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以時間線穩定倉的技術為核心,研發得到的微型現實穩定錨以外。
時間線重構設計局和時序連續部還是提出了一個天才般的設想。
他們一直在暗中挪用資源繼續這一項研究——
截留兩條“時間長河”上的一小段河水。
【循環】的本質是時間線的移動現象,是宇宙的修複機製。
它能讓故事和現實兩方都更加“合理化”,【循環】是宇宙試圖將兩種不同的運行邏輯、兩套係統強行運行的產物。
它的開始與結束意味著兩條時間線的交彙和分離。
時間線重構設計局在上傳的計劃文件中這樣寫道——
“因此,如果我們隻利用【循環】結束時的‘時間線分離效應’。”
“就可以嘗試將一個獨立的【循環】同時隔絕在【現實時間線】和【故事時間線】之外。”
這一切的突破,多虧了“阿笠博士”在基地裡被【故事時間線】強行“循環”的經曆。
因為那次事件剛好發生在林升的辦公室裡,所有的數據和造成的【循環】波動都被完美地記錄下來了。
這給予了在獲得時間晶體的聯盟一個對其進行“調頻”的一個機會。
最後呈現在林升麵前的,是一個“小巧”的裝置——
一個大概隻有3米長的圓形的平台。
平台的整個蓋麵是量子場控製器,能夠通過激光發生器來實時校準循環區域的邊界,底部的冷卻係統以確保時間晶體與量子場控製器的穩定運行。
最關鍵的部分,是中央以時間晶體為核心的【循環發生器】。
和三米左右大小的平台相比,它僅僅隻有大約三十公分長。
一隻倉鼠就在那個平台中跑動,每當它跑到另一側的瞬間,它就會瞬間出現在起始點。
這是一個時空循環結構發生器。
“如果將這個裝置設計的更大,根據模型來計算,內部的【循環】膨脹尺度是指數級上升的,也就是說,【循環結構】將大過裝置本身,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現實【循環】能夠影響整個宇宙尺度。”
“隻要我們提高這個裝置的功率,再設置好各大基地阿卡夏之鎖的同步頻率,應該能做到在下一個【循環】開始的瞬間將兩條時間線上的聯盟存在同時剝離出去。”
“隻要滿足條件,聯盟將會被固定到那次【循環】當中去。”
重信瞳子轉述了設計局的解釋,而聽完她解釋的林升皺起了眉頭。
“那聯盟本身豈不是在【循環】中了,在一段被固定的循環時間裡?”
“是的,但是我們有您在,”重信瞳子低下頭,她的眼睛閃了閃。
“隻要您‘再卡一次bug’就好了,或者說,隻要由您本身參與的供能係統存在,您自身的時間效應就會自動應用在【循環裝置】的時間校準器上。”
這就是研究層最後提出的預防措施。
由於【循環】時空的邊界由時間晶體振蕩所產生的時間場維持,而任何跨越邊界的行為都會被“時間滯留效應”複位。
而林升本人,就可以作為安全措施,用於防止循環區域出現諸如“無限循環”事故。
就像【故事時間線】本質上是由【工藤新一】來推動前進一樣。
隻不過現在換成了林升來推動另外一個獨屬於聯盟的循環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