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學堂。
江行舟依然閉目打坐,沉浸在破除蒙昧宮障,締造文宮之中。
他隻用了兩個時辰,拆解了全部的八千個字訣。
這八千字訣,字字珠璣。按韻部凝成一塊塊玉石文磚,每塊磚長三尺六寸,暗合周天之數。
按照上下兩卷,三十重天宮闕,八千塊文磚的排序,一一列宿在他的足下。
“一東”韻化作青玉文磚,磚麵浮現金烏日紋。
“二冬”韻凝為玄冰琉璃,磚內封印雪魄寒梅。
...
真正耗時,讓少年絞儘腦汁的,是搭建一座什麼形態的童生文宮。
“我已經將這八千個字訣,儘數破解,全部化為文磚。
如何用它們來建造一座文宮?”
江行舟心中暗道。
既是一座文宮,自然是宮殿模樣,而且像他在影視劇看到過的那樣——懸浮在混沌天際的雲霄寶殿。
這才是他心中,文宮完美的樣子!
片刻,
他已經有了構思。
“起!”
少年手一揮,足下八千文磚應聲飛旋。
文宮的宮基,以“山嶽”等厚重字訣。
九根梁柱立宮基之上,東柱“雲從龍”龍鱗浮磚,西柱“風從虎”虎紋浮磚支撐大殿。
中央主柱“劍號巨闕”四字為榫卯,將整座文宮固定在“天地玄黃”的地基之上。
瓦簷取“日、月”等縹緲字訣勾連天道,琉璃瓦用“星”“辰”透明文磚,滴水瓦當雕刻“晴對雨”文磚。
“六魚”韻磚,化作蓬萊十二玉樓飛簷。
“七虞”韻磚,鋪成琅琊台的金階。
正殿匾牌以“天、君”剛烈文磚壘砌。
殿內屏風以“泉、妾”柔婉文磚澆築。
文宮內,“未央宮”分室,有藏書閣鋪之以“經”“史”字訣,“筆架、硯台”文磚,一應俱全。
其餘,煉丹房,鋪“爐”“鼎”。
琅琊劍閣,高懸“三尺劍、六鈞弓”,鋪陳“戈對甲”。
後宮庭院之中,鋪[雲雨雷電、花木鳥獸]自然文磚,[春園花柳、秋沼芙蓉]等四時文磚,[塞北煙塵、江南雲樹]四方文磚。
天空“雲霞”文磚,如雲彩一般飄蕩。
在文宮外用“川澤”“江河”文磚,打造成“逝者如斯夫”的環形護城河。
此外,這座文宮還有晝夜更替。
“曉對昏”文磚啟動晝夜更替,“明對暗”文磚變幻光影,東牆“晨鐘”文磚與西牆“暮鼓”共鳴,一起催生文宮日月交替的時空流速差。
更有,四時節氣輪轉——立春時“遊閬苑,醉蓬萊”字訣文磚激活,冬至日“冬至一陽生”字訣文磚運轉。
整座文宮以“三十韻部,周天圓滿”為樞紐設計。
不多時,
一座氣勢宏偉,四季分明,晨夜更迭的文宮大殿,便坐落在一片蒙昧混沌的意識海天空。
整座文宮化作混沌中的一座靈島,宛若天宮。
當最後一塊“天”字訣嵌入匾額時,
整座文宮突然發出嗡鳴,宮牆外“江河”奔湧,簷角“雲霞”噴湧赤城霞光。
文宮仿佛活了過來,宮殿內外才氣潮湧翻騰。
江行舟感受著靈台深處新生的文宮,唇角不自覺揚起弧度,相當的滿意——此番所得,足以讓他的童生文位,根深蒂固!
這種幾乎完美的文宮設計,並非尋常童生可以做到。最起碼的前提,是得先把八千塊文磚都籌齊,沒有缺失才行。
...
縣學堂內。
“裴公!若是八千塊...那文宮,會是何模樣?”
主薄沈硯清忍不住,心頭癢,低聲詢問。
“集齊全部的八千文磚,乃是傳說中的[無暇文宮]。
它還有一個彆稱——紫府文宮!
道門丹聖葛道人在《抱樸子·祛惑》中提及這座無暇文宮:[及至天上,先過紫府,金床玉幾,晃晃昱昱,真貴處也。]
童生文宮,最佳莫過於[紫府]。
不過,老夫還從未聽說有人誕生過[無暇·紫府文宮],此乃史無前例可循,亦不知是何等模樣!”
裴驚嶷老夫子撫須,浮想聯翩,長歎道。
“無暇...”
“紫府文宮...”
眾位主副考官們聞言,麵麵相覷...一時不知該說什麼。
他們當年蒙生考童生的時候,也曾締結過文宮,知道其中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