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上賽季NoHandCheck規則開始更嚴格的執行,NBA被越來越多的人稱作真人秀,稱作表演節目。
也許這確實是一個商業氣息濃重的聯盟,但競技體育的殘酷競爭並未從聯盟裡消失。
對球員們來說,他們相互之間的對抗是殘酷的。
對球隊管理層而言同樣如此。
那些千方百計防止對手挖走自己球員的人,同時也在千方百計的挖走對方球員。
坦誠在NBA製服組的世界中並未徹底消失,但隻占據著這個世界生存法則的一小部分。
薩姆.普雷斯蒂才剛剛體驗過這樣的殘酷。
在選秀大會上,紐約尼克斯因為提前走漏想得到塞爾吉.伊巴卡的消息,而導致被多支球隊聯手封鎖。
即使這些球隊並不想得到塞爾吉.伊巴卡,但他們也不想讓尼克斯隊得到。
所以薩姆.普雷斯蒂在選秀大會後就決定,對史蒂夫.納什的招募一定要足夠低調。
他不能再出錯,他必須以百分之百的把握將這個人帶到林奇身旁。
他和林奇在04屆新秀的基礎戰術培訓課中相識,後來在林奇的力薦下他成為了北美四大聯盟中最年輕的總經理,他幾筆稱得上成功的交易也奠定了尼克斯兩連冠的基礎。
他們既是朋友,又是相互成就的夥伴。
他們的關係非常緊密,遠遠超出了普通同事的範疇。
林奇的傳奇即是薩姆.普雷斯蒂的輝煌,所以他不僅僅是在完成工作,不能讓林奇失敗是他的執念。
薩姆.普雷斯蒂為這場暗戰設計了縝密布局。
他深知,若讓太陽與開拓者察覺納什將聯手林奇的計劃,必將引發競價狂潮,徹底擾亂風之子的抉擇。
所以這次追逐必須如同深海暗流,在聯盟雷達探測不到的維度悄然推進。
於是他首先通過釋放尼克斯欲頂薪續約拜倫.戴維斯的煙霧彈,成功轉移了媒體焦點。
當全聯盟都在討論這份“毒藥合同”時,普雷斯蒂的特彆助理已悄然飛抵波特蘭,與納什團隊展開密談。
初步交談之後,薩姆.普雷斯蒂會與納什團隊通過視頻會議的方式進一步的深入交流。
談話內容包括尼克斯隊得到史蒂夫.納什後的一係列新補強計劃,當然,還包括史蒂夫.納什的新合同。
當球隊的戰略框架和風之子的合同待遇得到納什團隊認可,普雷斯蒂才會安排林奇與納什進行決定性會麵。
這位紐約新王雖自帶流量光環,但此時的媒體曝光已無關緊要,因為會麵結果隻有二進製答案。
若成功,塵埃落定;若失敗,其他競爭者即便知曉也為時已晚。
聲東擊西的輿論誤導、虛實交織的行程安排、分階段釋放的合作誠意.
當年詹姆斯.沃西如果有薩姆.普雷斯蒂這樣的思維能力,釣魚執法的女景都得白挨一頓艸。
最終,這一切在林奇與納什的私人晚宴中達成閉環。
所以,當史蒂夫.納什終於見到林奇的那一刻時,風之子開了個玩笑:“上帝啊,我感覺我們好像兩個秘密碰頭的特工。”
林起身時帶起雪茄香調的尾韻,指尖相觸的同時他露出迷人的微笑:“非常高興能見到你,希望這家餐廳沒讓你失望,史蒂夫。“
侍者斟上勃艮第紅酒的間隙,納什已切入正題。
他沒有浪費時間,他和林奇的見麵並非儀式性的見麵。
事實上,這次見麵比之前與薩姆.普雷斯蒂的任何一次交談都更重要。
“我需要控球在手,你知道我的風格,”史蒂夫.納什略微收起笑容,“上賽季你的回合占有率大大提升,我知道你的持球突破進步了許多。可我需要控球在手才能發揮最大作用,提供最大的幫助。能夠消化大量產能的頂級得分手們,與我也許不是那麼適配。這意味著,你我都需要做出一些改變。”
史蒂夫.納什並不是要和林奇爭老大,他清楚的知道,34歲的自己在打出過大滿貫賽季但僅僅22歲的林奇麵前,根本沒有什麼話語權。
更何況,現在是他要去到林奇的球隊。
但史蒂夫.納什的打法一定需要有球在手,過去很多年的時間裡,他的回合占有率從未掉出過聯盟前二。
而對林奇這種能夠自己開發進攻的頂級巨星來說,他們最需要的反而是不拿球時也可以創造優質比賽價值的幫手。
可史蒂夫.納什如果不拿球,他頂多就是個很準的定點跳投手而已。
並且頂級超巨往往需要幫手在另一端發揮作用。
比如,鯊魚身邊的科比是整個職業生涯防守最強的科比。
MJ身邊的皮蓬會把80%以上的精力放在防守端,讓MJ不必攻防兩端都那麼操勞。
可史蒂夫.納什在另一端的貢獻一直是比較負麵的,他在防守端完全無法幫助林奇。
這就是為什麼,史蒂夫.納什必須與林奇進行一次會麵。
他必須知道林奇的想法,他和林奇必須探討出一個可以合作,並能夠釋放出彼此最大能量的方法。
作為一個高球商球員,史蒂夫.納什比誰都清楚,籃球比賽從來就不是1+1=2的算術題。
作為一個有骨氣的球員,他也不是那種一看見有機會與球星合作就立刻骨頭變軟的人。
兩把絕世名劍能否鑄成無堅不摧的雙刃,這才是關鍵。
史蒂夫.納什可不希望自己職業生涯最後的幾年浪費在與林奇難以適配的掙紮中。
如果與林奇交談無果,他最終還是會聽取開拓者和太陽的報價。
林奇修長的手指剛觸及高腳杯,突然想起為備戰奧運仍在戒酒期,懸在半空的手掌又緩緩收回。
“史蒂夫,在常規時間,你可以打你的籃球,可以打史蒂夫.納什的籃球。你可以儘情控球,這對我來說不是問題。我是那種持球和無球都可以打的球員,我可以減少自己的低位單打和麵框突破,我並不癡迷於那些。
但關鍵時刻,我認為我比你更有把握。
至於防守,我從來都是為外線提供幫助的那個人,那不是問題。
我們肯定能夠共存,隻要你彆把我誤當成阿瑪雷.斯塔德邁爾。”
林奇的回答很自信,也很坦誠。
他認為,有什麼話最好在合作之前就說開,免得出現八分釋兵權的情況。
林奇的話已經表明了態度:他關鍵時刻需要絕對球權,並且紐約尼克斯是他的球隊。
史蒂夫.納什對林奇的話基本讚同,他知道林奇也是一個聰明的球員,所以肯定想清楚了與自己合作的得失。
林奇是一個更好的硬解點,他的低位進攻和籃下終結能力無與倫比。
雖然史蒂夫.納什的籃下終結效率也很高,但實際上他在籃下的產量非常一般。那些出其不意、穿梁繞柱、神出鬼沒的攻框招數,隻能偶爾閃光。
總體而言,史蒂夫.納什最具威脅的進攻方式還是跳投。
而在對抗激烈的季後賽中,跳投的局限性非常大。
史蒂夫.納什點點頭:“我不會把你當成第二個阿瑪雷,你在關鍵時刻當然擁有絕對主導權。如果你真的願意在常規時間減少單打和持球,我們的合作會非常愉快。”
“不僅僅是愉快,”林奇說著,從西裝內兜裡掏出一個華麗的天鵝絨錦囊,兩枚冠軍戒指墜落在亞麻色桌布上,發出沉鈍的金屬顫音。
“它們本該是三連冠的見證,但上賽季.我和你,我們的目標是三枚戒指。我們需要信任彼此,我們需要完全的坦誠。
我得確保你有建立王朝的決心,而不是拿到一枚戒指就安心的打完合同的最後幾年。告訴我史蒂夫,你的目標是一枚戒指?還是一個王朝。
即使兩年後,當你已經36歲,已經拿到過戒指和頂薪,你還願意為了勝利而燃燒一切嗎?
告訴我史蒂夫,說出你內心最真實的想法。”
史蒂夫.納什對林奇的大膽感到驚訝,在此之前他確實沒有想過建立王朝的事情。
現代籃球環境中,NBA曆史上隻誕生過三個王朝。
這三個王朝成就了MJ、皮蓬、鯊魚和科比,讓他們成為了NBA曆史上不可繞過的史詩。
史蒂夫.納什不確定,自己能否扛得住王朝的強度。
他巔峰已過,他的背傷無時無刻不在折磨著他。
如果追求三連冠,他將麵臨可以預知的巨大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