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弟快說說,其他師弟如今怎麼樣了?”
三年時間,慕容霄完全顧不上分散在外的師兄弟們,饒是他半步至尊,也被無數瑣事纏得耗儘了心力。
正所謂破壞容易重建難,這破滅星海在被奪取資源的時候,本就付出了無數生靈的性命。
如今重建,這個代價隻會更高千倍萬倍。三年時間隻是一個起步,後麵或許還要三萬年,三十萬年,一代代的重建下去,才有機會讓這片星海恢複如初。
正所謂萬事開頭難,慕容霄作為開頭掌權者,他注定會成為最辛苦的那個人。
所以為了彌補自己的過錯,也為了彌補師兄弟們犯下的過錯,他根本顧不上個人的感情。
如今聽到周海提及李長青等人,他也隻是想知道他們目前的近況。
周海沒有多說什麼,沒見一道烙印飛出,融入慕容霄的識海。
瞬間,一段段畫麵出現,慕容霄頓時了然。
在這些畫麵中,他看到了一蹶不振,宛若乞丐一般的陳創。
三年來,陳創一開始就如同一灘爛泥一樣,所過之處,沒認出他的人看不起他,踐踏他。認出他的人,暗中對他出手,恨不得直接打死他。
好多次,若非周海暗中出手相助,他早就被打死了。
如此經曆,換做任何人都會痛苦。
可對陳創而言,他的每一次受傷,每一次痛苦,都會讓他清醒幾分。
他沉淪在痛苦的海洋中,唯有這種傷痛,報複,才能讓他從苦海中一步步靠岸。
因為他的苦海皆來自愧疚,隻有受儘彆人的報複,才能讓他的愧疚減輕一點。而這種減輕,正是讓他走出來的關鍵。
三年過去,陳創日複一日地發生變化。
被無數人輕賤,傷害後,陳創也逐漸恢複了幾分骨氣。
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他開始對周圍的環境審時度勢,幫助遇到的,需要幫助的人。
這讓沉淪在痛苦中的他,仿佛找到了一葉扁舟,變得輕鬆了許多。
雖然他知道,他給人的這點幫助,對於他曾經遭下的孽債不值一提。
可經過三年的沉淪,他已經完全接受過去的事實。即便小善再小,他也有了去做的勇氣。
所謂不以善小而不為,逐漸在陳創的身上體現出來。
他的道,似乎又要回來了。
當然,這注定是一個難以看見未來的道,究竟要多久才能徹底回歸,誰也說不清楚,隻能說這一切都是陳創自己的造化。
同時,慕容霄也看到了李長青。
李長青,不再是曾經高談闊論,坐鎮書院學宮的大儒。
在恢複當日,他雖難以接受,因此離開了書院。
但不久後,行走於世間的他,便已經接受了一切。
他並沒有回避一切,反而積極地應對。甚至借著此時,他還找到了真正屬於自己的道。
才發現多年來,自己一直穩坐學宮,看似為儒道發展做貢獻,實際上,卻失去了真正的道心。
所謂人之所需即為儒,多年來,他雖然儘我所能,做儒者之事,但對人間疾苦的觀察,卻缺少了親身的體驗。
於是,恢複過來的他並沒有回到書院,而是行走於世間,成為了傳道者,也成為了行道則。
他如苦行僧一般,行走於山川大河,星海各界。
所過之處,儒者之光遍布世間。
在他的傳道下,僅三年時間,就有無數人獲得了儒者真傳。
他救人不再表麵,沒有太多物質的幫助,更多的是一種精神上的救助。
他給所有幫助過的人,都種下了成為儒者的種子。
而也正是這顆種子,令無數人覺醒,成為一方大善。
將來,等這些種子徹底成長起來,注定會為誅天帶來不一樣的繁榮。
儒者傳道,在李長青的麵前,展現出了不一樣的魅力。
丹塵子,曾經書院丹宮的掌座,如今化作一名懸壺濟世的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