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盞爐火?便賜你一盞爐火。”
“尋一件鍛器?便助你一臂之力。”
過去與未來,元始與靈寶,都如是述說,飄渺玉泉仙山,道宮前的中年道人微微搖頭:
“隻是汝這般行事,玉皇道友怕是要大發雷霆了。”
端坐在重重未來之上的青年道人撫掌大笑:
“汝之此行,甚合我意,善,善,上善!”
周牧一一執禮,照見過去,也照見未來。
青年道人問:
“可曾瞧見,廢帝額間的一柄誅仙?”
“回靈寶前輩的話,見了,惜哉無法拔去。”
“倒也未必。”
青年道人如玉的麵龐上洋溢笑容,語調拉長:
“廢帝定不堪此辱,說不得,將徹底斬去與祂那屍骸之關聯,若其當真如此行事,汝便可取出【誅仙】,但。”
緩了緩,青年道人笑容一斂:
“汝當且記,不可立即拔出【誅仙】,誅仙為四劍之首,其殺機勝過戮仙,險妙多過陷仙,狠惡大過絕仙。”
“欲取誅仙,或汝成王成聖,或汝劍陣圓滿,或汝持得其餘三劍,否則,妄自持誅仙,汝之性命,難以承載。”
周牧連忙執禮:
“多謝前輩指點。”
“算不得指點。”青年道人平和道:“汝既已承【通天】之號,吾但有一事相請。”
“晚輩恭聽。”
“嗯,此紀之初,吾打造碧遊道宮,萬仙來朝,雖是開此紀元不得不為之舉,雖後來此般一切都付之一炬,但終究可惜。”
說著,青年道人靜靜凝視著周牧:
“來年,便該你叫這碧遊宮,再橫於天穹,又或九幽,能耀世,又或照徹幽冥。”
周牧愣了愣,明白過來——這是要自己將碧遊宮,發揚光大,再現萬仙來朝之景,又或化出萬鬼皆拜之況。
他鄭重執禮:
“若晚輩來年能為足夠,定不負前輩所托!”
“善。”
青年道人伸手一指,一張法令浮現,其上唯有一個【鍛】字,轉而道:
“持去吧,將用之時,以精神念頭之火點燃,可全汝之所需。”
周牧雙手接過,眼前昏花,念頭已複歸去。
此時。
蒼茫之過去,紀元之初年。
“也罷,你既已有此念,吾也不好阻攔,隻是日後行事,切記要小心。”
中年道人伸手一捉,一縷慶雲化作法令,其上唯一個【燃】字,
祂將法令遞給了周牧,含笑道:
“執此法令,以精神念頭之火點燃,可得一場熊熊烈炎。”
周牧接過,鄭重的將法令收起,剛想要告辭離去,中年道人卻將他叫住。
“說來,還有一事。”
周牧心頭一動:
“但請前輩吩咐.可是我為玉虛神祇,當有使玉虛宮光大之職?”
中年道人愣了愣:
“汝怎知道.是靈寶與你言說了相似的話?”
“前輩明鑒。”
中年道人失笑,嘖嘖了兩聲:
“你當知曉本紀初劫之前後吧?”
“知道一些,凡世似為武王伐紂,實則牽扯天上地下,各方皆有涉足,其中為主的,便是【玉虛宮】與【碧遊宮】。”
周牧老實的回答著,則中年道人頷首:
“所言不差,世人皆道我元始與靈寶決裂,實際上三清本一體,何來決裂一說?”
祂盤坐在大青石板上,靜靜的凝望著天邊層雲卷動,溫和開口:
“初劫本隻是小打小鬨,然遭了一些道友謀劃、插足,導致我與靈寶門下,打出了真火。”
“【現在節點】雖已至末劫之後,我與靈寶也再不可相見,當初各自一道化身所行之【闡】、【截】二道,也無法分出高下。”
周牧眨眨眼:
“前輩的意思是要我行此二道,以較高下?”
“不錯。”
中年道人含笑:
“闡、截二道,迥乎不同,彼此對立,卻又有相圓融之意在,若你能二者貫通,許有大好處。”
頓了頓,祂繼續道:
“真便說起來,此兩道亦有直接體現——雖然‘狹窄’了一些。”
周牧微微興奮起來:
“還請前輩賜教。”
中年道人,開始講道,天花亂墜地湧金蓮,玉鼎道宮洞開,道門天尊與二郎真君盤坐,靜靜聽道。
“闡,闡述天地至理,換而言之,為順天應道,行此道者,得天地鐘愛,一言一行詮釋天地道理,若走到極致,天地道理如何詮釋,便都在自己一念之間.你是否想到了什麼?”
周牧鄭重點頭:
“有,我想到德行。”
“然也。”
中年道人輕輕點頭:
“【闡】之一道的部分,與【德行】不謀而合,闡,也本就是另類得德行修行。”
“再說【截】,靈寶那個【通天道人】化身,所行的【截】,意為自頭頂蒼天腳下大地中,截取出屬於自身的一部分來。”
周牧聽的津津有味:
“晚輩還以為,所謂【截】,是截取一線生機的意思。”
“有這個含義,但僅僅是一部分。”中年道人平和道:“這條路是行不通的,便是靈寶,也隻敢以一道化身來行走。”
“原因也很簡單,【截】之一路走的越深,越不可能成【無上者】,以自身竊取大天地,從天、地之中截取屬於自身的事物,本質上,是一條死路。”
緩了緩,中年道人話鋒一轉:
“你現在自不明白具體含義,但你以後若證道了,自然就知道.話說回來,闡之一道,類同於德行,截之一道,在狹義上,便類同於【體魄修行】。”
周牧靜靜聆聽,心思輾轉,思索其中含義:
“體魄為渡河之寶筏,截之一道,截天地為己用,體魄一道,聚偉力於自身軀骸,不像是法力、德行修行,需借助大天地.”
中年人讚賞的點了點頭:
“便是此理,來日等你邁入天仙,可嘗試踐行【闡】、【截】二道,既可以你之身,分出闡截之高下,同時也可令你受益無窮。”
周牧執禮:
“晚輩明白了。”
“行了,且先做你自己的事兒去吧。”
元始道人揮手,周牧身形漸淡,消失前,他最後追問:
“前輩,那,可有鴻鈞道人的存在?”
他一直好奇,既有封神初劫,可有鴻鈞道人?
上輩子的所知的封神初劫中,鴻鈞道人為三清之師啊
“鴻鈞?”中年道人頷首:“有的,為太上的一道化身,又喚做【開天辟地之祖】,於初劫中存在,後來被封存。”
周牧的一個疑惑解開,念頭回歸現在。
睜眼,已是在淩霄殿中。
“闡,截”
周牧雖未被傳授具體之法,但元始道人的一番講道,似是給他推開了一扇全新之門,有意識的便嘗試去踐行。
闡,謂之以闡述天地至理之道,若走至極限,所謂天地至理,便在自身一念之間,是否對錯,皆由自己來詮釋;
截,謂之以截取天地為己用之道,其極限未知,隻曉得是天地所不容的,如若走到極限,便以身為【大天地】。
而大天地,是諸天萬界的存在根本,無窮宇宙皆依著大天地而存在.
周牧有些出神,一旁,瓷娃娃輕聲呼喊:
“道兄?”
他醒轉,施施然起來,側目笑道:
“我已得化天帝身彌補帝座之法。”
瓷娃娃動容,天蓬小豬瞪大了眼睛:
“大元帥,您明明哪裡也沒去啊”
周牧平和解釋:
“方才片刻,我已至過去,也去往未來,既見元始,也見靈寶。”
瓷娃娃再咽了口唾沫,天蓬小豬滿臉茫然,被一席話震的,本就不清晰的靈智更加錯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