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軍團以不可阻擋之勢掀翻聖安東尼奧馬刺,將開局連勝紀錄推至輝煌的十七場。
銳步的宣傳機器從賽季一開始就在全功率運轉,現在都快冒煙了,林奇卻還沒有讓連勝停下來。
每一場比賽林奇都在創造曆史。
每一場比賽銳步都要把林奇吹得天花亂墜。
林奇享受著本屬於勒布朗.詹姆斯的媒體紅利,整個聯盟都在將他捧為頭牌。
而本.戈登的複出進一步加大了林奇增加連勝場次的力度。
他填補了尼克斯最後的戰略凹陷,可以在銜接段處理好球隊的進攻。
如此一來,紐約尼克斯從交易流言中徹底消失,林奇不用再擔心中期交易帶給球隊衝擊。
媒體都在討論,林奇到底是怎麼讓本.戈登這個暴躁得動不動就讓隊友強製關機的家夥,變成了一個乖乖執行策略的戰術機器。
ESPN捕捉到了比賽中的一個瞬間:當布魯斯.鮑文侵犯本.戈登時,戈登的目光立刻變得凶悍,但在看了眼林奇後,他的情緒卻逐漸緩和了下來。
“林奇就像有魔力一般,”史蒂芬.A.史密斯在電視中說,“就好像奇幻裡,那種光看你一眼就能控製你行為的魔法師一樣,當然,現實世界沒有魔法。天知道林奇對本做了什麼,也許是一夜暢談,也許隻是一張高級按摩中心的鉑金VIP卡。”
在這個由林奇完全統治著媒體的冬天,勒布朗.詹姆斯卻突然以一種奇特的方式殺入大眾視野
就在尼克斯擊潰聖安東尼奧馬刺的同時,克利夫蘭騎士隊在客場擊敗了強大的邁阿密熱火。
邁克爾.喬丹當晚剛好在邁阿密,並親臨現場觀看比賽。
賽後,他與LBJ親切致意。
天知道這次見麵觸動到了LBJ的哪根筋,讓他在賽後的新聞發布會上突然開舚:
“邁克爾為這項運動所做的貢獻,必須儘快以某種方式得到認可。沒有邁克爾.喬丹,就不會有科比.布萊恩特,不會有德維恩.韋德,不會有卡梅隆.安東尼,也不會有我。
我要發起一份請願書,我必須讓NBA聯盟裡的每一個人都簽上名。我認為聯盟應該退役23號球衣,從我帶頭做起。下賽季起我將改穿其他號碼,其他球員也必須停止使用這個神聖的數字。”
也許,勒布朗.詹姆斯隻是想把自己營造成一個懂得尊重傳奇的好人。
但他的做法絕對是腦殘至極。
不同於耐克精心策劃的營銷事件,這顯然源自勒布朗的突發奇想,因為耐克絕不會那麼蠢。
這種行為就和道德綁架所有人一起捐錢一樣,風頭他一個人出,卻需要其他人來買單。
用全體球員的號碼選擇權作為自己打造人設的墊腳石。
你如果不答應,還容易被貼上“低情商”的標簽。
本質上,LBJ這是一種很自私的行為。
勒布朗.詹姆斯因此而重新成為了媒體的焦點,當記者詢問林奇如何看待這件事時,林奇沒有給死敵留任何麵子:
“如果勒布朗拿著那份請願書到紐約,我會當場把它送進碎紙機。作為一個在聯盟毫無影響力的球員,他憑什麼牽頭做這件事?他可以自己脫掉23號致敬傳奇,但他有什麼資格讓彆人也這麼做?
我並非不尊重MJ,勒布朗有一點說得沒錯,沒有MJ就沒有我們,沒有這個聯盟。
正因我們沐浴著MJ締造的光輝,我們更應該以超越而非禁錮的方式致敬。
我能致敬他的方式,就是儘可能向他靠攏,甚至想辦法超越他。在他搭建起來的平台上,讓這項運動和這個聯盟更進一步。
真正的傳承和致敬,是在巨人肩膀上建造更高的燈塔。是把23號變成丈量後輩高度的標尺,而非鎖進博物館的標本。
知道什麼最諷刺嗎?勒布朗試圖讓自己看上去像個懂得尊重人的好人。但他的決定恰恰說明,他根本不尊重這個聯盟的其他人。
他在采訪中用了很多次‘必須’這個詞,來表達他想促成這件事的決心。
但我得告訴勒布朗,這是一個自由的國度,自由的聯盟,每個人都有自由選擇號碼的權利,你不能讓任何人‘必須’去做什麼。”
林奇用毫不留情的尖銳言論撕裂了這場道德表演。
他真的忍不了一點,特彆是在想起他日後會用各種莫名其妙的方式碰瓷MJ,現在卻假惺惺說著什麼尊重這種詞,他就覺得自己的死敵有些不厚道。
原曆史裡沒有大牌球員站出來反駁LBJ,那林奇就自己來。
他不怕被貼上“低情商”的標簽,因為他知道現在的耐克媒體沒有那個能力。
銳步早已是輿論力量的主導。
林奇大膽的開火說出了全聯盟大多數球員的心聲。
有林奇牽頭,許多人的反對意見立刻湧現。
同樣穿23號的傑森.理查德森在社交媒體發言:“從聯盟生態到競技哲學,林都展現著真正門麵擔當的格局。勒布朗或許能贏得數據,卻永遠贏不來整個聯盟的認同。聽著,我們穿什麼號碼不需要騎士團長的批準。”
與林奇私交一直還不錯,且沒有耐克品牌施壓的凱文.加內特也表達了支持:“倘若要搞數字崇拜,那為什麼不退役6號?勒布朗不尊重J博士嗎?提醒一下,比爾.拉塞爾也是6號,勒布朗不尊重比爾?”
科比作為耐克頭牌之一,且與MJ有著不錯的私人關係,也沒有直接支持詹姆斯,隻是和稀泥說了句:“我們還是關注一下林奇能不能23連勝吧。”
查爾斯.巴克利也在節目中點評:“勒布朗和林奇都很年輕,前者一直想裝作很成熟,卻一直在乾蠢事。後者從來不遮掩自己的年輕氣盛,但卻有著遠超年齡的清醒。”
這件事的影響力比林奇自己預想的更大。
這一刻,林奇代表的已經不僅僅是自己,而更像是整個聯盟球員群體的意誌。
他說了其他人不敢說的話,他冒著被攻擊的風險替其他人發聲。
他的聲望正在聯盟飆升。
在此之前,林奇隻是一個很厲害的年輕國際球員,被視為“從異國他鄉而來的征服者”。
國際球員的身份導致了,在尼克斯隊的範疇外,願意與林奇深交的大多都是些女人。
可現在不同了,特彆是當林奇搬出美式自由精神的那一套說辭後,美國球員突然發現,他們與林奇之間的文化隔閡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深。
《體育畫報》更以“自由意誌守護者”為標題將林奇作為封麵。
勒布朗.詹姆斯看著鋪天蓋地的批評,望著克利夫蘭的天。
林奇怎麼那麼壞啊!
LBJ突然意識到,自己“兄弟籃球”隊伍裡最應該拉攏的人其實是林奇。
如果他和林奇是兄弟,他的職業生涯不會那麼慘,他的影響力不會那麼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