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幾個女弟子更是氣喘籲籲,握著劍的手都在微微發抖。】
【山風送來斷續的對話:“這哪是竹子分明是玄鐵.”】
【“我的青鋒劍都砍卷刃了.”】
【你眉頭微蹙,悄然至竹林僻靜處,指尖輕觸一株靈竹。】
【烈日當空,竹身卻沁著微微冰涼之意。】
【指腹傳來的觸感令你暗自訝異——看似中空的竹節內,竟有絲絲靈氣如活物般流轉,使得竹身剛柔並濟,質地更勝尋常法寶三分。】
【凝神細察,竹皮表麵竟覆著一層若有若無的罡氣,如同天然護甲。難怪那些弟子縱使全力施為,也難傷其分毫。】
【你並指如刀,塑體境界的法力凝於掌緣,輕描淡寫地劈下——】
【“鏗!”】
【金石相擊之聲乍響,竹身上隻留下一道發絲般的白痕,連晃動的幅度都微不可察。心中了然:若單憑蠻力,怕是耗儘全力也難斬斷一株。】
【你略作沉吟,盤點自身所學——眼下隻要法術不過兩種:自創的“劍遁術”主遁法,《太平要術》中的“誅邪破魔天雷”威力雖大卻不宜在此施展。】
【唯有今日新學的“庚金劍指”最為合適。】
【心念既定,你並指成劍。】
【體內十八亭氣脈驟然運轉,澎湃的庚金之氣如江河奔湧,卻在你的壓製下凝成一線鋒芒。】
【隻見中指指尖迸出寸許寒芒,劍氣凝而不散,竟在陽光下折射出霜雪般的冷光。】
【從指尖吐露,劍氣破空而出。那抹寒光劃過竹身的瞬間,竟發出金玉相擊的清越之音。】
【“哢嚓——”】
【三株碗口粗的靈竹應聲而倒,斷口處光滑如鏡。】
【你若非刻意收束劍氣,這一擊怕是能斬斷附近整塊竹林。更奇妙的是,斷竹切口處縈繞的庚金之氣,竟與竹身自帶的罡氣相互消融,發出細微的“滋滋”聲響。】
【你撫過竹身斷麵,嘴角微揚。這“庚金劍指”與月影靈竹,倒像是天生相克。】
【你刻意收斂劍氣波動,連竹身倒地的聲響都用巧勁化解,沒有引起周圍之人注意。】
【看來一個月砍伐三百叢靈竹,對於你來說並不會難事。】
【一個月三百根,劃算在每日便是十根。】
【你再砍下三根靈竹便不再多砍,第一日是熟悉的劍經,初來乍到,六根靈竹已是不易。】
【又熟悉了一下十八停,這蘊養劍氣的秘術越是鑽研,越覺精妙絕倫——學起來雖易,可創出這等功法,非得對劍氣有著近乎偏執的鑽研不可,奇思妙想,乃是真正將劍氣鑽研到一種精微之處。】
【在小青峰堂口交付六根靈竹之後,然後返回自己的院落。】
【便算是完成了一日的任務。】
【方寸山的善功製度頗有意思:看守靈園每日記一百功,伐竹十株記二百功。攢足十萬功可換下品靈器,一切靈丹、靈獸、法劍都是明碼標價,用善功皆可購買。】
【這善功在宗門內,如凡間塵世的金銀一般。】
【暮色漸沉,你回到院落之後,開始修煉《太平要術》之中有記載直指大道金丹境界。】
【你在修煉上倒是不缺,再有幾月,你便能天門中期。】
【修行太快,不見得是一件好事。】
【降服旱魃,在清河一年時間遊曆,你心境多了幾分平和。】
【修煉如登山,除了登頂的一覽眾山小之外,還有登山的風景。】
【夜風穿堂而過,你終於掐訣入定。這一次,氣海中的靈力流轉得格外溫潤。】
【你雖有意克製,修行速度卻又快了半分。】
【翌日,晨光熹微中,你早早去了靈園,已在靈園鬆樹下盤坐多時。】
【《混元一氣真解》的氣機在經脈中緩緩流轉,將原本天門境的修為層層封印,重新從氣動境開始打磨根基。】
【此功從最初的“氣動境”界開始修煉,到道胎境界一共有十層。】
【一日便修煉了第五層。】
【這位看守靈園的老人,蒲扇輕搖的聲音從不遠處傳來。】
【他眯著眼,看似在打盹,實則敏銳地捕捉到你身上時強時弱的氣息波動,眉頭幾不可察地顫了顫,隨即又舒展成意味深長的笑紋。】
【到了下午你與老人打招呼,便離去。】
【如此半月過去,你每日重複著封禁靈竅、重修功法的過程。】
【體內法力在反複錘煉中愈發凝實,如陳年佳釀般醇厚。有幾次運功到緊要處,周身竟隱隱浮現混元一氣的太極虛影。】
【老人看著你的背影越發欣賞,“不急不躁,很少有人修行這《混元一氣真解》,進境雖慢,可是確適合修行天資不高之人。”】
【“厚積薄發,在長遠之上不會輸於人。”】
【老人自嘲的笑了笑,又將蒲扇蓋在臉上,“厚土才能載物啊。那些急著往高處躥的竹子,往往最先被風雪壓斷。”】
【你這幾日又從小青峰同門口中得知,在天象峰與龍首峰交界處,設有一座對外山弟子開放的藏書閣。】
【那裡收藏的道胎境以下功法典籍,不僅無需耗費善功,甚至登記在冊後便可借閱帶出。】
【據說每逢朔望之日,總能看到不少外門弟子在閣前排隊。】
【藏書閣中典籍浩如煙海,據傳藏有道書數萬卷,縱是外山弟子窮儘數載光陰亦難儘覽。】
【如此多的藏書,你在外門幾年不會無事可乾了。】
【你準備將《混元一氣真解》施以九重禁製,重修九次之後,再去藏書閣。】
【光陰荏苒,倏忽又曆一月。】
【近日聽聞一樁奇事:與你同期入門的紫衣女童,現在的鄰居,短短兩月間竟連破境界,已達塑體後期之境。】
【此女天賦異稟,伐取靈竹日逾百株,猶有餘力。】
【呂青魚與遊三封二位師長喜不自勝,想不到能為小青峰收到如此天資弟子。】
【撿到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