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埋伏在後點的林加德,在埃弗頓右後衛科爾曼的乾擾之下,強行跳起頭球攻門。
隻可惜,這個頭球頂偏了一些,貼著門柱飛出了底線。
有些懊惱地雙手抱頭,林加德便反應過來,一邊往回跑,一邊向遠處的淩峰豎起大拇指。
主場球迷以及看台上的主教練,也為其送上鼓勵的掌聲。
雖然這一波攻勢並沒有最後造成進球。
但是,卻是製造了巨大的威脅,壓得埃弗頓的球員們有些喘不過氣來。
而在接下來的十五分鐘裡,萊斯特城向埃弗頓發起了一浪又一浪的猛攻。
所有人都沒有想到,時隔十年重返英超的萊斯特城,不僅取得了比分的領先,而且還在場麵上壓製住了埃弗頓!
要知道,埃弗頓可是上賽季的英超第五!
看著場上的局勢,不少埃弗頓球迷以及足球專家的腦海裡,不約而同地冒出了同一個念頭:
這踏馬是升班馬?!
。。。
“如果你現在才打開電視觀看這場比賽,那你千萬不要驚訝,身穿藍色球衣的並不是埃弗頓,而是主場作戰的萊斯特城!”
“在過去的十五分鐘內,萊斯特城掌控了六成控球率,射門次數達到了四次!”
“而客戰作戰的太妃糖,幾乎過不了半場,到現在還沒有一腳射門!”
“而比分是一比零!”
在萊斯特城陣型全麵前壓,在前場高位逼搶的壓迫之下,埃弗頓隻能頻頻在後場起大腳,找前場的唯一高點盧卡庫。
埃弗頓的前場進攻,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盧卡庫在前場的支點作用。
還沒有增重的盧卡庫,在身體對抗以及頭球方麵,都算是英超一流。
但是,球風和技術,都比“魔獸”德羅巴差遠了。
尤其是在摩根以及摩爾兩個壯漢的男上加男貼身盯防之下,他連跳都跳不起來,怎麼搶到高球的第一落點。
他在前場拿不到球,也就談不上背身給隊友做球了。
就算偶爾搶到一個高空球,將球第一時間頂給隊友,但萊斯特城兩名中場就會立即到位,防止對手打反擊。
在中場稍作阻攔之後,壓上的前場四人,就會迅速退回到中圈線附近,然後展開新一輪的逼搶。
這樣的戰術,極具侵略性。而且極其耗費體力,非常考驗球員的戰術執行力和體能。
有些像未來克洛普在利物浦所構建的高位壓迫戰術,隻是沒有那麼強調整體的高強度跑動。
幸好萊斯特城前場四人,都是那種相對身材比較輕盈的年輕人。
而且跑動能力都不錯。
即便如此,在猛攻了二十分鐘之後,掌控球權的萊斯特城主動放慢了節奏。
畢竟,比賽不是四十五分鐘,而是九十分鐘
而稍稍喘口氣的埃弗頓,也在場邊主教練馬丁內斯的大手一揮之下,開始壓上逼搶。
但是,相比起埃弗頓,萊斯特城麵對英超球隊的逼搶時,卻顯得十分從容。
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在中場有著淩峰這個幾乎不會丟球的中場指揮官!
一旦中後場遭到逼搶,他們隻需要做一件事:
那就是將球第一時間傳給回撤接應的淩峰,一切都會迎刃而解!
當然,埃弗頓也知道淩峰在萊斯特城中場的重要性。
隻要限製住他的出球,萊斯特城的前場進攻肯定就會受到極大的削弱。
所以馬丁內斯特地安排奔跑能力出色的愛爾蘭國腳麥卡錫對其嚴防死守。
必要時,多上身體!
然而,貼身跟防對於跑位飄忽的淩峰而言,有影響,但不大。
而且,淩峰根本也不給對手上身體的機會!
一旦回撤背身拿球,他就會一腳出球。
隨著淩峰在中場的回撤接應,埃弗頓的逼搶隻是看著很熱鬨,實際卻沒有太大的效果。
而埃弗頓的陣型壓上,整個後場空間也變得更大,更加有機可乘
比賽來到第二十五分鐘,淩峰與馬赫雷斯進行換位。
淩峰來到右邊路,麥卡錫也被吸引出了中場的區域。
中場的“喝水哥”拿球,便一腳直傳傳給了遊弋到中路的馬赫雷斯。
接球之後,在無人盯防之下,他從容轉身。
抬頭觀察兩側,然後在埃弗頓後腰巴裡上前壓迫之前,送出一腳斜塞。
皮球緊貼著草皮,滾向了前場右側,埃弗頓左後衛拜恩斯的身後。
在上賽季與淩峰互相學習的過程之中,馬赫雷斯的傳球技術以及傳球精準度也是更上一層樓。
再加上他本身的超高球商和視野,就算淩峰被死死跟著,馬赫雷斯一樣可以承擔一部分的組織指責。
而麵對緊緊貼住自己的國家隊隊友拜恩斯,淩峰沒有客氣,一個加速,便從拜恩斯身邊超越,率先在右邊路拿到了皮球。
見狀,中路的賈吉爾卡立即呼喊身旁的搭檔迪斯汀,上前儘可能封堵其的傳中線路。
話音未落,隻見淩峰甚至沒有抬頭觀察,左手一揚,用力擺動右腿,直接起腳傳中!
下一秒,皮球在王權球場的上空,劃出了一道優美的大弧線。
這四十五度的弧線傳中,不禁讓不少老球迷看到了昔日那位紅魔七號的影子。
“貝氏弧線?!”
當然,雖然淩峰的顏值和球技都與年輕時的小貝有的一比。
不過,這算不上是正宗的貝氏弧線。
頂多算是高仿版!
這是在米國參加慈善賽時,向貝克漢姆請教之後的成果。
貝克漢姆的傳中之所以天下獨步,原因很簡單:
他的腳踝極其耐操,以及擁有獨特的發力方式!
想要在右邊路傳出有弧度、有速度,且剛剛過了後衛的傳中球,立足腳的腳踝必須出現一定程度的傾斜。
而且觸球的一瞬間,腳腕還得稍稍發力。
最後還有觸球的位置,也會影響到球速和弧度。
在貝克漢姆的口頭教導以及親身示範之下,再加上本身傳球技術達到了頂級水平,淩峰不敢說完全將這招複刻出來。
但一場比賽傳幾個“貝氏弧線”,跟玩一樣!
而這個弧線拉滿的傳中球,精準繞過了埃弗頓後衛的頭頂,找到了後點插上的林加德的頭頂。
林皇隻需要輕輕一頂。
下一秒,皮球便改變運行軌跡,從霍華德下意識抬起的手掌旁飛過,鑽進了網窩之中!
本來想今天憋個大章,結果出去辦點事,又來不及了。
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