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記黃埔,總部。
李加誠看著情報資料上的消息,瞬間懵了。
作為彙灃銀行董事,他知道彙灃銀行如今賬上還有多少資金。
因此,這幾天,他一直提心吊膽。
但是,因為與彙灃銀行那邊簽署的相關協議,讓和記黃埔與長江實業在金融合作上,都隻能與彙灃銀行合作。
所以,他根本不能直接從彙灃銀行大規模抽離資金或終止合作,哪怕心中憂慮重重,也隻能強裝鎮定,維持表麵的合作姿態。
加上彙灃銀行雖然有這個危機,但好歹賬上還有錢,能支撐得了下去。
而且,他也相信沈弼這位金融大亨,能夠解決彙灃銀行的困境。
可如今,太古洋行與會德豐洋行相繼提出要將金融業務全部從彙灃銀行轉移到渣打銀行,代表著,彙灃銀行將會徹底因為這些英資企業的背叛,而陷入真正意義上的資金鏈斷裂。
而且,這樣所帶來的連鎖反應,也會對彙灃銀行有著致命的打擊。
如引起的擠兌潮、股價暴跌、信用評級大幅下調、沒有企業敢再與它合作等。
一旦擠兌潮爆發,大量儲戶湧向彙灃銀行要求提取存款,銀行現有的資金儲備根本無法滿足如此龐大的需求。
信用評級下調則意味著彙灃銀行在金融市場上的信譽掃地,其他金融機構會對其敬而遠之,不再願意與之開展業務往來。
這將使彙灃銀行在獲取資金、開展信貸業務等方麵麵臨重重困難,進一步加劇其資金緊張的局麵。
屆時銀行隻能被迫賤賣資產以籌集資金,而這又會進一步加劇市場恐慌,導致更多人加入擠兌隊伍,形成惡性循環。
也就是說,如今的彙灃銀行,可能已經拿不出資金了。
問題是,他們和記黃埔與長江實業集團的流動資金,可都存在彙灃銀行啊!
兩家香江大企的日常流水往來,猶如一張龐大而複雜的資金網絡,全然依托於彙灃銀行。
樓盤熱銷後回籠的巨額資金、物業每月準時到賬的租售款項,還有和記黃埔旗下橫跨地產、保險、酒店、船務、船塢、倉庫、進出口貿易等多個領域的商業流水,大到與供應商結算的大額貨款,小到日常運營的零散收支,無一例外都經由彙灃銀行流轉。
僅僅是工資,和記黃埔與長江實業旗下數萬名員工,每個月怕是都要發出去上億港元的薪酬。
這兩大企業都是香江上市企業排名前十的大企業,資金流水自然不低,在彙灃銀行裡的資金流水,起碼達到近百億港元!
如此龐大的資金體量,一旦彙灃銀行資金鏈斷裂,後果不堪設想。
李加誠隻覺一陣頭暈目眩,仿佛被人當胸重重擊了一拳,差點站立不穩。
他趕忙扶住桌角,深吸幾口氣,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但內心的焦慮,哪裡如此輕易冷靜得了下來?
彙灃銀行資金鏈斷裂,實際上就相當於他們也跟著資金鏈斷裂。
實在不行,或許就隻能將公司持有的投資股票賣掉,李加誠腦海中剛閃過這個念頭,便猛地搖了搖頭,將這股衝動強行壓下。
現在,公司資金缺口太大了,如果想依靠賣掉公司持有的投資股票來填補,無異於飲鴆止渴。
畢竟,在吸納和記黃埔股份的時候,早已經將資金耗得差不多了。
這一年來,他全身心投入,一心鞏固好不容易才到手掌控的和記黃埔,根本無暇顧及對其他公司的投資。
比如,雖說和記黃埔原來的大班韋理先生已被李加誠趕走,但當下和記黃埔的管理層,依舊是韋理留下的班底,像李察信、夏伯殷、韋彼得等人。
如今,對李加誠而言,最為緊要的事,便是在和記黃埔內部著力培養自己的親信,進而逐步排擠掉韋理遺留下的這批管理團隊。
倒也不是沒有解決資金問題的辦法,比如,將他持有的長江實業、和記黃埔股票拿去抵押貸款,短期內肯定能夠解決資金問題。
可問題是,他持有的這些股票,是他私人的資產。
而不管是長江實業,還是和記黃埔,都是上市企業。
李加誠很清楚,一旦他動用私人持有的股票去抵押貸款來解決公司資金問題,這其中的利害關係錯綜複雜,稍有不慎就會引發一係列難以預料的後果。
從公司層麵來看,股東們本就對公司資金的安全和運營狀況高度關注。
若他們得知李加誠用私人股票抵押貸款來填補公司資金缺口,難免會猜測公司是否已經到了山窮水儘的地步,進而引發恐慌性拋售股票,導致股價暴跌。
這對於長江實業與和記黃埔這兩家在香江舉足輕重的上市企業來說,無疑是沉重的打擊,不僅會損害眾多股東的利益,也會讓公司在市場上的聲譽一落千丈。
從個人角度而言,這些股票是他多年辛苦經營和智慧投資的成果,是他商業版圖的重要支撐。
抵押貸款意味著將這部分資產置於風險之中,一旦後續資金回籠出現問題,無法按時償還貸款,他可能會失去對這部分股票的控製權,進而影響他在兩家公司的地位和話語權。
所以,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他都不願意走這條路。
將公司的資產拿去抵押貸款,倒也同樣可以緩解資金壓力。
可不管如何,都無法從根本上消除這場危機帶來的潛在風險,而且這一舉措本身也存在諸多弊端。
畢竟,近百億港元的資金,放在彙灃銀行那邊,這要是彙灃銀行因為資金鏈斷裂而導致破產,那麼他旗下的兩大企業,這近百億港元的資金豈不是相當於凍過水?
一旦這近百億港元沒了,那麼不管是和記黃埔,還是長江實業集團,都將陷入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
到時候,負債率可能高達實際資產的兩三倍,那可就真的完了。
和記黃埔與長江實業,得多久才能賺到近百億港元的利潤來還債啊!
而且,一旦財報赤字,彆的不說,公司內都會人心惶惶,員工們擔心工資無法按時發放,工作積極性大打折扣。
一些核心技術人員和業務骨乾,甚至可能會暗中尋找新的工作機會,生怕公司倒閉後自己陷入失業的困境。
供應商們也會紛紛打來電話,語氣強硬地要求提前結算貨款,否則將停止供貨。
原本穩定的供應鏈,瞬間可能變得岌岌可危。
這近百億港元的流動資金,對和記黃埔以及長江實業的重要性,實在是太大了。
一想到後果,李加誠便再度冷靜不下來。
他好不容易有了如今這番事業,從一家小塑料廠起家到掌控和記黃埔與長江實業這兩大商業巨擘,其中的艱辛與付出,隻有他自己最清楚。
每一步的決策、每一次的拚搏,都凝聚著他的心血與智慧,如今卻要因為彙灃銀行的危機而毀於一旦,他怎能甘心?
可彙灃銀行的現狀,怎麼看都不像是有能翻盤的可能性。
李加誠眉頭緊鎖,在辦公室裡來回踱步,腳步急促而沉重,每一步都仿佛踏在自己忐忑不安的心上。
窗外,香江的繁華景象依舊,車水馬龍,但此刻的他卻無心欣賞,滿心都是彙灃銀行危機可能給和記黃埔與長江實業帶來的滅頂之災。
不行,得去找沈弼了解一下情況,不能坐以待斃!
想到這裡,李加誠剛想拿起西裝外套穿上出門,這時候,門外卻傳來一陣敲門聲。
他停下手中的動作,往門外喊道:“進來。”
辦公室門被打開,進來的是負責情報的手下。
“李生,剛剛得到消息,合和實業、南聯實業、友聯實業等多家香江上市巨頭與此前的太古洋行、會德豐洋行一樣,宣布向彙灃銀行申請資金轉出,目標同樣是渣打銀行!”一進門,手下便迫不及待地彙報道。
同時,一份詳細的情報資料,也遞交到李加誠的手中。
合和實業、南聯實業、友聯實業,這些都是香江市值在前三十的大型企業,市值最低都十幾億港元。
如今,居然都在這個時候發布這樣的公告。
而且,他們明顯知道,即便發布,彙灃銀行也不可能拿得出錢。
可先後有這麼多的彙灃銀行合作公司,卻都在此刻宣布這樣的消息。
不用說,這背後肯定是渣打銀行在暗中策劃,想要趁機吞並彙灃銀行的市場。
誰曾想到,率先對彙灃銀行發難的,不是東亞銀行這個敵對商業競爭對手,而是同為英資銀行的渣打銀行。
這點,李加誠此前同樣沒有想到。
李加誠非常清楚,彙灃銀行與渣打銀行,往日的關係是非常不錯的,在投資方麵,經常聯手,算是不錯的合作夥伴。
可在這關鍵時期,渣打銀行居然率先向彙灃銀行捅刀子。
但是,他實在不明白,就算渣打銀行想要吞並彙灃銀行的市場,可這些資金無法從彙灃銀行那邊轉移出去,又怎麼能真正讓彙灃銀行的市場被渣打銀行順利接收呢?
這樣的行為,隻會讓整個香江商界陷入一片混亂吧?
渣打銀行又能得到什麼好處呢?
“總督府那邊,有什麼動作嗎?”李加誠皺著眉頭問道。
按道理,彙灃銀行目前這種情況,涉及的因果太大了,一旦真的讓彙灃銀行全盤崩塌,那麼便會連累到大半個香江商界。
此刻,總督府應該有所動作才對。
然而,手下卻搖頭說道:“李生,我們的人一直關注總督府那邊的情況,目前並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動作傳出,總督府似乎還在觀望,或者是在內部商討應對策略,暫時沒有公開表態要介入彙灃銀行此次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