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魏武又專門將後世的快遞和物流等業務,簡單和朱標描述了一下。
原本是想用鏢局來舉例的,但他突然想起來,鏢局這種機構最早的雛形是萬曆年末才出現。
朱標聽完也覺得這個郵遞項目大有可為,能夠給百姓提供相當程度的便利。
關鍵是信件這方麵,鐵路的速度可比八百裡加急快多了,有利於傳達緊急軍情。
而且還可以給為大明戍邊卻思念家鄉的將士更快送達家書,可以說全是好處。
就在朱標這麼想的時候,魏武接下來的話也證實了他的想法是對的。
“鐵路的作用除了投送兵力,還有信息的傳遞,馬匹的體力限製了它無法長時間奔跑。”
“但火車卻不一樣,火車不需要休息,一天十二個時辰可以說基本都處於行駛狀態。”
“一千公裡的路程,就算八百裡加急也需要三四天時間,但火車隻要一天就能抵達。”
關於鐵路的問題,說到這裡也就差不多了,於是魏武最後下了一個總結。
“鐵路對國家來說,不僅僅隻是工具,而是控製國家經濟血液流動循環的係統!”
聽到這句話,朱標也明白關於鐵路的事情,魏武已經說的差不多了。
所以在魏武說完後,朱標緩緩點頭,給出了自己的回應。
“關於鐵路的問題,確實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回京之後我會和父皇擬定一個框架出來。”
魏武也知道,這種大工程不是隨隨便便就定下來的,所以也心中並不著急。
而且以他對老朱的了解,這種好東西是肯定不會放著不用,隻是需要時間安排。
畢竟如今大明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攤丁入畝的國策正在如火如荼的推行之中。
姚廣孝投奔北元又勾結白蓮教,現在的大明可以是既要盯著內憂,也要防著外患。
所以科技院那邊,所有的機床基本都用在了製造步槍上麵,數量越多越好。
同時還有蒸汽船的改造工作,作為海上運輸的重要交通工具,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特彆是藍玉在倭國傳回大捷的消息,蒸汽船也在文武百官麵前證明了它的能力。
再加上老朱知道海外還有大量的土地和資源,同時早就決定了要將皇子分封海外。
蒸汽船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環,所以即便倭國已經打下來了,改造工作也沒停止。
而這還僅僅隻是改造工作,事實上科技院已經在著手鐵甲艦的設計工作了。
有魏武這個掛逼存在,科技院就等於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什麼都會變得更簡單。
而且魏武上次獲得了後世的教材,並且將裡麵的核心內容傳授給科技院的工匠之後。
他又在科技院裡專門安排了一個屋子當圖書館,將他獲得的相關書籍全部放在裡麵。
當然,都是經過他改編,儘可能的去除掉和後世相關的信息,隻留下知識層麵的內容。
宋忠和科技院的技術人才們一邊學習一邊實踐,可以說是每天忙的腳不沾地。
他們每時每刻都處於進步狀態,所以無論是大明還是科技院,都抽不出額外精力了。
喜歡大明:我每天收到一個未來的快遞請大家收藏:()大明:我每天收到一個未來的快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