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斯特恩的裁決確實引起了一些爭議。
以克利夫蘭媒體為代表的批評者認為,這是斯特恩對林奇毫不遮掩的袒護。
著名記者大衛.麥克梅納明在其專欄中尖銳指出:“若施暴者是羅恩.阿泰斯特那樣的家夥,即便事出有因也肯定難逃五場以上禁賽。而林奇將拉希德徹底打垮卻僅停賽兩場,這明顯是聯盟為維持係列賽懸念做出的妥協,這是球星特權。”
作為LBJ的喉舌,大衛.麥克梅納明的立場顯然帶有陣營色彩,他不可能給予這件事任何正麵評價。
然而主流媒體卻普遍認為,這就是最佳的處理結果。
查爾斯.巴克利在直播節目中拿起一張大衛.麥克梅納明的照片,然後將其撕成碎片:
“這個蠢貨的言論毫無價值!除了會舔勒布朗.詹姆斯的皮炎,這個大衛先生什麼也不會做!林奇被禁賽兩場已經夠多了,因為拉希德的行為是絕對不可接受的,正義必勝!”
查爾斯.巴克利對怒吼天尊衝女人和孩子發火這事兒一直耿耿於懷,因為他經曆過類似的事情。
昨天的節目中巴克利說謊了,他說他不會衝對手的母親和孩子發脾氣,可1991年,他也曾傷害過一個孩子。
那是1991年的3月26日,他永遠記得那天。費城76人客場挑戰新澤西籃網,比賽中,一個成年男性球迷一直在衝飛豬噴垃圾話。當挑釁者的穢語突破忍耐極限,巴克利試圖朝鬨事者吐口水泄憤。
但眾所周知,查爾斯.巴克利的準頭一直不太行。他吐出的口水並未命中,而是誤傷到了旁邊一個無辜的8歲小女孩。
那種內疚感讓查爾斯.巴克利永生難忘,他賽後立刻公開道歉,並打電話向小女孩的家屬道歉,還通過家屬允許親自登門拜訪對小女孩道歉。
即使如此,飛豬還是遭到了聯盟禁賽。禁賽期間,這位硬漢蜷縮在費城的家中泣不成聲,即使是他也無法接受自己已經混蛋到了這種地步。
母親痛心疾首的質問更如利刃穿心:“查爾斯,你自己也有一個兩歲的女兒,你怎麼可以做這種事情?你明明可以成為更好的人,我和外婆可不是這麼教你的。”
這場靈魂震顫讓查爾斯.巴克利決定重新做一頭好豬,這才有了他後來的改過自新,這才有了1993年那個逼出最強MJ的飛豬爵士。
正因親身經曆過傷害無辜者的悔恨,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拉希德.華萊士的越界行徑何等不可容忍。
如果當時有籃網球員要因此而揍他,他絕對不會還手,也不會認為籃網球員該遭受處罰。
在主流輿論的支持下,耐克係媒體的批評終歸隻是小眾的狂歡。
係列賽繼續,卡梅隆.安東尼並沒有手軟,在奧本山宮殿兩度劈開勝利之門,將係列賽總比分扳平。
鐵血軍團的戰士們並沒有選擇徹底放棄這兩場比賽,即使知道紙麵陣容遠不如活塞,但剩下的人還是希望能夠至少拿下一場,這樣林奇複出後便不需要承受那麼大壓力。
埃迪.瓊斯在底特律上演狂追全場的封蓋,薩姆.卡塞爾兩場比賽合計投進九記三分,輪換順序最末位的飲水機守護神達柳斯.桑蓋拉甚至用眉骨開裂的代價積極爭搶地板球。
這群漢子們用血肉在汽車城鑄就了兩場悲壯的阻擊戰。
隻可惜,沒有林奇、東部第二分衛以及東部第二大前鋒的尼克斯,麵對活塞還是難求一勝。
這樣的結果反而讓克利夫蘭人的狂歡終止。
之前他們一直在強調LBJ是因為幫手不夠強才輸給甜瓜,而林奇是因為陣容更好才能2比0活塞。
此時此刻,這種說法徹底成了謬論。
用飛豬爵士的話來講:“沒有林奇,尼克斯隊就他媽像是卡梅隆.安東尼的姓奴!任他玩個爽!”
係列賽G4打完的新聞發布會非常熱鬨,因為林奇時隔兩場後重新出現在新聞發布會大廳。
“林奇,你如何看待聯盟給予你的處罰?”
“我已經接受了處罰,我不想再談論,該說的都在球場上。”
“係列賽總比分被扳平,這是否會影響到紐約尼克斯的衛冕。”
“我們會贏的,你們也看到我們最近兩場比賽的表現了,我們會贏的。”
“你現在怎麼看待底特律活塞。”
這個問題讓林奇的目光變得專注,他盯著那個提問的記者,仿佛眼中正放出超人特有熱射線。
“我這麼說吧,我對底特律活塞的恨大概是1990年MJ的十倍!”
另一邊,卡梅隆.安東尼也不甘示弱。
“無論有沒有林奇,我們都會繼續贏下去。紐約尼克斯確實夠硬,但我和我的兄弟們也不是好惹的。如果他以為他複出就能扭轉戰局,那他可能要大失所望了。”
於是,係列賽G5天王山之戰變得萬眾矚目。
這是尼克斯和活塞連續三年在東部決賽相遇以來,觀看人數最多的一場比賽。
全世界都知道,當雙方的恨意升級後,卡梅隆.安東尼和林奇都要撕碎對方,毫不留情。
麥迪遜廣場花園的穹頂下,“法克梅洛”的聲音一如既往的響亮。
幾個當值裁判圍聚技術台,如臨大敵,神情緊張。
首席裁判擦拭著額角的冷汗對同僚低語:
“今晚林奇和梅洛肯定會在場上針鋒相對,我們都知道他倆肯定會真刀真槍的一爭高下。所以先準備好,今晚的強度會很大,我們絕不能讓比賽失控。先生們,這會是一個漫長的夜晚。”
林奇時隔兩場後再度踏入麥迪遜廣場花園時,“法克梅洛”瞬間變成了“MVP”。
林奇揮舞了一下雙臂,看台瞬間翻湧起橙藍色的狂潮。
“女士們先生們!歡迎紐約之王歸來!”邁克.布林渾身雞皮疙瘩。
轉播鏡頭掃過解說席上的特邀嘉賓席,那個人凝固的笑容裡藏著苦澀。
今晚,邁克.布林身旁的解說嘉賓非常特殊。
伊賽亞.托馬斯看著瘋狂的紐約球迷,不敢相信林奇在紐約的影響力已經如此巨大。
自從在與林奇的宮鬥中失敗後,伊塞亞.托馬斯一直在尋找新的下家,他希望證明他可以運營好一支球隊。
但事與願違,沒有任何一支球隊願意聘請伊塞亞.托馬斯擔任總經理。
是的,刺客的選秀眼光無可挑剔。除了邁克爾.喬丹和埃爾金.貝勒,大概沒有人在選秀上能比刺客更穩。
可除了選秀以外他幾乎一無是處。
糟糕的薪金管理、混亂的球員關係、遲緩的引援伊塞亞.托馬斯已經不再受任何球隊信任。
於是,他不得不重回解說席。
微笑刺客的瞳孔中倒映著麥迪遜廣場花園的沸騰人潮,恍惚間時光的齒輪開始逆向轉動,將他拽回80年代的鐵血戰場。
那時他的活塞軍團與MJ公牛有著血海深仇,雙方的每一次肌肉碰撞都迸濺著血色的火星,每個回合的對抗都裹挾著不死不休的決絕。
就算穿著23號球衣的家夥在死敵的地板上跪著給裁判求婚,這一切也不會停止。
現在,這種氛圍正在麥迪遜廣場花園蔓延。
這已經不是尋常的季後賽,這是紐約與底特律在文明時代的血戰。
比賽即將開始,卡梅隆.安東尼徑直走向尼克斯半場。
但他並未挑釁林奇,隻是走到了前排的吳嵐和凱文.盧卡斯麵前。
“那混蛋要乾嘛!?”德肖恩.史蒂文森的肌肉瞬間繃緊,像頭被激怒的鬥牛犬般要衝上前去。
林奇卻橫出手臂:“沒事,彆管他。”
話音未落,卡梅隆.安東尼已單膝觸地。
這個與林奇刀兵相見的男人俯身貼近輪椅上的少年,撫摸他的腦袋笑著對他說了幾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