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也是,讓新人上座位,與把原本自這個座位跌落的人扶回去是完全不同的,說不定那些人還希望自己在沒落後有這麼個機會呢。”
待羅素領命離去之後,在羅穆路斯身邊,被羅穆路斯抓來當外置計算器的迦爾納抖了抖文件。
運算之類的他還是在行的,而且憑借‘不會被言語上的辯白、欺瞞所騙。’的洞察力天賦,也能夠幫羅穆路斯處理不少問題。
就算占用量不多,也可以把部分腦子通過靈能鏈接勻出來給羅穆路斯那邊用。
靈能,很神奇吧。
“不過說到泰拉.高領主那邊倒是配合,居然沒想著整活。”
說實話迦爾納是沒想到高領主會這麼配合的,內政部那邊甚至沒想著給他們搞點喜聞樂見的東西。
黑色聖堂那個叫失望,連國教請求他們前去圍剿雞賊的申請都沒理會。
就這幫蟲豸,等他們趕路到目的地,然後在各方勢力七嘴八舌的會議中捋清當地問題那段時間,他們都在幾位原體的指揮下解救數顆星球與無數人類了。
效率都不是一個級彆的。
而且禁軍不是牛逼哄哄的嘛,帝皇真正的兒子嘛,讓他們去唄。
相信他們一定把自己的職責履行得很好吧。
多恩之子與禁軍的矛盾素來已久。
同樣是守衛泰拉的,你不去說那些叛亂軍團,不去說仗打完了才趕到泰拉的極限戰士,天天逮著帝國之拳薅。
完了叛教時代還給帝國之拳的泰拉禁衛身份扒了,全員給攆到衛星和山陣號去了,隻能征募新兵的時候派一支連隊下來。
偶爾見個麵還一副‘你們這些遲早會背叛的叛徒,我會盯著你們的’樣子擱那甩臉色。
最近在原體周圍,帝國笑話聽得多了,大夥對禁軍的印象也從過去的帝皇行走人間的尊貴代理人,變作了一人要吃一個星球的資源,結果一萬年就沒打什麼輸出的cjb。
而最近泰拉鬨得熱熱鬨鬨的大清洗也無疑證明了這一點。
“嗬嗬,張張嘴的事情,當然就張口就來了。”
羅穆路斯笑了笑,看著禁軍納瓦拉達倫遞回的材料。
泰拉方麵都是這位禁軍在協調,包括大漩渦這一對接泰拉的星區要務。
其中的文字多少也有些氣憤,在結尾也大大批判了泰拉政府的不作為,以及種種甩鍋行為。
在這位帝皇之憫看來,泰拉方的做法就是坐享其成,讓原體們去承受地方壓力。
到底是以一位優秀的政治家,軍事家,哲學家,等等方向進行培養的超級人類,禁軍的工作能力還是靠譜的。
接著他算了算事務數量,見已經快要完成,又開口解釋道。
“所謂的願意配合,無非就是征調帝國官員,但是帝國目前的環境,我們真想要在兩個星域之間打造出穩定的補給線,依靠的從來都不是他們。”
“除去比較重要的項目,諸如海軍運作,特殊礦藏等.泰拉本身的利益與地方上是完全不同的。”
比較典型的就是休倫。
很多人都私下開玩笑說,如果休倫再堅持堅持,那麼他的人生就會完全不同。
但現狀其實是,如果沒有一位泰拉以及休倫共同認可的,身份、實力、地位足夠的存在壓製住休倫的野心,那麼叛亂就是必然。
在原本的曆史上,高領主議會給了休倫很多次機會。
休倫在大漩渦自稱巴達布暴君,違背阿斯塔特聖典,插手地方統治,大權獨攬超過150年,其間封鎖商路,截留什一稅,攻擊征稅船。
就這高領主都無視了休倫不斷向泰拉提出的賜予他權力的申請,以及來自隔壁卡斯戈星區的舉報信。
休倫不想背叛帝國,高領主也隻是想維持地方現狀,那麼是誰最終讓這一仗打起來的?
卡斯戈人,因為休倫壟斷商路,以及拖欠什一稅,讓作為上級星區的卡斯戈利益嚴重受損。
他們很不高興,於是他們找來了火鷹戰團,開始對大漩渦區域進行軍事行動。
然而這第一槍雖然發現了流血事件,但是泰拉與休倫方其實都不想打,休倫第一時間拉上大漩渦守衛發表了聯合聲明,控訴了卡斯戈星區對大漩渦的壓迫,同時宣布自己完全忠於泰拉。
於是泰拉一開始也就沒管。
雙方都想把這事給冷處理。
但卡斯戈人不想,他們的利益嚴重受損。
然後他們不管不顧,帶著火鷹戰團與星區部隊發動了攻擊。
然後一瞅事情不對勁遊俠騎士來了,負責保衛中立船隻,維持星區運行。
接著處刑者來了,為了與星空之爪間的榮譽誓言,來幫助星空之爪。
然後泰拉見這邊阿斯塔特打成一團,感覺有點脫離掌控了,就派審判官來了.
這事上秤了。
然後就完蛋了。
如果一切按照高領主的想法發展,那麼到基裡曼蘇醒時,大漩渦將會有超過8000數量的星際戰士駐守,阿巴頓也將失去一股強大的助力,帝國能夠保存更多的力量。
如果一切按照休倫的想法發展,那麼大漩渦的局勢也會更加樂觀,等基裡曼蘇醒他說不定還能因為功績而撈個英傑當當。
可以說在雙方都保持克製的情況下,就因為地方勢力的不依不撓,這件事成功向著最壞的方向發展。
在沒有足夠強大的外部力量乾涉下,休倫的背叛就是必然。
也側麵證明了泰拉方對地方勢力的掌控力。
那就是純純的一坨。
在納瓦拉達倫看來,泰拉方就是巴不得原體與各個帝國地方勢力打起來。
畢竟原體又不染指泰拉權力,真打起來充其量就是帝國內戰,這在邊境,尤其是各個擴區那是天天都在表演。
贏了,泰拉減負,坐享其成,這個宇宙在用人方麵的底層邏輯不改,各個部門永遠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輸.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