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儒家,擁有了儒術之後,竟然會如此的恐怖!!”
趙惇的話,讓那少年的麵色凝滯了起來。
是啊,誰能想到,儒家,擁有了儒術之後,竟然會如此的恐怖?
現在的天下,看似承平,事實上,也十分的平穩,平穩到了讓趙惇都害怕的地步。
朝堂上不去說他,在地方上,那些在科舉場上拚出來,有才氣的地方官,大部分都掌握了儒術,境界普遍在七八品左右,但就是這七八品的儒術境界,已經夠了,事實上,九品開竅境就夠了。
因為即使隻是九品,讀書人也變的耳聰目明,心思敏捷,普通人想要瞞過他們,根本就不可能,胥吏們想要像以前那般的將他們架空也很困難,一開始的時候,在許多地方,特彆是縣城這樣的地方,引發了胥吏與主官的對抗。
離陽王朝,隨著科舉的盛行,除了像靖安王府這樣的藩王坐在虎外,實行的也都是流官製,在這樣的情況下,這些流官們想要對抗坐地虎一般的胥吏成功率是不高的。
可誰讓他們修了儒術呢?
一個個的心思都變的靈巧深沉陰毒了起來,腦子都變活了,思路都打開了,以前讀過的書中的一些計謀,都開始活學活用起來。
很快,一名七品縣官發現了一個華點。
官員修煉儒術,做的事情出發點是為了百姓,是為了朝廷好,那麼,修為提升的速度就會變快,而如果心存正義,為了百姓對抗地方強權,對抗地方惡勢力,這修為是真的“噌噌”的往上漲啊。
藍田縣,一名縣令,到藍田的時候,隻是一名剛剛開了竅的九品境,但他為人剛正,心靈堅定,到了地方上,不畏權貴豪強,打擊地方豪紳,為百姓申冤,短短兩年內,境界便由九品伸到了二品大儒境,出口成憲,呼風喚雨,為天下所有做官的讀書人都打了個樣。
而那些行事不端的官員,不管他們怎麼努力,儒術境界都不會提升,還會因為他們做了一些惡事,儒術境界還會倒退。
對比極為明顯,強烈。
於是乎,為了內心的理想,也為了自身修為的增長,類似的官員選擇更加堅定了,行事也愈發的激進了起來。
沒辦法,境界高不但實力強,還能漲壽命。
貪的錢再多,能續命嗎?
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隨著儒術的推廣,離陽王朝,竟然朝著欣欣向榮的盛世方向發展了。
官員們不需要督促,不需要KPI,各個都自覺的為國為民,為了離陽王朝的強盛貢獻著力量。
順便說一句,對麵的北莽,似乎也出現了這種趨勢。
按理說,這樣的事情,趙惇這個離陽王朝的皇帝應該高興才對啊!
眾正盈朝,聖天子垂拱而治
天下大事都不會讓你操心,你的官員都是一群為國為民的忠貞牛馬,這樣不好嗎?
當然不好,撇除老祖宗們給的壓力,現在,他坐在那張椅子上看著一群狂熱的清流,心裡也害怕啊!
更何況,這還關係到氣運之爭呢!
短短幾年之間,儒家的氣運越來越強,不知不覺的已經開始侵蝕著道佛兩家的氣運了。
當然,最要命的是離陽王朝的氣運,似乎與儒家的氣運漸漸的合一了,長此以往,他甚至都不知道是該叫離陽王朝,還是叫儒家天下了。
這不對勁,很不對勁。
朝廷不應該是這個樣子的。
儒家也不應該是這個樣子的。
想著在大朝的時候,一個七品的禦史竟然敢當眾扯自己的袖子罵自己昏君,連吐沫都濺到臉上了,朝堂眾臣,竟無一人阻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