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見此,衣袂翻飛間,隻餘一聲清朗長笑在天地間回蕩:
“謝觀,去也!”
眾人看著謝觀遁入虛空,裂縫愈合。
飛升台上的青銅麵具二人,一直無動於衷,無論是謝觀斬出如此天險,又斬江南道氣運、還是“武碎虛空”!
直到那道身影徹底消失於天地之間。
大先生等人恍惚看見,不知是不是錯覺,兩位神秘青銅麵具之人,竟似微不可察地鬆了鬆肩膀。
這個細微的動作,仿佛卸下了某種無形的重擔。
兩人抽出青銅古書,翻開書頁。
上麵的文字緩緩成型。
“鯤虛,謝觀!”
鎏金文字逐一亮起,卻再寫到謝觀二字時,驟然崩散。
兩人似乎嘗試幾次,都無法寫下。
二人不在執意留下其名,又靜靜等在原地不動,等候飛升台歸屬!
蘇景的目光始終,未曾離開那四座流光溢彩的飛升台。
此刻,台上僅餘數位宗師境界之人,早已退避三舍,哪裡還敢再起爭奪之心。
典亭和抱琴女子,兩人合力有媲美本命的殺招,再見到人間夫子的境界,又目睹謝觀武碎虛空。
早就失去了心思,隻求早些離開此地。
場中魔師等大宗師目光熾熱。
三真一門的洞玄真人率先調息完畢。
這位真人雖也負傷,卻是幾位大宗師中傷勢最輕之人,更兼三真尚有十位宗師結陣而立,十人氣息相連,竟隱隱能與一位大宗師分庭抗禮。
環顧四周——魔師等人氣息紊亂,顯然已無力再戰。
洞玄真人緩緩起身,“此次飛升台,三真當占其一。”
此言一出,滿場寂然。
無人應聲,便是默認。
洞玄目光轉向書院大先生,眼中深意不言自明。
然而這位夫子首徒卻淡然搖頭,白發在風中輕揚:
“老夫這一生,如此便已足夠。”
“飛升之事,非我所求,看看人間清歡便是最好。”
話音落下,在場眾人神色各異。
有人不解,有人欽佩,更有人暗自鬆了口氣。
飛升台上仙霧繚繞,映照著這場關乎武道巔峰的抉擇,顯得愈發神秘莫測。
大先生退出!
洞玄真人道,“三真今日飛升二人。”
“四座飛升台隻占其一,其餘三座,諸位各憑本事。”
大先生負手而立,其意顯而易見,並不摻和。
在場大宗師,還剩下魔師、蓮池、獨孤聖、蘇景四人。
隻有三座飛升台!
就在洞玄話音未落的刹那,蘇景眼中精光暴漲。
他早有準備,右臂衣衫驟然炸裂,露出詭異蠕動的肌膚,又一張慘白麵皮自血肉中浮現,一股本命氣息流轉。
本命【攝魂蕩魄印】。
一股令人毛骨悚然的氣息席卷全場。
那麵皮竟似活物般扭曲蠕動,七竅中噴薄出攝魂奪魄的幽光。
蘇景的出手快若雷霆——他根本未將目標對準魔師與蓮池,而是直取三人中的陸地蛟龍獨孤聖。
獨孤聖受傷最重,也是最依賴氣血之人,他的本命【三氣歸來】乃是最強的殺伐殺招,隻是沒有肉身,威力十不存一。
是在場四名大宗師最弱之人。
獨孤聖猝不及防,被那【攝魂蕩魄印】迎麵擊中。
陽神瞬間凝滯,眼中神光渙散。
蘇景身後猛然探出兩隻漆黑魔掌,將其陽神全部捏碎。
事發突然,一切已經塵埃落地。
魔師眼眸微動。
蓮池身上有琉璃佛手凝聚。
蘇景看向二人,笑吟吟道,“魔師,蓮池大師,現在……不是正好三人。”
魔師臉上陰晴變幻,最終化作意味深長的笑意:“看來還得……多謝四先生。”
“阿彌陀佛.”蓮池大師長歎一聲,佛手化作點點金芒消散。
老僧低垂的眉眼間,說不清是悲憫還是解脫。
三人本準備聯手,拿下飛升台,想不到蘇景搶先出手。
兩人就算聯手,以蘇景的詭異,已經用出三種本命。
誰也不知這位書院四先生,還藏著多少致命後手。
一切定下!
大先生雖是厭惡蘇景,卻自始至終沒有出手。
洞玄走上飛升台,接引而上,對著一眾三真弟子行禮。
“洞玄今日,終不負三真曆代祖師所托。”
“不肖弟子,終來見陸沉祖師!”
台下陸華早已熱淚盈眶而出,帶著眾弟子齊齊跪拜:“恭賀洞玄真人羽化登真!”
聲音宏大,在殘破的汴京城上空久久回蕩。
魔師接引而起,負手而立,麵上不動神色,眼眸之中卻波濤洶湧。
蓮池大師緩步而上,忽駐足南望,眼中有眷念。
老僧合十的雙手微微顫抖,他對著南方故土深深一拜。
蘇景已恢複本來麵貌,清雅如少年,他緩緩走來,眼神中流露出孩童般打量世界的新奇之感,凝視著飛升台。
四人原本或重傷在身,或隻剩陽神,此時卻在飛升台接引之下,傷勢悉數痊愈。
真是造化之妙!
典亭見三真門人齊聲祝賀,忽福至心靈,朝著飛升台上的魔師鄭重拱手:“恭賀魔師,證道乾坤,今朝霞舉飛升去,原是紅塵第一人。”
魔師在飛升台聞言長笑,“得道友吉言,當不了第一人,前有謝觀、再有夫子。”
“也祝道友,武道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魔師袖口之中一卷經書落下。
典亭接過經書臉色一喜,隻見封麵六個古篆小字——《天魔策隋想錄》
竟是魔師畢生武道精髓!
“多謝魔師!”
身旁抱琴女子會意,立即向蘇景盈盈下拜:“祝賀四先生,得到飛升,三花聚頂觀混元,五氣朝元叩天門,此去重霄十二樓,方知天外更有天!”
向來陰鷙的蘇景此刻竟展顏一笑,恍如當年書院那個清朗少年:“若在往日,這般賀詞我未必合我心意,說不得還要起些彆樣心思。但今日盛事……”
“喜在我心!”
“身無長物,贈你我隨身的棋譜。”
女子接下,誠心謝過。
在場幾人有樣學樣,蓮池也送出佛門舍利子。
各有所得!
飛升台下,萬籟俱寂。
眾人仰首望天,眼中再無半分雜念,隻有向道之心。
三千年來,能登此台者,無不是集修為、心性、機緣、心機於一身的絕代天驕。
此刻祥雲環繞,仙音嫋嫋,四道身影在璀璨霞光中漸漸羽化。
三真一門齊聲道,“諸天炁蕩蕩,吾道日興隆!”
引得在場武者無不心馳神往,紛紛跟隨誦唱。
“諸天炁蕩蕩,吾道日興隆。”
飛升台綻放出最後一道奪目光華,隨即化作點點星輝消散於雲端。
那四道身影也隨之隱沒在無儘蒼穹之中,隻餘下漫天霞光,久久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