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豐縣工作都安排的差不多,厲元朗帶著招商局的局長衛牧林,去找了柳杉。
柳杉的腳雖然還沒拆石膏,但已經穿上了行政夾克,見到了厲元朗後,便拍著胸膛保證:“厲縣,你放心,輕重緩急我分得清。縣裡我幫你盯著,一定讓你沒有後顧之憂。”
因為瑞豐縣還沒有縣委書記,所以招商引資的重任,落在了厲元朗的肩頭。天海市商務團想要來瑞豐,瑞豐縣可不能傻愣愣的等著他們主動上門,而是要去邀請天海商務團來瑞豐縣考察。
雖然大部分人都知道,厲元朗跟厲兵的關係,當然很多人也都清楚,這次邀請就是去走個過場,但該有的手續必須要有,該走的過場,也必須要走。
所以厲元朗要帶著衛牧林,前往天海市發出邀請函,邀請天海商務團11月12日來瑞豐縣參觀。
之所以選擇比研討會晚了一天,是因為,研討會的那些專家學者,也是被商務團參觀考察的一部分。
就等於是,這些專家學者,變相的為瑞豐縣站了台。前些年,可能這些專家學者的分量無足輕重。現在卻不同了,經過改革開放,有些先富起來的人,不隻有物質上的追求,也有精神上的追求。
所以曾經被人看輕的臭老九,現在又變得吃香,甚至有些暴發富,為了附庸風雅,往自己的臉上貼金,還請人寫自傳,希望能夠得到文化藝術界的認可。
尤其是,改革開放成果突出後,盛世古董,亂世黃金的思潮隨之而來,古董市場開始發熱,這方麵的專家,更是受到了資本的追捧。
這些專家學者,來給瑞豐縣站台,絕對是重量級的存在,也是無法忽視的存在。文化雖然是軟實力,但也是實力的一種。
畢竟一幫文化人誇你,不一定能把你誇成一朵花。但一幫文化人罵你,肯定能把你罵成一坨翔!文化人的嘴,得罪不得!
所以把時間錯開一天,並且開在研討會後麵,這就是最好的安排。
柳杉這個人雖然滑頭一些,但在關鍵的時候,還是能分得清楚大是大非,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
厲元朗已經表明了態度,有禍厲元朗去扛,有功勞大家夥一起分,攤上這樣一個好搭檔,隻要柳杉不犯渾,他大概率會在退休前,由縣委副書記轉正為縣委書記。
然後在這個位子上呆上兩年,都不用勞心耗力,當一個吉祥物就好!等著厲元朗這個副縣長平穩的過度到縣長,再接任瑞豐的縣委書記。
可能在彆人眼中,如同天塹般的難題,在厲元朗身上,不過是水到渠成的三步走。
人跟人,還真的是沒法比,更沒有可比性!
愚蠢的人隻會嫉妒,聰明的人,會想方設法的搞好關係,哪怕沒機會被拉一把,但那也不能被惦記上,成為將來有可能被收拾的對象。
厲元朗很滿意柳杉的態度,能力不強沒關係,沒有上進心,甚至很賊滑也可以,但一定不能夠拖後腿。
一個人能力再強,也終究有限,力氣也有使儘的時候,肯定是需要幫手的。擺正位置的柳杉,就是這樣的好幫手。
兩個人重重的握了握手,然後厲元朗坐上了瑞豐縣牌照的帕薩特。因為是正式的邀請,不隻縣政府派了車,就連公安局跟縣委也都各派了一輛車。
三輛車上了高速,不大的工夫就離開了瑞豐縣……
……
厲兵端起了茶杯,喝下了今天上午的第三杯水,不知道怎麼了,今天就是感覺口渴,胸膛裡仿佛有一團火在燒!
哪怕連續喝了三杯冷茶,都無法澆熄胸膛裡的火焰。
邱長樂沒說什麼,默默的幫著厲兵斟上了茶水,甚至還很貼心,把茶杯往裡麵推了推。
就在邱長樂準備轉身離開的時候,厲兵忽然開口了:“長樂,你是不是也覺得,這次我做錯了!有些太感情用事,不顧及影響了?”
最近天海市傳出了風言風語,說厲兵以權謀私,看不得兒子吃苦,故意帶著招商會,去給厲元朗的仕途鋪路。
傳言來的很突然,甚至都找不到源頭,就是這麼莫名其妙,一下傳的街知巷聞。
厲兵很惱火,但卻沒辦法,畢竟嘴長在彆人的身上,想說什麼也不是自己能控製的。
邱長樂也聽到了風言風語,自然知道厲兵為什麼火氣大,現在忽然聽到了這個問題,邱長樂很果斷的回答:“領導,謠言止於智者,一幫是非不分的人,想說什麼隨他們去,我們可不能因為彆人的冷嘲熱諷,就耽擱了自己的工作。”
“不過該回避的還是要回避的,畢竟公事公辦了,工作該怎麼做,還要怎麼做,其他人也就沒有了造謠的土壤。”
打從心底,邱長樂是不想讓厲兵出任何的問題,畢竟兩個人強綁定,絕對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回避?公事公辦?”厲元朗拒絕這兩個詞,雖然知道是最優答案,但卻緩慢搖頭拒絕:“長樂,我知道你是為我好!但這件事,我有不得不做,以及必須要做的理由!”
“元朗這小子,打小就自強。主意大,有韌性,不管做什麼,都能夠做成。”
“我這些年忙於工作,錯過了他的成長,也對他虧欠很多!”
“現在眼看著他長大了,也能獨當一麵,甚至主政一方!如果我再不出麵,幫他一把,那些捧高踩低的小人,繼續給他使絆子,我真怕他會踩到坑裡!”
“如果我拉下了臉,能夠讓元朗的路走的更順,丟掉的這麼點名聲,其實不算什麼!”
望著有些動情的厲兵,邱長樂這才後知後覺,厲兵首先是厲元朗的父親,其次才是天海市的厲市長。
如果能夠讓厲元朗走的更順,厲兵不介意名聲上受點損失。
“既然是這樣,那你可以更進一步。去天海市的路口,接元朗!”
“長江後浪推前浪,既然你想牽馬墜蹬送一程,那就做到極致。”
做事情最怕的就是遮遮掩掩,既要又要。反正風言風語都傳成了這樣,那索性直接攤牌了,就是要用老子的名聲,護兒子周全!就是要用老子的肩膀,推兒子上位!
如此的坦蕩,反而沒有人會再說什麼,甚至會誇讚上一句,虎父無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