

高淮的話音落下,馬懿頓時側目看向他,顯然沒料到他會說這些。

“某不管這些,殿下要怎麼做就怎麼做。”

斛斯光頭也不回的給出回答,高淮眼底閃過異色,卻也不詢問馬懿隻是自顧自頷首。

“若是如此,那末將知道了……”


最新小说: 我在九界斬魔 手眼通天 暗戀的學霸不甜,換混子哥明戀 魔門少主違背祖宗,上岸洗成正道魁首! 渡執錄 我在大明忙種田,平推東瀛美利堅 都重生了誰還當戀愛腦啊 都穿越了,帶超級軍火庫不過分吧 我,嘉靖,加入大明皇帝聊天群 此生定不負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