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老師輕輕點頭,眼神中閃過一絲複雜難辨的情緒,“九陽真君與李汐汐都是貪婪妒忌的性子,他們每世隻要湊到一起,都是不乾好事,反而惡行連連。”
說完,邢老師緩緩起身,背對著我,我一開始不明所以。猛然間,我驚愕地發現,他的背上竟隱約浮現出奇異的光芒,上麵是“精忠報國”四個大字。
我頓時驚住,要知道在曆史上,背後刺有“精忠報國”四個字的,唯有嶽飛一人。
隨後,邢老師轉過身來,語氣凝重,仿佛夾雜著沉重的曆史滄桑,“南宋那一世,我曾下界轉世為武將嶽飛,那對害死嶽飛的秦檜夫婦,也是他們。”
不會吧,曆史上那對臭名昭著的秦檜夫婦,竟然就是九陽真君與李汐汐。
據說,嶽飛墓前長跪不起的秦檜夫婦雕像,是用明朝繳獲的海盜兵刃製成,正所謂“罪鐵鑄罪人”,海盜的兵刃是罪惡的,而秦檜夫婦二人更是罪孽深重,用海盜的兵刃來鑄造二人的像,任人唾棄。年深月久,遭到世人們的發泄,秦檜夫婦的麵容竟被擊打至漆黑一片,就連秦檜老婆的胸也被人摸黑了,可見這對夫妻倆在老百姓心目中是有多可恨。
雖然,在神界九陽真君是我親舅舅,李汐汐是我一直視為妹妹的閨蜜;但如今我心底隻有一句話想說,你倆真特麼是一對狗男女!
楊老師柔婉地嗓音道:“現在,整個昆侖門上下需同舟共濟,攜手抵禦茅山的威脅,昨天趙瑩的元神回了趟神界……”
原來,黃浪借楊老師的運勢行種生基之術,被她破除之後,文律師的老婆晴晴沒過多久便流產了,現在住進了醫院。
文律師氣憤地打電話來質問黃浪:“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好端端的,晴晴怎麼會突然流產?是不是你那邊的茅山秘法出了問題?!我警告你,先前承諾予你的一百萬香火錢,現在我一分錢都不會給你!”
黃浪的一百萬香火錢打了水漂,他知道是楊老師發現了種生基的秘密,把種生基破除。那對為求女而種生基的夫妻,非但願望落空,反而遭到了術法的反噬,就連黃浪自己也同樣會遭到反噬,不好過。
一想到那眼睜睜溜走的一百萬,黃浪的心便如刀割般疼痛,怒火中燒。這些時日,他屢屢借助茅山術法,企圖暗中折磨楊老師,以泄心頭之恨。
楊老師在打坐入定之時,元神離體帶領一眾神兵們,上演了一場彆開生麵的“大糞反擊戰”。他們將茅山上下所積存的大糞,一股腦兒地傾瀉到了黃浪的法壇之上,以及黃浪一家人身上,可終究是治標不治本。
於是,東北趙瑩在盤膝打坐之時,元神迸發出一道耀眼的金光。自那光芒之中,一隻高傲非凡的綠孔雀翩然而出,羽翼輕展,周遭空氣中跳躍著點點翠綠的光斑,那是孔雀翎羽上的光澤折射。
孔雀落地,瞬間化身為一位身姿頎長秀麗的女子,她身著一襲以黃金錦為底、繡著翠綠羽紋的裙子,那裙擺仿佛是由世間最珍貴的翎毛精心編織而成,流光溢彩,美不勝收。發髻挽成驚鴻髻,一雙丹鳳眼顧盼生輝,五官妍麗動人,眉梢眼角間流露出無儘的嫵媚與風情。
趙瑩腳踏一朵七彩絢爛、光芒四射的祥雲,去往神界求助。
浩瀚無垠的天庭之中,雲霧繚繞、祥瑞之光時隱時現,為這至高無上的聖地平添了幾分神秘與莊嚴。瓊樓玉宇錯落有致,每一磚一瓦皆透著不凡之氣,而那支撐著天際的精美天柱上,金鱗赤龍纏繞其間,栩栩如生。
一群神祇似乎早已預料到趙瑩會來,都佇立在那裡;他們之中有執戟披甲、威風赫赫的武將,有頭戴玉簪、足蹬金履、身穿道袍的天尊和大帝,更有那些佩戴珠翠、身著金縷華服的天妃與神女,她們容顏美麗,舉止間流露出無儘的溫婉與高貴。
見有這麼多神祇都在,趙瑩以為他們是知道了下界黃浪的事,都在這裡等著自己。
回到神界的趙瑩,依舊操著一口地道的東北腔,“艾瑪呀,大夥兒都擱這兒杵著呢?想必都曉得底下那黃浪鬨的妖蛾子了吧?我這一趟上天庭,就是想尋個幫手,把這事兒給捋順了。你說說,那茅山的黃浪,整個兒一不省心的玩意兒,壞得都冒泡了,在楊老師身子裡頭搞的那些個亂七八糟的名堂,現在跟咱們算是杠上了,不死不休的局麵啊。我就是上來討個主意,這事兒咱到底該咋整?”
然而,眾神祇個個緘默不言,天條鐵律在上,神界不可輕易插手人間的事,大家都不能做什麼。
趙瑩一見大家這態度,心頓時涼了半截,“咋地,都不說話啊?”
在那群神祇之中,一位身著古樸道袍、麵容陌生的神祇,輕輕捋了捋下頜的長須,沉聲道:“欲戴其冠,必承其重。”
趙瑩心底的希望也破滅了,失望地轉身本打算離開,卻忽聞一聲堅定地喊聲:“且慢。”
趙瑩聞言,腳步一頓,轉過身來,隻見西王母身穿一襲金鳳百羽裙、披著繡著精美花紋霞帔,發髻高挽,戴著珠翠金冠,那張雍容華貴的臉龐上,帶著一抹鄭重之色,“你們自己的事情自己處理,凡間的事,我們不能插手,不過你可以去找玉帝。”
靈霄寶殿內,玉皇大帝巍然端坐,頭戴璀璨冠冕,神色間儘顯無上威嚴,其身形穩穩依於金龍椅上,仿佛與那至高無上的寶座融為一體。他目光如炬,早已洞悉立於殿下趙瑩的來意,未待言語,輕輕一揮衣袖,示意身旁恭順的近臣行事。
那近臣心領神會,輕步上前,自禦桌之上,小心翼翼地捧起一道明黃色旨意,那旨意由禦筆親書,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皇者之氣,近臣雙手呈上,趙瑩見狀,恭敬接過這道旨意。
展開一看,聖旨上麵以行雲流水般的筆跡書寫著八字:“以彼之道,還施彼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