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艸!太牛逼了!”
楊家寶連看了六集《城市的邊緣》,完全被劇情吸引住了。
更是被裡麵的各種騙局震驚到五體投地。
按他的話說,裡麵無論是趙檸團隊,還是狐狸組織,任何一人都能把他玩死!
自認為發現好劇的楊家寶,連忙將這部網劇推薦給親朋好友。
還是年輕,因為才剛上了一年大學,還在象牙塔裡,沒接觸過社會上的種種,因此覺得這些騙術那是相當牛掰。
不過按他爺爺老楊頭的說法,“這不就是江湖八大門”嘛!
“爺爺,啥是江湖八大門啊?”
“以前跑江湖的暗語,實際就是一些職業的彙總。”
見孫子眼中透露出清澈的愚蠢,楊老頭也是怕孩子往後在社會上吃虧,便多給他講了起來。
華國古代素有“三教九流五花八門”之說。
“三教九流”指儒、道、佛(三教)及先秦九大學術流派(九流),後演變為社會階層的等級劃分。
元代統治者把人分為十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
而此時的“九流”也有了新的定義,舊社會的階級製度森嚴,將人分為三六九等,人們的工作也被分成不同的等級,這時候“九流”就用在了人們的職業上,而且也不能叫“九”這個數了,因為此時已經分成了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
而上中下九流,也並不是就分了27個職業,它隻是一種統稱。
上九流有個歌謠:
“一流佛祖二流天,三流皇上四流官,五流閣老六宰相,七進八舉九解元。”
一流是佛祖,二流是玉皇大帝,皇帝下來是閣老,老資格的重臣,六流為宰相,進士、舉人、解元,一級一級排下來。這是上九流,像唐伯虎就是解元即省考第一名。
中九流是這樣說的:
“一流秀才二流醫,三流丹青四流皮(皮影),五流彈唱六流卜(卜卦),七僧八道九棋琴。”
這是古代的文學藝術和科學工作者,還有文化、體育工作者。
關於上、中九流的劃分,曆史上雖有些微變動,但變動不大,自古地位高大上的,後來也仍沒有落下神壇。但下九流就不一樣,這可是社會中龍蛇混雜之地,
最是複雜,關於下九流的劃分,曆史版本也有好幾個。
第一種說法:一戲子、二推、三王八、四龜、五剃頭、六擦背、七娼、八盜、九吹灰。
第二種說法:一巫、二娼、三大神、四梆、五剃頭、六吹手、七戲子、八叫街、九賣糖。
第三種說法:一師爺、二衙差、三升秤、四媒婆、五走卒、六時妖、七盜、八竊、九娼。
所有這些說法,總結起來,被歸入下九流的人,都有以下一些特征。
首先,都是苦力勞動者,以出賣體力為職業;
第二,不誠信的人,小偷小摸之人,跳大神的迷信者都屬於此類,他們的錢財不是通過誠實勞動得來的;
第三,道德低下者。
古人在評價一個人時,會有一個黃金標準,綜合來說,就是《左傳》中的一句話:“君子勞心,小人勞力。”
“勞力”的勞動人民,直接就被判為小人,判為道德低下者。“勞心”的統治者,直接被判為“君子”,判為道德高尚的人,統治者著實有點霸道哈~~
事實上,其實下九流就包含在“五花八門”裡。
“五花八門”原指古代戰術陣型,即五行陣和八門陣,這是古代兩種戰術變化很多的陣勢。
後衍生為市井底層職業的統稱,包含“五花”與“八門”兩類行當。
“五花”:金菊花賣茶的女人、木棉花為人治病的郎中、水仙花酒樓上的歌女、火棘花街上雜耍的人、土牛花挑夫。
而“八門”,全稱“江湖八大門”,指的是八種行走江湖謀生的方式。
因為地域不同,“江湖八門”分法不同,有分為上八門下八門,明八門暗八門,正八門偏八門,外八門內八門。
目前流傳下來,主要分法還是以明八門暗八門,和正八門偏八門為主。
明八門:一門金(巾)相麵算卦的、二門皮賣藥的、三門彩變戲法的、四門掛練把式賣藝的、五門平(評)說評書的、六門團說相聲的、七門調搭篷紮紙的、八門柳(聊)登台唱戲的。
簡稱,金皮彩掛評團調柳,八門。
又有正八門,分彆是驚、疲、飄、冊、風、火、爵、要,八門。
驚門,指的是測字算命、占卜看相;
疲門,即江湖遊醫、走方郎中;
飄門,指的是賭博雜耍、青樓娟妓;
冊門,為製作暌品、兜賣字倆;
風門,也就是風水先生,看陰陽宅地的行當;
火門,包括煉丹煉金、房中之書;
爵門,研究為官之道、縱橫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