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弼的話,無疑是在正式向東亞銀行宣戰了,而且其目的,是直接想整死東亞銀行啊!
彙灃銀行作為香江金融業獨一無二的霸主,而東亞銀行的背後可是大名鼎鼎的新晉香江首富林浩然,此前雙方在媒體麵前可都是關係非常不錯的。
此刻沈弼卻代表彙灃銀行,甚至是代表香江絕大多數的銀行,向東亞銀行宣戰!
這在此之前,大家從來沒想到,兩者居然會反目為仇。
在場的媒體早已經知道,今天一定會有大瓜。
可這個大瓜,完全超乎大家的想象了。
“但您有什麼證據證明東亞銀行存在您所說的那些問題呢?僅僅憑借您的一麵之詞,就要讓客戶做出如此艱難的抉擇,這似乎不太合理吧?”在沈弼回答了《東方日報》記者的提問之後,TVB的記者緊接著追問。
沈弼微微皺眉,心中暗罵林浩然旗下的這些記者難纏。
但表麵上依舊保持著鎮定:“我們已經掌握了一些初步的線索,目前正在深入調查,在真相查明之前,我們有必要采取預防措施,避免更多的客戶受到潛在的損害。
而且,這也是對東亞銀行的一種警示,希望他們能夠正視自己的問題,積極整改。”
……
當上午十點鐘,香江銀行公會的記者招待會已經結束了,記者們,也被要求離開現場。
至於在場的大佬們,自然是繼續他們的密探。
隨著記者們的離開,現場所發生的事情,以極快的速度,迅速向外傳播。
香江本來就不大,傳遍消息的速度,根本無須多久。
許多股民們此時已經知道,整個香江銀行公會的成立,反而成為了一個批判東亞銀行的舞台,沈弼所拋出的“警示論”與“預防論”,像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激起千層浪,輿論的漩渦迅速將東亞銀行卷入其中。
要知道,東亞銀行可是被林浩然收購了。
而此刻,彙灃銀行居然公開宣布對東亞銀行進行宣戰,這代表著什麼,大家都清楚。
代表著香江商界兩位霸主,正式決裂!
而金融行業,是彙灃銀行最為擅長且的領域。
再加上,整個香江幾乎所有的銀行都加入了香江銀行公會,這樣一來,東亞銀行還有勝算嗎?
而且昨晚林浩然麵對記者時,可是說過,他暫時沒有計劃將置地集團等旗下企業的資金業務轉移到東亞銀行去。
同時,李佩才家族也將會退出東亞銀行!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東亞銀行還有什麼優勢可言?
東亞銀行的未來還有什麼希望?
香江銀行公會成立儀式上發生的事情,在有心人的傳播之下,傳播速度太快了。
特彆是香江四大證券交易所的股民們,更是第一時間知道了此事。
在香江,基本上實力很強的大公司,都會在四大證券交易所都掛牌上市,這樣的目的,不過是為了拓寬融資渠道、提升品牌知名度、增加股票流動性,吸引整個香江的投資者目光罷了。
這種情況,四大證券交易所顯然有點多餘,這也是為何後麵四大證券交易所會被合並成為一家證券交易所的原因之一。
香江本來就不大,卻搞了四家證券交易所,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資源的分散與競爭的無序。
各交易所為爭奪優質上市資源,競相降低上市門坎、放寬監管尺度,使得市場魚龍混雜,投機氛圍濃厚。
而如今東亞銀行深陷輿論與行業圍剿的漩渦,四大證券交易所的態度與動向,無疑又為這場危機增添了更多的變數。
一時間,整個香江的市民們開始議論紛紛。
許多人雖然同情林浩然的遭遇,同情東亞銀行的遭遇,這顯然就是不公平的競爭。
但是,同情是一回事,怎麼理性選擇,又是一回事!
如今,彙灃銀行聯合香江其它大部分的銀行機構一起孤立東亞銀行,大家都清楚,雖然林浩然在商界的實力很強,可銀行業絕對是弱項。
在這種情況下,讓他們選擇東亞銀行或者其它銀行,他們自然明白如何選擇。
所以,當股民們得知此事之後,他們便知道,東亞銀行的股價必定會大跌。
因此,東亞銀行的股價很快便開始不斷下跌。
24港元,23港元,22港元,21港元……
當時間來到中午的十二點時,東亞銀行的股價已經跌破20港元,來到19.5港元每股的地步了。
然而,這絕對還不是東亞銀行的下限。
臨近中午,在沈弼掌控的情報機構暗中運作下,一則極具煽動性的流言更是如病毒般在香江市民群體中瘋狂擴散:“東亞銀行如今已被香江其他銀行聯合孤立,資金鏈岌岌可危,遲早儲存資金被提取完。
要是大家資金轉移得慢了,說不定東亞銀行就‘彈儘糧絕’,連能轉移的錢都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