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日本這個國家,能夠成為中華民族的心頭大患,還是有一定的道理和實力的。
歸根結底,就是日本國的地理環境導致的。
小國寡民,資源匱乏,就得不斷的為了枯竭的資源,而想著向外拓展和侵略與發展。
哪怕是二戰戰敗之後,日本陷入了短暫的蕭條之後,又借助朝鮮戰爭,為美國及聯合國軍做後勤,迅速積累了一大批的軍工企業和技術。
同時,有美國這個太上皇在,壓榨日本勞動力和產能的同時,也給日本帶來逐漸恢複和經濟繁榮發展的契機。
通過美國的市場,日本的三菱重工、鬆下、本田等等企業,直接將商品貿易做到了全世界的市場。
經濟繁榮,物質豐富之後,帶來的必然是精神文化的進一步發展與傳播。
日本漫畫的這種形式,從二戰之後,就作為一種全新的文化形式,在日本國內快速傳播起來。
剛開始的時候,漫畫還是像中國的小人書一樣,是低幼化的一種兒童文化產品。
但是隨著七十年代的一部動畫電影《宇宙戰艦大和號》上映,直接創造了當年的票房神話,兩個多月超過兩百七十萬人觀看,票房收入更是達到了恐怖的二十一億日元。
這標誌著日本動漫讀者群體迅速地從兒童,轉向了成人化轉變。
同時,這樣龐大的經濟效應,也讓日本的文化省看到了,漫畫作為一項經濟支柱產業的潛力。
所以從六七十年代開始,日本各級政府都采取了不同的鼓勵文化產業,尤其是漫畫產業的激勵措施。
像《明日漫畫周刊》這樣,獲得政府低價土地供應的漫畫雜誌社,不在少數。
隻不過,這些附加的條件,並不是一般的漫畫雜誌社能夠達到的。
漫畫雜誌社的噴湧而出,也使得這一個行業在繁榮發展的同時,競爭也異常的激烈起來。
一個小小的書報刊上,往往每一期都會運來幾十甚至是上百本的各種漫畫周刊。
在這樣的繁雜的選擇之下,一般的漫畫雜誌,是很難殺出重圍的。
即便有些偶爾出了爆款漫畫的雜誌,在連載結束之後,沒有找到新的接力漫畫,就又會立刻泯然於眾人。
因此……
就像後世寫了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字的網絡小說一樣。
但凡隻要一部漫畫爆火起來,漫畫雜誌社便會開始無限地向漫畫作者和畫手們施壓,要求他們不斷的開拓故事的篇幅。
原先可能隻有一百話的篇幅,但是卻隻能連載不到一年的時間,但因為漫畫雜誌社的生存壓力,漫畫作者們就被迫衍生劇情,甚至最後能達到一千話以上。
像後來風靡全球的《海賊王》,從一九九七年連載開始,已經超過了一千話的內容了。
可以這麼說,一部爆火的漫畫,在日本發達且成熟的漫畫產業催化下,就是一頭不斷下金蛋的母雞。
一部漫畫,綜合雜誌出版、ip開發、周邊衍生等等,多年獲得利潤,甚至不低於一家老牌的優質大型企業。
隻不過……
現在是一九七七年,整個日本漫畫產業,也隻是處於一個剛剛繁榮的開端。
大部分的漫畫作品,它的利益和利潤點,都尚且集中在漫畫雜誌的出版銷售利潤上。
至於後麵的動畫化和ip開發,各種周邊產品的製造和銷售,都還沒有形成成熟的產業鏈。
對於東京的老牌家族來說,漫畫雜誌產業,相比起汽車、機械、白色家電比起來,完全是不值一提的小產業。
所以……
當東京的德川家族,聽說他們家族內一個不成器的華裔女婿,家裡的小女兒,收購了一家快要倒閉的漫畫雜誌社,還被行業內嘲笑時,立馬就覺得麵子上很是掛不住了。
德川家端,嚴格上來說,應該是林同春的大舅哥了,也是這一代德川家族的話事人。
他在一次高端的晚宴上,聽到競爭對手藤原家的人說起過這事。
藤原家旁係的藤原階一,把《明日漫畫周刊》這個大坑,轉讓給了擁有德川家血脈的小林惠子。
“德川君,看來你們德川家高貴的血統,被那個華國人給汙染了呀!
小林惠子小姐的眼睛是不是瞎的呀?這分明是一個虧本的無底洞。
之前我們的階一,想要將《明日漫畫周刊》白送出去,都沒有人願意接手的。
沒想到,還是惠子小姐,慧眼識珠哦!一千萬日元上趕著去接手。
哈哈哈!想必,肯定是你們德川家族,手眼通天,已經打通了關係。
可以讓東京政府無視之前的土地優惠政策,把這三塊地皮,悄悄的收入囊中?”
藤原家的藤原二雄端著紅酒杯,一臉嘲笑地對德川家端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