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香江證券交易所。
此刻,交易所內,熱鬨非凡,氣氛卻也壓抑得令人窒息。
交易大廳的簡陋電子屏幕上,彙灃銀行的股價正以一種近乎垂直的態勢急速下跌,紅色的數字不斷跳動,刺痛著每一個在場投資者的眼睛。
人群中不時傳來陣陣驚呼和咒罵聲,投資者們麵色慘白,眼神中滿是恐懼與絕望,手中的交易單被攥得皺巴巴的,仿佛那是他們此刻惟一的救命稻草。
“怎麼會這樣!彙灃銀行可是香江金融界的龍頭啊,消息不可能是真的!”一位年長的投資者雙手看著電子屏幕上那刺眼的數字,聲音顫抖,眼中滿是難以置信。
今天的報紙上,眾多與彙灃銀行合作的商界巨頭,如太古洋行、中華電力、和記黃埔、長江實業、佳寧集團、會德豐洋行等,這些與彙灃銀行合作關係非常不錯的巨頭們,紛紛登報發表聲明,支持彙灃銀行。
再加上不少經濟專家出來發聲力挺,稱彙灃銀行根基穩固、運營良好,此次股價波動不過是市場短期情緒的過度反應,東亞銀行對彙灃銀行造成不了什麼致命的傷害,彙灃銀行香江第一大銀行的地位,不會因為東亞銀行而動搖分毫,彙灃銀行目前還處於低價階段,很快就會企穩回升。
種種言論,讓眾多中小投資者基於這些信息,懷揣著對彙灃銀行的信任以及對未來收益的期待,紛紛加大投入,甚至不惜借錢入市,滿心以為能在這場看似穩操勝券的投資中大賺一筆。
因此,僅僅一個上午,彙灃銀行的股價便從不足一百三十億港元,漲到了一百五十億港元。
利好,妥妥的利好啊。
這如果都不抓住機會,那怎麼在股市上賺錢?
許多股民甚至都已經幻想過,現在如果趁早入手,那麼等到彙灃銀行漲回巔峰期,也就是二百六十億港元時,那麼他們的投資,便能夠直接翻倍!
然而,現實卻如同一記沉重的耳光,狠狠扇在了這些投資者的臉上。
僅僅過了一個午休,畫風就變了。
市場上突然流傳出許多流言,比如劉巒雄要將三十多億港元從彙灃銀行轉移出去,郭河年要將幾十億港元從彙灃銀行轉移出去,邵逸福要將十幾億從彙灃銀行轉移出去等等。
一個個消息傳得有鼻子有眼,仿佛確有其事。
這些流言像瘟疫一般在投資者之間迅速傳播開來,瞬間引發了更大的恐慌。
原本,大家並不相信,畢竟在大家看來,林浩然一人之力,如何能掀起這般驚濤駭浪?
可有記者正好拍到眾多商界大佬進入彙灃銀行總行的照片,包括劉巒雄、郭河年、邵逸福等人,這一下子讓大家不得不信,流言似乎有了“實錘”的影子,恐慌情緒瞬間如決堤洪水般徹底失控。
也正因為如此,下午開盤之後,彙灃銀行的股價不僅沒有如專家所言企穩回升,反而一路狂瀉,毫無止跌的跡象。
到下午開盤不足十分鐘,彙灃銀行的股價再度跌回130億港元以內,而等到下午兩點鐘時,市值已經不足100億港元了。
這是彙灃銀行近幾年來,市值最低的時刻!
恐慌在四大證券交易所,以及一些證券公司中蔓延成了一場災難性的風暴。
許多人試圖打電話給彙灃銀行的客戶,或者親自前往彙灃銀行總行谘詢,然而,彙灃銀行總行的電話線路早已被焦慮的投資者們打爆,電話那頭永遠是忙音,仿佛是彙灃銀行在這場危機中發出的無力歎息。
而前往總行谘詢的投資者們,將總行大樓圍得水泄不通,人群像洶湧的潮水,一波接著一波,卻也都沒有得到彙灃銀行高層的解釋,保安們拚儘全力也難以維持秩序。
彙灃銀行的數十間分行,早已經開始陸續有客戶排起隊,打算趁早將自己的資金從彙灃銀行裡提現出來,生怕彙灃銀行真的遭遇擠兌潮,導致自己的資金到時候無法提現出來。
畢竟,其它銀行遭遇擠兌潮時的情景曆曆在目,他們不得不擔心自己的現金安全。
哪怕是彙灃銀行,一旦真的陷入擠兌危機,也未必能獨善其身。
而且,越來越多的小道消息在人群中飛速傳播,像毒刺一般紮進投資者本就脆弱不堪的神經。
有人說彙灃銀行內部存在巨額壞賬,一直被高層隱瞞;
有人說彙灃銀行的賬上資金已經不多,其它資金難以短時間回來;
還有人傳言彙灃銀行在海外的一筆重大投資項目徹底失敗,資金血本無歸。
這些消息真假難辨,卻如同一顆顆重磅炸彈,在投資者心中炸開了鍋。
排隊的人越來越多,恐慌也如野火般在人群中肆意蔓延,燒得每個人心神不寧。
原本還抱有一絲僥幸心理的投資者們,此刻也被這鋪天蓋地的負麵消息擊垮,徹底陷入了恐慌中。
分行裡,取款隊伍排得像長龍,蜿蜒曲折,一眼望不到頭。
客戶們神色焦急,不時踮起腳尖張望前麵隊伍的進度,嘴裡還小聲嘟囔著抱怨的話。
“誰能想到,連彙灃銀行這種金融界的巨無霸,如今竟也落得這般田地。”隊伍中,有客戶長歎一聲。
“誰說不是呀!”旁邊的人連忙附和。
“你們說,那些傳言到底是不是真的啊?”又有人滿臉狐疑地問道。
“誰知道呢!反正把資金取出來,心裡才踏實,不然晚上睡覺都睡不安穩!”一個中年男子急切地說道。
“這話在理,林浩然這年輕人,還真是手段了得啊,居然能把彙灃銀行逼到這般絕境。”另一人感慨道。
“我聽說今早跟風追漲的那些股民,這會兒腸子都悔青咯,一個個哭爹喊娘的。”
“還好我向來不碰股市,不然現在也得跟著遭殃!”有人慶幸地拍了拍胸口。
這樣的場景,如同此前各大小銀行受到擠兌潮時的情景,是多麼的相似!
東亞銀行,總部大樓。
董事長辦公室。
林浩然站在窗邊,俯瞰著不遠處彙灃銀行總部大樓外人潮湧湧的情景,不禁笑了笑。
一旁的何善恒,此刻也臉帶微笑。
“浩然,還得是你啊,居然能讓彙灃銀行陷入這般絕境,這手段,這魄力,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何善恒眼中滿是欽佩,嘴角上揚的弧度帶著幾分暢快。
即便是過去了十幾年時間,何善恒也依然時不時會想起當年恒聲銀行遭遇擠兌潮時的情景。
那個時候,他是多麼的絕望。
最終,不得已將恒聲銀行賣給了彙灃銀行。
然而事情的真相,他卻被彙灃銀行隱瞞了整整十幾年時間。
如果不是林浩然將當年的證據發出來,他至今都還不知道,當年的那些流言導致恒聲銀行出現擠兌潮,背後居然是彙灃銀行在搗鬼。
所以,當看到彙灃銀行出現如同當年時的場景,何善恒心中那股壓抑多年的憤懣與不甘,此刻終於有了一絲宣泄的快意。
他雖然隻擅長經營銀行業,不擅長那些暗流湧動的金融博弈手段,但這些年耳濡目染,也明白這場金融博弈遠未到塵埃落定之時。
彙灃銀行不可能這麼容易被擊垮的。
不過,經過此事之後,不出意外的話,他們東亞銀行便直接超越彙灃銀行,成為香江金融行業市場份額占有率最大的銀行。
“何叔叔,我之前就拍著胸脯說過,邀您加入東亞銀行,定能讓它具備成為世界頂級銀行的根基,我向來言出必行!”林浩然爽朗大笑,笑聲裡滿是自信與豪情。
當初力邀何善恒,林浩然深知,能打動這位金融老將的,絕非庸俗的金錢權勢,而是那能讓他實現畢生抱負、重塑金融行業格局的宏大願景。
此刻,何善恒眼中閃爍著熾熱的光芒,那是對未來的憧憬,也是對林浩然的信任。
“浩然,你放心,東亞銀行與彙灃銀行之間的商業競爭結束之後,我便會著手開拓海外市場,以東亞銀行如今如此堅固的市場,再加上浩然你那些企業作為靠山,咱們定能在海外闖出一片天。”
81歲的何善恒,此刻心中燃起一股決絕的鬥誌,隻想放手一搏。
他心裡門兒清,屬於自己的時間已如沙漏中的細沙,所剩無幾。
在這有限的光陰裡,他滿心渴望能將東亞銀行推上世界十大銀行之列。
到那時,他這位東亞銀行的掌舵者,必將在全球金融界聲名遠揚,書寫屬於自己的傳奇,在全球金融史上留下自己的足跡!
若是放在以前李佩才家族統治的東亞銀行,想要達成這一目標,無疑是癡人說夢,幾乎毫無可能。
可如今,自林浩然入主之後,東亞銀行已然脫胎換骨,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它不再是香江市場上規模僅占3%、位居第四的普通銀行,而是一頭嶄露鋒芒的金融巨擘,蘊含著無限潛力與強大競爭力,擁有了逐鹿全球市場的雄厚底氣。
就在這時候,林浩然的移動電話鈴聲響起。
看了下號碼,是戴石那邊打過來的,他直接按下接聽鍵,並沒有避開何善恒。
“老板,向您彙報一件事情,彙灃銀行的市值,已經跌至95億港元以下了!”電話那頭,戴石的聲音帶著難以抑製的興奮,透過聽筒清晰地傳了過來。
“95億以下了嗎?”林浩然喃喃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