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聽了楊士奇這驚人的話語後,於謙不由的心裡突兀的生出一陣驚悚之感,一時慌亂之下,於謙差點從馬背上直接跌落下去!
“楊閣老,慎言啊!此言斷不可胡說的!”心裡感到驚悚之餘的於謙,身形恍惚間兀的抓住了馬背上的鞍子,才堪堪穩住了身形。在馬背上穩住了身形後,於謙不由的下意識用眼神快速的向四周看了看,在確定四下空無一人後,於謙才艱難的咽了咽口水,一臉急促的對著楊士奇低聲呼喝道。
顯然,楊士奇這個突然迸出的抗旨言論,著實是將於謙給嚇得不輕!畢竟,那可是抗旨啊,滅九族的罪過!
但相較於於謙的驚悚不安,而楊士奇就顯得平靜的很。於是,楊士奇就繼續對著不安的於謙開口說話了。
“於謙,事事皆有緣由,但,如今事已至此,我也無意騙你。
可我說這抗旨之言,就是事實!”楊士奇一臉堅定的告訴於謙,關於自己抗旨不尊的言論,是真實存在的,並不是妄言!
聽了楊士奇的話,於謙不由的心裡一陣觸動。再看楊士奇此刻的神情,於謙知道,這抗旨一事怕是真的了!而且,其中怕是有很多的故事!
這邊不等於謙開口詢問,楊士奇就再次自顧自的說了起來。
“當時你也隨軍出征,隨太宗皇帝一起退兵榆木川。而我奉旨前往榆木川,並攜帶了數萬備倭兵和糧草。
但實際上,那次,我乃是奉了太宗皇帝旨意,給軍隊補充些糧草輜重,而沒有備倭兵補充的。
而我前往榆木川最重要的事情,乃是奉太宗皇帝旨意,要改奉漢王為新帝!
並借我擁立漢王之功勞,請漢王爺準許彼時的太子和太孫一家,去南京奉養晚年。”在於謙呆滯的目光中,楊士奇一臉回憶的敘說了,當時他前往榆木川的真實目的!
此刻,於謙已經被楊士奇突如其來的說辭給驚呆了~!當時在榆木川的情況,他於謙也是親身經曆的。是以,於謙當然知道楊士奇帶備倭兵,帶糧草過去的事情。但,於謙無法想象,楊士奇當時居然是奉了太宗皇帝旨意改立漢王為帝的!最後,楊士奇更是在聯合太孫殿下,陰謀隱瞞所有人發動抗旨叛亂!
於謙難以置信的看著楊士奇,神情呆滯的用手指著楊士奇,滿眼的驚慌失措和不安!
“彼時,我尚且還不知道太宗皇帝在漢王爺身上,留下的那一份驚天的謀劃,隻是覺得太子乃是國家根基,又有太孫在,皇位不可輕動,而漢王爺又是那麼急躁的性子,一旦上位怕又是一個連年征伐的太宗皇帝。
所以,我就私自聯合當今宣德皇帝,扣押漢王和趙王,又擁立了仁宗皇帝繼位即位。”說起當初擁立仁宗皇帝繼位的過程,楊士奇不由的一陣唏噓。那場景,就好似恍若昨日一般的在楊士奇的眼前浮現。
此刻,於謙已經眼神完全呆愣了,他也隻是呆呆的聽著楊士奇的講述,而毫無動作。
“而就在仁宗皇帝繼位後,在漢王與趙王起兵叛亂期間。由於太宗皇帝賞賜漢世子遠洋船隊的事情,我第一次出使雲南。
那時,我才真正的見識到了,太宗皇帝在漢王府一脈的那一份驚天謀劃!
可惜,新帝繼位,太子也已然選定,一切都晚了!”楊士奇一臉唏噓的敘說著,一邊回憶著自己第一次前往雲南的情形,滿眼的失落感。
而,於謙,此刻依舊隻是靜靜的聽著楊士奇的話語。
“但事已至此,為了國朝穩定,我也隻能一條道走到黑!
幸而太宗皇帝也早有謀劃,並留下了那一封遺詔!且太宗皇帝與漢世子早有約定,漢世子殿下又遵守了不起兵的約定,才使得國家得以安穩。
而,就在漢世子就藩雲南之前,曾與仁宗皇帝單獨見過一次!彼時,仁宗皇帝顯然是已經知道了那個秘密。所以,在仁宗皇帝才會在彌留之際,在太宗皇帝的留下的那一封謀劃後世的遺詔上親自署名。
並且,仁宗皇帝還留下數份遺命,讓我在宣德皇帝成熟之際告知這個秘密。讓太後娘娘也督促皇上不得殺害血親。但,沒曾想事與願違。”楊士奇一臉失落的對著於謙說道,滿眼都是濃濃的寂落和感慨之色。
“於謙,此次,漢王爺身死,我有大責任!
此番到達雲南後,我會拚儘全力讓你知道那個秘密。當然,憑借你的戒指,和你漢王爺女婿的身份,也會更加簡單的做到這一點。
返回朝堂後,我會想辦法讓你儘快讓你接替內閣首輔之位,你也要學著穩住朝堂,穩住皇上!穩住那個秘密!
直到皇上,能如同太宗和仁宗皇帝那般成熟之時,再告訴他這個秘密。”楊士奇激動的拉著於謙的手,慢慢的講述著自己協助宣德皇帝抗旨,並擁立仁宗的過程,說的很詳細。
同時,楊士奇這也算是在對於謙托付朝堂了。畢竟,在楊士奇看來,自己可能是沒有從雲南漢王府的領地,活著走出去的機會了!
而楊士奇卻是對於謙寄予厚望!不僅是因為於謙對朝廷的忠誠,更是因為於謙與漢王府的聯係!
於謙乃是下一任漢王朱瞻壑的親妹夫!還是漢王爺親選的女婿!更是漢王爺願意托付戒指的存在!加上,楊士奇知道漢世子乃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人!這多重身份的加持下,在楊士奇看來,於謙就是穩定漢王府和朝堂最好的樞紐!沒有之一!
“.”而此刻,於謙已經是被楊士奇突如其來的信息給驚呆了,甚至連腦袋都宕機了。隻能呆呆的張著大嘴,滿臉不可思議的看著麵前的楊士奇。
“楊閣老,抱歉,我需要冷靜冷靜。”愣神了片刻後,於謙才終於是從震驚中緩過勁來。他下意識的揉了揉自己被驚掉的下巴,使勁看了看了看依舊平靜的楊士奇,又看了看自己手上這個此刻隻覺得異常燙手的戒指。一時間,於謙有些懵懵的感覺,隻好咽了咽口水,滿嘴乾澀的對楊士奇說,自己此刻要好好冷靜下。
不過,現在的於謙也確實是需要好好冷靜下。畢竟,剛才楊士奇的話語的內容,對於謙來說實在是太過驚悚。雖然,截止此刻,楊士奇依舊沒有說出那個隱藏在漢王府的秘密到底是什麼,但是,於謙卻又知道了關於太宗皇帝皇位傳承的真實情況!
這一刻,於謙才知道,漢王爺不是一個叛逆者,而是皇位的正統繼承人!當今皇帝一脈才是那個逆亂者!而且,於謙從楊士奇的語氣中,卻能明確的感受到,楊閣老後悔了!楊士奇後悔當初沒有擁立漢王爺登基了!
或者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楊士奇是覺得,漢王府隱藏的那個秘密太過驚人,太宗皇帝臨終前的謀劃秘密太大,讓得知那個秘密的楊士奇覺得,那個可怕的謀劃,隻有漢王爺和漢世子這類以武治國的人才能完成!
而最可怕的是問題是,太宗皇帝是在臨終前才確定的這個謀劃!十分的倉促!
但更詭異的是,順利繼位的仁宗皇帝明顯,顯然也在繼位後知道這個可怕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