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金融市場占有率已經達到32%_人在香江,締造全球商業帝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在香江,締造全球商業帝國 > 第645章 金融市場占有率已經達到32%

第645章 金融市場占有率已經達到32%(1 / 2)

何善恒擔任東亞銀行董事長,的確給東亞銀行帶來了巨大的輿論,也讓彙灃銀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此刻的沈弼,滿心憂慮,甚至隱隱覺得自己正在步怡和洋行前任大班扭壁堅的後塵。

二者境遇之相似,簡直令人咋舌。

起初,怡和洋行對林浩然旗下的企業發起攻勢,不料反遭林浩然強力反擊,雙方隨即陷入一場規模空前的商戰。

最終,怡和洋行的市場份額被逐步蠶食,甚至一度麵臨被林浩然暗中收購的危機。

儘管怡和洋行竭力動用各種手段,迫使林浩然放棄收購意圖,但終究還是痛失置地集團等核心產業。

市場的潰敗讓怡和洋行心灰意冷,無心再留戀香江,於是選擇全麵撤離香江,將總部搬回英國倫敦。

而前任大班扭壁堅則不幸淪為這場敗局的替罪羊,承擔了最大的責任,被直接踢出了怡和洋行的管理層。

如今,彙灃銀行與當初的怡和洋行,何其的相似啊!

先是彙灃銀行對林浩然新近收購的東亞銀行發難,卻反遭林浩然有力反擊,雙方由此掀起一場大規模商戰。

最終,彙灃銀行的市場份額被不斷侵蝕,遭受了極為慘重的損失。

目前,彙灃銀行雖僅走到這一步,但誰又能斷言,其後續命運不會重蹈怡和洋行的複轍呢?

最重要的是,彙灃銀行與怡和洋行雖同為英資企業,但本質差異顯著。

怡和洋行早在十幾年乃至數十年前便著手海外布局,曆經多年發展,其海外資產規模早已遠超香江本地。

正因如此,即便怡和洋行選擇撤離香江市場,雖會遭受重創,卻也不至於動搖其根基。

然而,彙灃銀行的情況則截然不同。

雖然彙灃銀行這幾年一直尋求擴展海外市場,為此不惜花重金在海外需求收購機會,以圖減低對香江市場的依賴。

但是,彙灃銀行的海外擴張之路並不順暢。

儘管投入了巨額資金,但收購的海外資產並未能如預期般帶來豐厚的回報,反而因為管理不善、文化差異以及市場環境的不熟悉,導致這些大投資並沒有實現盈利,反而需要母公司不斷注資,成為了彙灃銀行的沉重負擔。

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屬美國海豐銀行了。

這使得彙灃銀行在海外市場的布局顯得力不從心,難以成為其新的增長點。

到目前,香江市場都還是彙灃銀行的業務核心之地,一旦失去了香江市場,對彙灃銀行而言,就是毀滅性的打擊。

所以,彙灃銀行根本無法像怡和洋行那般,瀟灑地撤離香江。

起碼目前是絕對不可能的。

一對比完兩家公司的狀況,沈弼的內心就愈加的煩躁。

這要是繼續這樣下去,彙灃銀行的結局先不提,他自己遲早得步扭壁堅的後塵,成為這場危機的犧牲品,被無情地踢出管理層,在業界聲名狼藉。

一想到這,沈弼的後背不禁泛起一陣涼意,額頭上也冒出了細密的汗珠。

但是,麵對東亞銀行這樣的競爭對手,他卻又無從下手,不知道如何應對。

說到底,也的確是他這位彙灃銀行大班戰略決策上的失誤,才讓銀行一步步陷入如今這般艱難的境地。

當初貿然對林浩然收購後的東亞銀行發難,本是想借機打壓對手、拓展市場,卻沒料到踢到了鐵板,引發了這場難以收場的商戰。

但是,如果當初不發難,彙灃銀行其實也不過是慢性死亡。

在林浩然不斷整合資源、擴大商業版圖的進程中,東亞銀行作為他手中的重要棋子,勢必會成為攪動香江金融格局的強大力量。

隨著東亞銀行在林浩然麾下逐步壯大,其業務範圍會不斷侵蝕彙灃銀行的市場份額,蠶食彙灃銀行的客戶群體。

到那時,彙灃銀行即便能苟延殘喘,也會在日複一日的競爭中逐漸失去優勢,最終被市場無情淘汰。

隨著市場份額不斷被東亞銀行蠶食,他已經不再自信地覺得,彙灃銀行永遠是香江的金融行業霸主了。

說到底,不是沈弼的能力不行,而是林浩然太強了。

此刻抱怨後悔都無濟於事,當務之急是找到破局之法。

沈弼將自己關在辦公室裡,桌上堆滿了各種文件和報表,煙霧繚繞中,他的眼神時而迷茫,時而閃過一絲狠勁。

……

與此同時,在銅鑼灣一棟商業大廈的19樓,有一間辦公室。

這辦公室麵積不算寬敞,僅兩百餘平方米,裡麵辦公的人員也不過幾十人。

然而,這家公司在業內卻聲名遠揚。

它便是香江赫赫有名的寰宇調研公司,主營業務聚焦於市場研究、市場調查、營銷研究以及滿意度調查等領域。

按照全球市場研究者協會的定義,市場研究公司承接委托方的需求,為實現決策所需的信息目標,開展一係列專業研究活動。

這些活動涵蓋將相關問題所需的信息具體化、設計信息收集方法、管理並執行數據收集流程、分析研究結果、得出結論並明確其意義等環節。

而寰宇調研公司,便是這麼一家公司。

不過,進入80年代,香江調研行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變革浪潮。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企業對市場信息的精準度和時效性要求越來越高,傳統調研方式逐漸難以滿足需求。

寰宇調研公司雖在業內頗具名氣,但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一方麵,新興的調研技術如雨後春筍般湧現,計算機技術、數據分析軟件等開始廣泛應用於市場研究領域。

一些小型但充滿創新活力的調研公司,憑借著對新技術的快速掌握和應用,迅速在市場上嶄露頭角,搶占了部分原本屬於寰宇的客戶資源。

這些小公司能夠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提供調研報告,讓寰宇的傳統優勢逐漸削弱。

另一方麵,香江的商業環境日益複雜,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企業對調研的需求千差萬彆。

大型企業需要全麵、深入的宏觀市場分析和戰略規劃調研,而中小企業則更關注細分市場的動態和消費者行為研究。

寰宇在應對這些多樣化需求時,顯得有些力不從心,其業務模式逐漸暴露出僵化的弊端。

所以,他們如今最迫切的,就是搶回自己的市場。

如何搶回,最簡單的方法便是揚名!

而在這幾天的東亞銀行與彙灃銀行之間的商業競爭中,寰宇調研公司的老板喻誌澤便看到了揚名的好機會。

這幾天,喻誌澤外出時,總能聽到市民們圍坐討論,而他們口中頻繁提及的共同話題,便是東亞銀行如今的狀況。

不少市民紛紛猜測,東亞銀行目前在香江銀行業究竟占據著多大的市場份額?

和彙灃銀行相比,二者之間的差距又縮小到了什麼程度?

更有人大膽設想,東亞銀行在未來有沒有可能超越彙灃銀行?

這些問題,已然成為眾人熱議的焦點。

市民關注的,卻沒有得到答案。

很簡單,因為這些市場份額,基本需要等每年的年初,各企業出年報表時才能有較為準確的數據呈現。

所以如今,即便是各大媒體公司,即便他們想要第一時間挖掘出關於東亞銀行與彙灃銀行市場份額等關鍵信息,也隻能苦苦等待年初的年報表。

畢竟,這些媒體公司終究不是專業的調研公司,難以通過已知的數據來判斷市場走向與兩家銀行的具體份額動態。

然而,這種信息滯後性恰恰為寰宇調研公司創造了絕佳的契機。

喻誌澤敏銳地察覺到,這背後隱藏著巨大的商業機遇。

如果寰宇調研公司能提前對這兩家銀行的市場份額變化、競爭態勢以及未來走向進行深入調研,並發布一份權威且具有前瞻性的報告,必將引起香江金融界乃至整個商業領域的轟動,從而讓寰宇調研公司聲名遠揚,搶回失去的市場份額。

因此,喻誌澤兩天前就開始行動。

以他們公司這些年在香江的布局,想要獲取一些關鍵數據,再憑借這些已有的數據進行分析,最終得出大概的市場份額變化趨勢並非難事。

此刻,公司內由三十多人組成的研究分析小組,正爭分奪秒地對調查團隊收集來的數據展開分析,這一忙就是一個下午。


最新小说: 直播反串:我一笑傾城,掰彎全網 平妻?狗都不當,滿塘大佬不香嘛 遮天:我自仙古來 元力災變:我靠雙重覺醒殺穿末世 食鬼獵人 三年婚姻冷待,葬禮上渣夫紅眼下跪 古穿今之暗衛重生在娛樂圈殺瘋了 鬥羅:我生物學者,覺醒器武魂? 諸天永恒 小司機的美女總裁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