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最後一個手段,魏武沒有立刻解釋,而是先看向朱元璋這邊。
“朱老伯,大明由鄉紳擔任糧長向百姓收糧,官府主要是負責監督和協調,是您定的吧!”
“沒錯!”
朱元璋點頭回應,然後便說起了自己這麼定的用意。
“有當地富戶擔任糧長,向百姓征收稅糧並統一上交,是為了避免基層官吏盤剝百姓。”
“減少官員貪汙的同時,又能確保稅糧征收的效率,不過聽你語氣,恐怕是出問題了吧!”
雖然有些打朱元璋的臉,但魏武還是老實的點了點頭。
“您的想法是好的,但執行之中糧長通常會利用職權謀利,逐漸形成新的利益群體。”
“特彆是江南這邊的士紳,麵對土地整改他們會團結在一起維護自己和宗族的利益。”
“故意拖延土地丈量,或是上報虛假信息,將肥田記為瘦田從而降低納稅的數額。”
“甚至直接賄賂地方官員,比如縣衙書吏,在清查丈量土地之時少報、瞞報田畝。”
魏武說到這裡,不禁搖了搖頭然後輕歎了一口氣說道:
“其實不止是江南,其他地方推行攤丁入畝的時候,基本都會遇到聯合抵製的情況。”
“一旦出現,當地官員為了不將矛盾激化鬨大,通常都會選擇變通執行來維護鄉紳的利益。”
“比如降低田畝折算標準,虛假上報田數等等行徑,反正天高皇帝遠,誰也不知道。”
將心中的感慨說出來後,魏武遲疑了片刻,還是決定開口提一句。
“朱老伯,關於路引這件事,如果可以的話,儘量還是放鬆一些,或想其他辦法。”
“此策雖然能控製流民、逃兵和盜匪流動,鞏固邊防和穩定農業生產,但弊端更多。”
“首先是阻礙商業經濟發展,其次滋生腐敗和不公,官吏借著審批路引敲詐勒索。”
“《明實錄》記載:一紙路引,索錢數百,富人花錢行賄,窮人則是寸步難行。”
“農民因無法獲得路引而成為黑戶流民,很容易就會被有心人利用變成造反的工具。”
朱元璋神情嚴肅的聽完了魏武說的這番話,沉默了許久之後才緩緩點頭。
“此事,回頭咱會慎重斟酌,現在你先說說,準備如何應對士紳的那些手段。”
雖然朱元璋沒有直接回應這個問題,但魏武卻很清楚,他已經聽進心裡去了。
而路引這方麵的問題,魏武也給不出太好的建議,還不如交給大臣們處理。
所以順著朱元璋的話,再次將話題回到土地整改的問題上。
“應對士紳的手段很簡單,隻要您有決心要處理這件事,那我就有皇權的強力支持。”
“首先是嚴厲懲處,鐵腕督查,嚴懲舞弊官員,這點我會讓那些士紳看到我的手段。”
“其次是簡化稅則,在當地推行官收官解,不靠鄉紳收糧,繞過他們直接對百姓征稅。”
“最後是檢舉獎勵,鼓勵百姓揭發瞞報行為,甚至可以對檢舉者給予減稅或免稅獎勵。”
說到這裡魏武突然笑了起來,朱元璋見狀不禁有些疑惑的問了一句。
“你小子笑什麼?”
“嘿嘿,我笑我運氣不錯,因為大哥的緣故,我少了一個很難處理的麻煩。”
聽到這句話朱元璋也來興致了,也笑著說了一句。
“哦?說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