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裡,在將一眾高層逐一介紹給林浩然認識之後,眾人便紛紛回到各自的崗位上,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去了。
轉眼間,偌大的辦公室裡就隻剩下林浩然與何善恒二人。
由於管理大權剛剛完成交接,如今有大量需要對接和梳理的工作亟待處理。
此刻,何善恒正坐在辦公桌前,全神貫注地整理著一疊厚厚的資料。
而林浩然則慵懶地半躺半坐在辦公室休息區的沙發上,手中緊緊握著一份恒聲銀行的財務數據報表,認真地逐行閱讀著。
恒聲銀行巔峰的時候,資金規模能達到兩百億港元出頭,以微弱的優勢領先於渣打銀行。
然而時過境遷,如今其資金規模卻大幅縮水,僅剩下一百一十多億港元,這般落差,實在令人唏噓。
不得不說,恒聲銀行著實被彙灃銀行拖累得不輕。
這背後的緣由,還得從兩家銀行截然不同的資金來源說起。
彙灃銀行在資金渠道上,主要依賴大企業,像英資企業以及香江本土的巨頭企業都是它的重要資金源。
這些大企業資金雄厚,與彙灃銀行合作穩定,為其提供了堅實的資金後盾。
反觀恒聲銀行,它的資金來源則更具“草根”色彩,更多地依賴於香江的普通市民以及中小企業。
普通市民的存款零零散散,中小企業的資金規模也相對有限,而且穩定性遠不如大企業。
這種資金來源結構,使得恒聲銀行在麵對市場波動時,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
此次彙灃銀行與東亞銀行之間爆發了一場激烈的商業戰,這場“金融風暴”迅速席卷了整個香江商界。
恒聲銀行由於與彙灃銀行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係,不幸被卷入其中,成為了這場商業戰的“犧牲品”。
在短短時間內,恒聲銀行的資金規模直接減少了將近一半的份額,這無疑是對它的一次沉重打擊,讓原本就麵臨諸多挑戰的恒聲銀行更是雪上加霜。
當然,在這近百億港元流失的資金裡,大部分流向了林浩然旗下的東亞銀行和道亨銀行。
所以,雖然恒聲銀行資金規模大幅減少,但好在有資金流向自家陣營,整體受到的影響也不算太大。
而渣打銀行與彙灃銀行那邊,在受到林浩然的光明正大威脅後,不得不將之前挪用的50億港元資金轉回了恒聲銀行。
這50億港元讓恒聲銀行原本捉襟見肘的資金狀況瞬間得到了極大改善,資金狀況一下子變得健康穩健起來。
“何叔叔,咱們旗下東亞、道亨再加上恒聲這三大銀行,目前的資金規模加起來一共有多少了?”林浩然輕輕放下手中的財務數據報表,抬起頭看向何善恒問道。
“浩然,你稍等片刻,我這就算算。”何善恒邊說邊順手拿起一旁的計算器,手指熟練地在按鍵上啪啪啪地敲擊起來。
沒過多久,何善恒便完成了計算。
“我仔細核算過了,目前,恒聲銀行的資金規模為113.8億港元,東亞銀行資金規模達到1251.7億港元,道亨銀行資金規模則是98.4億港元,三家銀行資金規模總計1463.9億港元。
結合之前寰宇調研公司發布的最新數據,咱們目前在整個香江金融市場的資金規模占比已經達到62.3%左右。
這市場份額,可比彙灃銀行在其最巔峰時期還要高出一點啊!”何善恒難掩驚喜之色。
這代表著,如今的恒聲集團,實力比巔峰時期的彙灃集團都要強大了。
“什麼?已經超過六成的市場份額了?”林浩然聽聞,也有些意外,臉上也不自覺地浮現出一抹笑意。
彙灃銀行巔峰時期,加上恒聲銀行、有利銀行的市場份額,也不過是勉強達到六成而已,這已經算是彙灃銀行的巔峰期了。
如今,他旗下這個即將成立的恒聲集團,剛準備成立,資金規模就要超過彙灃銀行的巔峰期了,這自然讓林浩然開心不已。
林浩然腦海中不禁開始盤算起來:這一千多億港元的龐大資金,若是從中調動個幾百億港元到日本市場進行投資布局。
憑借日本即將到來的經濟泡沫投資機遇,幾年之後,在經濟泡沫結束前迅速抽離資金跑路,又能為他賺取多少豐厚的利潤啊?
如果選擇貸款來進行投資,那貸款利息成本著實高得離譜,基本上是存款利息的兩倍還多。
如此高昂的利息支出,會壓縮投資收益,而且高額貸款還需要抵押同等價值的東西,比如股票之類的。
與其這樣,倒不如自己掌控銀行,如此一來,便可以充分利用外界存入銀行的資金開展投資活動。
而自己需要付出的,僅僅是那低得可憐的存款利息,這中間的利差空間可就太大了,且還無須任何抵押。
另外,掌控銀行還有一個極大的好處,就是能讓自己的資金狀況保持足夠的隱秘性。
就如在他收購東亞銀行之前,他旗下的港燈集團、置地集團等公司的資金,全都放在彙灃銀行那邊,可以說,他在香江這邊的資金情況,彙灃銀行幾乎是了如指掌。
在這種情況下,他林浩然在彙灃銀行麵前,還有什麼秘密可言?
在複雜的商業競爭中,資金信息的保密往往關乎著戰略布局的成敗,這一點至關重要。
這,正是他當初下定決心收購東亞銀行的兩大核心原因。
隻是,世事難料。
他萬萬沒有想到,僅僅入主東亞銀行才三個月的時間,事情的發展就完全超出了他的預料。
不僅順帶著把道亨銀行和恒聲銀行收入囊中,還把曾經在香江金融界風光無限的彙灃銀行給搞垮了。
這一切,真的純屬意外,完全不在他原本的計劃之內。
不過,這意外自然是好事。
因為在彙灃銀行這個商業帝國垮掉的時候,許多利益都被他旗下的銀行吸收了,間接地肥了他。
“主要是這半個月裡在彙灃銀行資金鏈斷裂前,彙灃銀行、恒聲銀行的流出資金大量地進入了東亞銀行以及道亨銀行。
再加上九龍倉那邊還把他們存在彙灃銀行的42億港元的流動資金從彙灃銀行裡轉移出來,還有一些華資大企業也從彙灃銀行轉移過來,如今加上恒聲銀行的資金規模,我們的市場規模超過六成,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如果不是後期彙灃銀行因為沒有資金了,各分行直接關門不營業,我們肯定能吸更多的資金。”何善恒哈哈笑道。
大半個月前,林浩然特意安排人手做了一次詳細統計。
結果顯示,當時東亞銀行與道亨銀行的資金總規模約為1041.7億港元,在香江金融市場中所占的市場份額不過44%左右。
誰能想到,僅僅過了短短兩個星期,他旗下銀行的資金規模竟如火箭般飆升,又新增了四百億港元。
而市場份額,也直接從44%漲到了62.3%,這個漲幅,的確誇張。
這多出來的四百億,大多是從香江各大銀行“吸”過來的,其中彙灃銀行更是“貢獻”最大。
恒聲銀行原本因受彙灃銀行牽連,資金大量外流,損失極為慘重。
不過好在,這些流出的資金大部分都流入了東亞銀行。
如今恒聲銀行已被收購,納入旗下,所以從整體來看,對林浩然的金融版圖影響並不大,說到底,不過是資金在自家銀行體係裡“左手倒右手”罷了。
“不打緊,能有這樣的成績我已經相當滿足了,就是心裡有點好奇,不知道渣打銀行那邊,現在資金規模到底有多少呢?”林浩然微微側頭,眼中充滿了好奇。
“雖說具體數字我確實不太清楚,但大概估算一下還是沒問題的,渣打銀行本身在香江市場上的份額資金不足兩百億港元;而如今彙灃銀行元氣大傷,剩下的市場份額對應的資金規模大概在470億港元左右。
這麼算下來,渣打銀行和彙灃銀行加在一起,資金規模肯定不會超過670億港元,我估摸著大概在650億港元上下。”
何善恒身為銀行界資深大佬,對香江銀行業的各種情況,那可謂是了如指掌,即便是簡單分析的數據,也不會有太大的差距。
“650億港元啊,這麼看來,渣打銀行和彙灃銀行加在一起的市場份額資金規模,都已經不足恒聲集團的一半了。”林浩然嘴角上揚,臉上的笑容愈發燦爛。
這代表著,渣打銀行雖然在收購彙灃銀行之後,實力大漲,但已經難以威脅到恒聲集團的地位了。
唯一的霸主地位,穩穩的!
“的確,這成績已然讓人難以想象了,你是業外人可能不清楚,如今香江的金融市場在這兩年間,先是受石油危機的衝擊,經濟局勢動蕩;
緊接著樓市又突然急刹車,市場信心受挫;再加上不斷有英資企業將資金外流,在這多重影響下,每年新增的總資金規模十分有限。
而現在,哪怕僅算渣打銀行和彙灃銀行,資金規模達到650億港元,再加上我們這邊東亞、道亨、恒聲這三大銀行的1463.9億港元資金規模,光是這兩大勢力的總資金規模,便已經超過2100億港元了。
而剩下的那兩三百億港元資金市場,要分給數百家銀行,實際上也不少了,本身他們占據的市場份額也不多。”何善恒微微搖頭,語氣中滿是感慨。
香江確實存在幾百家銀行,但實際情況是,資金規模超過一億的銀行都不算多。
如今,林浩然的恒聲集團與渣打集團那邊,已然將香江規模最大的幾家銀行收入囊中。
曾經,彙灃銀行穩坐香江銀行業頭把交椅,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大銀行;
恒聲銀行緊隨其後,位列第二;
渣打銀行排名第三;
東亞銀行排在第四;
還有林浩然前段時間收購的道亨銀行,在以前也同樣排在前十的行列。
然而時過境遷,如今若重新對香江銀行業進行排名,局勢實際上已經大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