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我是隸屬於科技院的研究員,奉陛下的旨意,在諸位正式登車之前。”
“由我來給大家詳細說明一下這輛火車,不過在此之前,還有一件事需要陛下來做決定。”
“那就是由陛下來給給這大明乃是全世界的第一輛火車賜名!”
彆看這個研究員突然將話題拋給朱元璋,其實這是早就已經商定好的環節。
畢竟這是世界上第一輛火車,自然得由朱元璋這個大明皇帝來取名。
朱元璋這邊也是早就想好了,在研究員說完後簡單的沉吟了片刻便開口說道:
“鎮國公曾言,火車的出現將會讓大明變得更加強大和富有,猶如龍騰長空一般。”
“既然如此,那這輛火車咱就賜名為騰飛,寓意它的出現能輔佐大明騰飛!”
朱元璋說完後,旁邊立刻就有人端著筆墨過來,隨後老朱大筆一揮寫出騰飛二字。
命名完成之後,科技院的研究員這才再次開口說道:
“騰飛號,是在陛下的支持下,由副院長大人帶領建造出來,有史以來最好的運輸工具。”
“大家可以看到,騰飛號除了最前麵的車頭之外,後麵還有一共有三十八個車廂。”
“除開這些車廂的重量之外,還能額外載重三百噸,不過噸這個重量單位你們不懂。”
“這是我們科技院內部使用的重量單位,換算成斤,差不多是五十萬兩千七百零五斤。”
明朝一斤是596.8克。)
聽到研究員說這輛叫火車的東西,居然能載重五十多萬斤,在場所有人的表情都石化了。
五十多萬斤的載重量,能夠裝多少貨物,簡直難以想象,關鍵是它不止能裝貨還能裝人。
在場的商人中不乏有心算能力不錯的,根據研究員給出了數據,立刻就算了出來。
按照一個人一百五十斤來計算,那麼五十萬的載重量能夠承載三千多個人。
如果這個研究員說的是真的,那麼這個火車的作用就太恐怖了,無論是運貨還是運兵!
但是這裡研究員還是說保守了,這騰飛號的淨載重其實足足有三百五十噸的重量。
就這,都還是沒有極限測試的結果,主要是目前就這一輛火車,不好太過暴力的測試。
三百五十噸的載重,隻是根據測試的反饋,給出來的結果,並不是騰飛號的極限。
隻不過任何事情都要有個安全標準,再加上火車剛出現,還沒有正式運行過。
所以魏武直接敲定,將安全標準定為三百噸,這樣就算偶爾有超過,也沒影響。
其實這個數據雖然驚人但並不誇張,畢竟科技院的蒸汽機可不是逐步發展的。
而是通過魏武,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研發出來的,先天起步的基礎就已經很高了。
要不是擔心鐵軌無法承受而造成意外,更大載重量的車頭,科技院都能給它弄出來。
就在所有人震驚於騰飛號強大載重能力的時候,研究員這邊再次開口說道:
“說完了騰飛號的載重能力,接下來我再告訴大家它的速度有多快!”
喜歡大明:我每天收到一個未來的快遞請大家收藏:()大明:我每天收到一個未來的快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