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說如果覺得火藥的分量不夠,就可以設計這種錘形炮彈,能夠裝載更多火藥。”
雖然這種大圓錘形狀的炮彈看著有些奇怪,但這卻不是魏武亂畫,而是真的存在。
事實上這是1915年日不落研究出來的,這種炮彈主打就兩個字——實用。
裝載更多的火藥,威力更大,可它對材料卻沒什麼要求,用鑄鐵就製造就行。
看著魏武畫出來的那個大圓錘炮彈,不少工匠都開始在心裡默默設想自己的炮彈。
不過這隻是一部分人,另外一部分工匠在意的卻是另一個問題,並且很快就有人問出來了。
“副院長大人,製造這種迫擊炮,對炮管的材料有要求嗎?”
聽到工匠的提問,魏武笑著點了點頭,眼神誇讚的看著那個人說道:
“不得不說,你這個問題問的非常好,事實上迫擊炮對炮管的強度要求非常低。”
“它和紅衣大炮不同,紅衣大炮之所以對炮管有要求,是因為它用的實心鐵炮。”
“炮管需要承受極強的爆炸,才能轉換出足夠強的動能,將實心鐵炮發射出去。”
說到這裡魏武伸手指了指白板上畫著的迫擊炮彈。
“但迫擊炮主要的殺傷不是依靠動能,而是它內部的炸藥,關鍵是它重量也不大。”
“一枚迫擊炮彈大概就七八斤的樣子,重量隻有實心鐵炮彈的一半還不到。”
“而且迫擊炮的射程隻要有個五六百米就足夠了,炮管不需要承受那麼強的爆炸。”
這倒不是魏武在吹牛,事實上迫擊炮對炮管和炮彈的強度要求,確實低到令人發指。
就比如後世的中東,萊陽鋼管配上煤氣罐,瞬間就把一家鋼管廠打上了軍火商的標簽。
以大明的冶金技術,就算沒有魏武存在,隻要他們有火帽和迫擊炮的圖紙。
這些工匠光靠手搓都能將迫擊炮搓出來,可見迫擊炮對炮管強度的要求有多低。
事實上,很多東西在古代都能造出來,古人不缺智慧,缺的是基礎知識和指引。
就比如現在,聽完了魏武的解釋之後,工匠們立刻就能理解他說的話。
將迫擊炮解說完後,魏武就不準備再繼續講這個,畢竟該說的都說的差不多了。
不過就在他準備進入下一個話題的時候,門外卻突然傳來一道喊話聲。
“副院長大人,外麵有人送了一瓶水和一塊冰過來,說是您要的東西!”
聽到這個聲音,徐淼立刻就朝魏武看過來,他可沒忘記真正的滴水成冰!
魏武也是聽到外麵的話才想起來,自己還有個滴水成冰的實驗沒做。
原本是打算取消的,畢竟現在是說正事的時候,而且接下來還要給工匠們講課。
不過看到徐淼眼中期待的神情,他又不想打擊自己第一個學生的積極性。
“算了,就當是做個好玩的實驗,讓學生和工匠們增長一些見識吧!”
心中暗暗想著,隨後魏武直接開口對外麵喊了一句。
“是我要的東西,把東西拿進來吧!動作輕一點,不要搖晃水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