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主。”
兩個夥計上前稟報“柴錢又漲了~”
剛剛入門的林道,眉頭一蹙“又漲價?”
“這經濟晴雨表不斷上漲,凸顯經濟環境在惡化。”
柴米油鹽醬醋茶。
開門七件事,柴排在了第一名。
生火做飯,冬日取暖都離不開柴。
甚至於,衙門薪水都有一部分是柴。
每天都要吃飯開火,也就是每天都要燒柴。
現代住在空調房裡的人,很難理解古代冬日裡的寒冷。
那是沒有燒柴,就能真的凍死人的冷!
柴排在第一名,是與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戰略物資。
價格連番上漲,背後牽扯的是民生困苦加重。
買柴,是要花錢的。
店鋪還未開門,外麵已然是聚集了大批食客。
不少路過的人,都會好奇詢問,這家店的生意,為何如此之好。
自有熱心助人的老饕餮們,熱情講解。
“這家店用料講究,直接用香料!”
新人自是大驚“這誰吃得起?!”
“價錢的確是貴,卻也沒到吃不起的程度,畢竟放了香料放了肉,料在這擺著呢。”
唐初的香料,是西域商人們,用駱駝從遙遠的天竺運來的。
按照距離越遠,價格越貴的標準來衡量。
運到長安城發賣的香料,價格上基本等同於同等重量的黃金。
一家西市的尋常食肆,竟然舍得用香料大肉。
消息傳出,自是食客如雲。
客人們輪流入店,大快朵頤。
身為店家的林道,卻是坐在一旁,安靜的傾聽。
他以每日免餐費雇傭的托,接到了指示,端著一碗羊肉泡饃,來到了一張局腳桌上搭位子。
同桌之人,皆是市署小吏。
彆看官小位卑,可他們的消息卻是向來靈通。
“也不知怎麼了。”
托兒吃著喝著抱怨著“最近買柴是越來越貴了。”
“家裡都快用不起柴了。”
吃飯的時候閒話,展示自己的消息來源廣泛,古已有之。
邊上自有小吏接話“貴人們占地圈山,砍柴的地方少了,價錢自是要漲。”
還有人說“進城市稅也加了,價錢肯定也加。”
“不止是柴,都加了。”
一番閒聊,旁聽的林道大致弄明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李淵封出去了太多的爵位官職。
在王朝起步打天下的時候,的確是助力。
可到了現如今,天下開始走向安定的時候,這些天使投資人們,開始索要自己的回報。
圈田圈地,山林河川都不放過。
河裡的魚不許抓,山上的柴不許砍。
這都是貴人的財產,誰敢亂動,自有奴仆家將抓捕治罪,乃至當場打死都有。
毫無疑問,這些都是直接影響到了平民百姓的收入。
至於市稅,不止是市稅,各種稅賦都有增加。
李唐接連用兵是外因。
李淵自己奢華享樂,大肆建造宮殿,各種封賞接連不斷則是內因。
天下還未完全平定,李唐長安城這裡,卻是已經進入了權貴的狂歡。
將手中的饃掰碎了扔碗裡,吃著泡饃的托,繼續挑話題。
“日子本就艱難,這樣下去如何得了。”
“陛下跟太子,就不管管?”
小吏們吃著喝著,隨意接話。
“聽說張婕妤之父的事兒,到現在還沒抓到人,陛下忙著安撫美人,哪有心思管這些。”
“至於太子。”
“最近忙著挑選心腹人手,去河北山東跟秦王搶位置。”
“柴米貴了,稅賦增了,百姓日子難了,誰在乎?”
小吏們隻是最底層的吏,吃不到多少朝廷的好處。
物價上漲,收入下降也會影響到他們的家庭。
市井之間,自是抱怨不絕。
將自己聽到的東西,默默的記錄在了本子上。
想了想,在後麵添加評價與打分。
店外傳來了一陣喧鬨聲響。
不多時的功夫,一行人入了店內。
環顧一周,為首之人抱拳招呼“敢問林道長何在?”
收起紙筆,林道起身“你是哪個?”
來人眼前一亮,急忙上前行禮“在下長孫無忌。”
望著眼前這個笑容滿麵,略顯發福的年輕人,林道頷首點頭“裡麵說話。”
於眾多食客的注視下,林道領著長孫無忌來到了後院。
開口第一句“怎麼找到我的?”
長孫無忌急忙回話“道長盤下了這家鋪子,市署上有去核對。”
林道來長安城的身份,是李二鳳幫忙安排的,保人也是秦王府的人。
盤下了鋪子,市署去核對,秦王府這邊自然也就知曉了他的位置。
“原來如此。”
林道頷首點頭“尋我何事?”
長孫無忌,是接到了尉遲恭送來的第二封信。
從這封信上,得知了林道的真實能力,以及李二鳳的嚴詞安排,這才急匆匆的尋過來。
“秦王有令,道長但有所求,秦王府上下竭力侍奉!”
這話說的林道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