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李銘去找沈浩一事,眾多官員都知道了。
他們心知肚明李銘要去做什麼。
特彆是四大門閥世家的官員,心裡彆提多高興。
他們被沈浩坑了那麼多次,連坑回來的機會都沒有。
此次二皇子回朝,他們總算要看到沈浩進退兩難。
嗬嗬,被夾在兩位皇子中間啊,有沈浩好受的。
沈浩下朝後,因為工部有事情,早早便回去,並不知道李銘會來找他。
他此刻正皺眉看著麵前的賬簿。
原本這些都是商部要計算的賬簿,但趙光年說實在有些弄不懂,便將賬簿送過來求幫忙。
沈浩麵對好兄弟的求助,自然是一口答應。
賬目他看完了,沒有問題。
唯一的疑惑便是有不少鎮守西邊的將士退伍後,來到臨京縣討要一份工作。
原本商部那邊是不同意的,但開口之人是長樂王的手下。
長樂王,是宣德帝的親弟弟,和榮親王一樣,被派到邊關鎮守。
隻不過榮親王鎮守的是大京南邊,長樂王鎮守的是大京西邊。
沈浩心中腹誹。
難怪趙光年不滿意賬簿,原來還有這一麵的內情。
不過真說起來,酒精工坊本就是退伍兵優先錄用。
所以趙光年真正不滿的是這些退伍兵不僅僅優先錄取,還都被安排成了小領導,月錢拿得比一般人的月錢要高。
但是因為對方的身份,趙光年得罪不起,就算加上個趙如風也不好得罪一位王爺,隻能找他這個宣德帝的女婿幫忙了。
嗬嗬,感情你不是看不懂,是得罪不起,才將賬簿送來。
哎。
沈浩歎了口氣,你得罪不起,我就能得罪得起了?
於是沈浩批注一條。
意思就是說如果對方帶出來的兵能服從調遣,將工作做好,那就不用管。
如果對方做不好,當不好領導,那就按照規章製度換人。畢竟機會給了,是他們把握不住。
到時候就算對方找來了,也沒什麼說的。
做完這些,沈浩稍微清閒靠在椅子上思索問題。
目前科學院革新出了新一代留聲機,已經從守衛京師的將領中選出一些人,開始推廣使用。
還有三弓床弩,以及新式弓箭和投石車,都已經到了量產前的最後測試。
倒是新型織布機……已經完善。
沈浩從入冬時候看到很多百姓還衣不蔽體的時候,他便已經想過改善織布機。
隻是這個時代普通百姓隻能穿得起麻衣和葛衣。
為此沈浩耗費了極大精力才搞出適合編製麻布和葛布的織布機。
按照他的想法,新型織布機一旦問世,布匹的價格將會降低五倍甚至更多。
本身這件事情他都已經去找趙叔一起商議如何建造國有機械廠,和國有服裝廠,以此來實惠百姓。
可這次趙叔卻拒絕了他,說時機不對。
並且說明這種直接觸動世家和各大商人利益的事情,必須要有能讓四大世家和商人接受的理由再去做,更合適。
不然四大世家和商人真該觸底反彈了。
畢竟已經坑了他們那麼多次,再坑他們一次,換誰都接受不了。
沈浩也明白其中利害後,一時間也很發愁。
如果說石炭、礦鹽、酒精能降價和推廣得這麼順利,是因為這些都是戰略物資,本就是朝廷在掌握,朝廷想降價,無可厚非。
可布匹這種東西,是百姓們都要用的,大部分布匹是各大商人在生產販賣。
國家若是強行降價,的確實惠了百姓,可提出這件事的人怕是要被商人記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