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本想著徐太醫應該會有存貨,然而徐太醫的回答卻是搖頭。
“青黴素的提取時間太長,但存放時間又太短,太醫院很難保證時刻都有存貨。”
徐太醫說完後,魏武這才想起來,確實,青黴素溶液的存放時間隻有七。
而且還需要低溫乾燥保存,否則很容易就會壞掉,確實是有些難辦。
想到這裡,魏武沉思了片刻就再次開口。
“這樣吧!回頭你去找你堂弟徐淼,讓他幫忙將青黴素溶液製備成結晶粉末狀態。”
“隻要製成青黴素晶體,在乾燥、密封和低溫環境下就可以存放三到六個月時間。”
將青黴素製作粉末狀晶體,其實還挺難的,不過難的不是方法而是材料。
因為青黴素溶液需要溶於乙醚之中,然後讓其在陰涼通風處自然揮發才能得到青黴素結晶。
問題是乙醚這玩意可不好搞,需要用乙醇和濃硫酸發生反應,然後通過冷凝提取。
關鍵是在這個過程中,溫度必須要穩定維持在一百四十度,之後還要進行純化。
好在徐淼已經學習了三酸兩堿的知識,想要提煉出濃硫酸,也不算多難的事情。
另外乙醇這東西,無非就是將酒水多蒸餾個幾次,直到濃度達標就行了。
讓徐淼去給徐太醫幫忙,也算是鍛煉他的實際操作能力,多一點化學製備經驗。
當然就算最後弄不出來也沒事,還有另一個稍微簡單一點的方法,也能嘗試一下。
用植物揮發性油脂做替代溶液,這種方式更簡單,隻是收集起來非常花時間。
聽到魏武說可以延長青黴素存放時間,徐太醫雙眼一亮,立刻就記在了心中。
準備等有空了就去找徐淼,讓他幫自己搞定,以後就不會再為這東西發愁了。
憑良心說,青黴素這玩意雖然效果很好,但一度也讓徐太醫感覺有些雞肋。
這東西有過敏的可能,所以徐太醫用的比較少,隻有實在沒辦法了才會用他。
比如最底層的窮苦百姓傷口發炎,如果不用這種藥物,很可能就隻有死路一條。
但偏偏還有一家人要養,這種情況他才會選擇賭一把,用青黴素給人治療。
問題是這玩意製備複雜,時間又長,同時存放時間又太短,隻有七天。
有時候他想用卻沒有現貨,等製備出來了,又沒有需要用到它的患者,白白浪費。
所以在魏武說完後,徐太醫立刻就點頭回應。
“好,回頭我就去找他幫忙。”
說完,徐太醫遲疑了片刻,然後又再次開口問道:
“你準備給魏國公使用青黴素,可是過敏的問題怎麼辦?”
“很簡單,先測試一下是否有出現過敏反應就行了。”
過去魏武是不懂如何測試青黴素過敏反應的,否則當初也不會因為阿莫西林犯難。
當然了,就算那個時候魏武知道怎麼測試,大概率也不會再朱雄英身上實驗。
那可是大明皇太孫,而且那個時候魏武和老朱家的關係還沒有現在這麼親密。
但好在人是會不斷進步的,而且魏武又有係統這種無比便利的神器。
在草原的這段時間,魏武雖然體驗的牧民的日常生活,但沒有停止提升自己。
隻要是從係統裡得到的書籍,不管是什麼他都會看,哪怕看不進去也會強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