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橙子手機在桃寶和亰東上銷量驚人,黎萬強心動了,直接拋開之前定下的銷售策略,向雷逸軍提議道。
小米手機比橙子手機晚上市一個月。
可橙子手機的全網總銷量已達800多萬,在2012年之前,突破1000萬台毫無懸念。
而小米手機還在為了100萬台的銷量努力。
“你以為橙子手機的銷量,靠的是新增渠道嗎?”雷軍壓了壓情緒,無奈反問。
按理說,小米手機在兩個月時間,賣了90多萬台,這份成績不算差。
可與橙子手機一比,他心裡就堵得慌。
“雷總,我明白,可多一個渠道,就算一天多賣1000台,對公司也有好處。”
黎萬強苦笑,緩緩說道。
他懂這其中的商業邏輯,也知道雷逸軍想把小米商城做大做強,可當下首要任務是提升小米手機的全網銷量。
“你看著辦吧。”過了好一會兒,雷逸軍丟下這句模棱兩可的話。
但黎萬強了解他,知道他這是同意了。
黎萬強走出辦公室,馬上撥通了宋允澄的電話。
受陳延森影響,小米竟提前四年,開始布局第三方電商平台的銷售渠道。
而且一出手就是三家,拚唄、桃寶和亰東旗艦店都要開設。
加上OPPO、魅族相繼入駐拚唄,這幾乎意味著,國內的新興手機廠商,正逐步拋棄傳統賣場銷售模式,將銷售重心轉向線上。
另一邊。
馬立雲獲悉亰東即將入駐拚唄的消息後,頓時一怔,過了半晌才緩過勁來。
“它們倆都是B2C平台,陳延森怎麼會答應?”
馬雲滿心疑惑,看向張勇問道。
讓競站,在自家平台開店,這在2011年,還是首例如此操作的。
“越是反常的事,越像是他會做的。畢竟他可是在項目上升期就賣掉公司的人,還有什麼事乾不出來。”
張湧搖了搖頭道。
馬立雲也沒想到,收購狐狸淘後,竟又多了個對手。
如今拚唄和亰東展開合作,讓他察覺到一些動向,估計背後少不了風投機構的推動。
““吳銘昨天彙報工作時,問要不要在狐狸淘屏蔽拚唄的商家,你怎麼看?”馬立雲又問。
“先彆急著決定,我找陳延森聊聊。”
顯然,張勇不讚成打壓拚唄,而是傾向找機會合作。
畢竟他不算是阿狸創始人,看似位高權重,本質上也是個高級打工仔。
從商業角度看,他認為憑借之前收購時建立的良好關係,以合作為主才是正解。
馬雲皺了下眉,很快又舒展開,笑著說:“那就交給你處理。
除了亰東,阿狸還有蘇寧、1號店、易迅、拍拍網等對手,多一個拚唄也不算大事。
畢竟在綜合電商之外,還有許多垂直品類的電商平台,在與阿狸爭搶市值份額。
所以,馬立雲雖覺得拚唄背靠企鵝,又聯合亰東,發展速度超乎想象,但也沒太在意。
他現在更多的精力,還是放在了回購雅虎手中那40%的阿狸股權上,好在楊誌遠已經鬆口,目前進入到了談判議價階段。
馬立雲當前要做的,無非是繼續籌錢,完成回購,這樣阿狸才能按他的計劃,如願上市。
……
……
陳延森並不在乎馬立雲怎麼想,從創辦拚唄那天起,和阿狸的競爭就不可避免。
從商業層麵看,阿狸的手段無外乎這幾種:
一是市場分割:增加桃寶商城的品牌商家入駐數量,削減其他B2C平台的流量和商戶資源。
二是商標戰與輿論壓製:就拿今年雙十一來說,之前阿狸就提交了“雙十一”和“雙十一狂歡節”的商標注冊申請。
亰東在雙十一和桃寶打擂台,第二天就收到了阿狸的律師函。
簡單講,亰東不能在自家網站宣傳“雙十一”大促的概念,否則就算侵權。
三是‘二選一’的招商手段,逼商家做選擇題。
不過陳延森並不擔心,針對這三點他都有應對辦法。
而且,他與馬立雲、柳強東目標不同。
他們核心是為賺錢,陳延森則隻想放大盈利模式、增加員工數量。
陳總眼下首要任務就是招工!招工!招工!
30號下午,他收到了橙子科技、拚唄、雲速和橙子手機工廠的工資確認報表。
橙子科技的員工數量是347人,人力成本支出939萬,人均工資近3萬;
拚唄科技的員工數量是269人,人力成本支出574萬,人均工資2萬出頭;
雲速有9478名員工,人力成本支出6318萬,人均工資約7000元;
橙子手機工廠的員工數量是6241人,人力成本支出4461萬,人均工資約7000元。
此時,陳延森名下公司的員工數量大約為1.6萬人,其中雲速快遞和橙子手機工廠占了九成以上。
下個月,還會多一個筷跑。
11月的人道薪火,一共12292縷!
轉換成神道薪火是122縷,陳延森終於有了些許期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