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輪轉,萬物變遷,時間在不知不覺之中就悄然流逝,消失無蹤。
從魏武他們來到草原到現在,時間已經超出了原定計劃,過去了一年半時間。
原本是打算一年時間就回去,但事實遠不如魏武設想的那麼順利,隻能說計劃不如變化。
按照魏武心中的設想,一年時間已經足夠讓大明做好準備,但實際卻出了不少問題。
首先是鋼鐵的產能不夠,不管是製造火炮還是迫擊炮,又或者是步槍都需要鋼鐵。
而大明現在的問題是鐵礦石的儲備不夠,同時能夠冶煉礦石的煉鐵場數量也不夠。
儲備的那些鐵礦石冶煉完成之後,大部分都被用在了鐵路的建設上,剩餘的鐵料不多。
即便朱元璋下令讓周邊小國上貢鐵礦石,讓那些小國家欣喜若狂的答應下來。
卻因為運輸能力的關係,沒辦法以最快的速度將大量鐵礦石運送到大明這邊。
就算運過來了,還要將鐵礦石分彆運輸到各個煉鐵場,這更是需要大量時間。
好在中途魏武回去了一趟,將這個問題解決了,這才幫後麵節省了不少時間。
另外人手方麵也是個問題,煉鐵場倒還好,民間有不少工匠,隻要招募培訓一下就行。
科技院裡麵多的是這方麵的人才,讓他們傳授經驗與知識,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但最主要的是製造這方麵,想要製作步槍除了鋼鐵之外,還需要機床幫助才行。
魏武拿出來的那些數量有限,雖然孫嘗那邊也在製作,但這玩意比造槍麻煩多了。
除了電機這方麵的問題之外,關鍵是要調試精度,精度不夠是沒辦法加工金屬的。
同時,能夠操作機床的人才也不夠,為此還專門抽調和招募了一些人培訓。
好在朝廷這邊完全配合科技院,一旦出現問題就及時解決,並給予相當大的幫助。
不過即便如此,也花費了一年半的時間,才勉強將百分八十的衛所更換新裝備。
相比之下徐淼那邊反倒是精進迅速,不得不說這個學生在化學這方麵確實是個天才。
不僅相關知識掌握的非常快,就連傳授知識給其他人的時候,教學的也非常好。
如今的妙化院已經和以前不同了,他手下有一批相當不錯的化學人才。
並且還帶領著這些人,製備出充足的雷酸汞供應給兵甲院那邊製造子彈和炮彈。
在這個過程中,徐淼並沒有停下追尋知識腳步,當然這也離不開魏武對他的幫助。
這一年半的時間裡,魏武一共回了兩次京城,這兩次他都專門抽出了一些時間教導徐淼。
而徐淼自己也非常爭氣,在繁忙之餘依舊抽出時間學習魏武教給他的知識。
現在三酸兩堿的相關知識已經在他腦海裡紮根了,剩下的隻是實際操作和運用的問題。
當然魏武教授的不僅僅隻是徐淼,還有其他人,魏武也將大量的基礎知識教給他們。
不得不說一句興趣真的是最好的老師,魏武的教學質量可能沒有後世老師那麼高。
但學生的吸收能力卻比後世的學生強大太多倍了,可以說各個都是超級學霸級彆的存在。
從開辦科技院到現在大概兩年半的時間,他們就學完了自己擅長的學科的基礎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