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糧稅之爭_二手穿越:大耳賊劉備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73章 糧稅之爭(2 / 2)

安熹這地方很像拒馬河新亭,位於恒水河邊,農耕條件很好,這裡大多數地方都是中山豪族的田莊。

城內商業不怎麼繁茂,人也不多,除了官廨之外,其它地方都有點冷清。

而官廨之所以熱鬨……主要是因為十月是收糧稅的時間。

其實安熹的糧稅收得很正常,完全符合朝廷要求的三十稅一,隻不過……這‘一’,全都落到了沒背景的中戶貧戶頭上。

這也是大多數地方的慣例了,馬有馬役,糧有糧役,糧役肯定會點給有地的中戶,而普通人又不可能找豪門收稅。

但糧稅這種常稅這個收法,倒並不是出於張純或劉衛這種郡守的決定。

太守或國相通常隻是讓各縣交齊糧稅——然後各縣分發到鄉亭,再由鄉嗇夫與三老“點舉”役戶,由役戶征糧完稅。

而鄉嗇夫或三老以及各亭亭長,當然都是豪族人士。

這天下一貫如此,年年都是難關,豐年有時候比災年更容易破產。

劉備來到安喜官廨時,經過城內,見稅吏正在收稅糧入庫。

大概是因為入庫的糧不夠數,縣庫門口起了糾紛,圍了不少人。

劉備本以為是官吏與草民的階級糾紛,但出乎意料的是,吵架的居然是士族。

一個少年士人,正指著一個稅吏怒吼:“以此大囤收粟,實是敗了良心!前日有賊人作亂,糧食收成本就不好!若再用大囤收糧,我等哪來活路?!”

這少年看起來與張飛年歲相當,應該是交稅入庫時用了大囤,有些氣憤——十斛糧,入囤隻計七斛。

其實各地皆如此,這少年顯然江湖經驗不足。

那稅吏應該是倉嗇夫,毫不客氣的反駁:“若不用大囤,不留折耗,那糧食的損耗就得全落到某等倉掾頭上!這是入庫的慣例!張家郎莫來指點吵鬨!趕緊回家籌糧把差額補上!”

“補爾之母!你等中山人排外刁難,趁吾要舉家遷回河間的時候點吾為役,強索土地……吾家也認了這個虧!”

少年逼到倉嗇夫麵前,將糧車上的粟米袋扔到地上:“可吾家現在已經全額完了稅!還要補什麼差額?你等莫要欺人太甚!!”

“你以為是乃公想讓你補啊?乃公要是短缺了稅糧,全家都得流放日南!若是不留折耗,乃公也沒活路!”

倉嗇夫也一把將手裡的糧戳扔在地上:“你以為乃公想做這庫掾?張郃,你家中自有門路,不如你去尋了督郵,讓他趕緊解了乃公之職!乃公寧可花錢去了此職!”

這倒也是事實,縣吏都是本地人士,稅吏也是被上官點出來負責事務的,如果可以的話,其實誰都不願得罪人。

督郵是監察使,負責傳達政令、考察官吏、核查賦稅征收等。

此時是收稅時節,監管稅吏便是督郵的核心工作,因為稅收工作最容易出現貪腐。

不過,看這倉嗇夫當眾這麼說,應該是確實沒貪汙,大概是真的巴不得趕緊解職。

糧稅是縣內的重政,劉備這個縣尉和糧稅事務其實也是有關係的,縣尉通常要負責催繳欠稅或強征等等……起了民亂也得縣尉鎮壓。

但劉備本來沒想真做這個官,原本不打算搭理此事。

可現在聽見了張郃這個名字……

劉備自然得停下來看個熱鬨。


最新小说: 死神也有KPI 超級神武道 求生在末日之下 狂戰天尊 冰雪與狐蘿卜 曆史我亂穿 東莞的集體夫妻房 詭事密錄 官場:從基層開始踏上權力巔峰 搬空家產隨母改嫁,在大院當團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