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名,樹的影。
筷跑在短短半年強勢崛起,先是擊敗了餓了麼,接著又在徽安、蘇江和滬城等地瘋狂擴張,旗下的地推鐵軍,同樣聲名在外。
一方麵是商務拓展能力強,業務水平能打;另一方麵是員工們夠團結,物理層麵的能打。
筷跑的地推商務,站在街口喊一嗓子,立馬就能叫來十幾名外賣騎手、雲速快遞員和快的打車的線下推廣人員。
走在街頭街尾,連美團的地推都不敢上前招惹。
要知道,之前美團在跟大眾點評、拉手網、窩窩團和糯米網爭搶商家資源時,可是隔三差五地開展真人搏擊比賽。
在團購行業內,美團的地推大軍也是出了名的敢打敢拚。
燕京,HD區蘇州街18號院。
“或許筷跑比拉手和大眾點評更難對付!”王鑫眉頭緊鎖,小聲嘀咕道。
他研究過陳延森的商業履曆,用一句‘天才’來形容也不為過。
旁人隻在陳延森的身上,看到了商機把握的精準度,但他不同,王鑫心裡深知,陳延森對商業模式的深度理解力,才是對方最可怕的地方。
比如外賣行業,核心鏈路便是商家和用戶資源,以及訂單履約能力。
當初餓了麼最看重的是商家和用戶端建設,卻被筷跑的強大履約能力所打敗。
配送時效性和訂單履約能力,才是一家外賣平台最強的護城河。
正是因為了解陳延森和他的操盤能力,王鑫才更加擔心。
“森聯資本跟企鵝有什麼區彆?電商、手機、快遞、外賣和網約車,什麼行業都要插一腳。”
汪慧文耷拉著一張臉,不由地低聲罵道。
美團曆經千辛萬苦,才從近6000多家團購網站中脫穎而出,剛坐上行業第一的寶座,本以為天下無敵了,可筷跑硬是跨行殺入了團購市場。
敵從天降!
“所以,陳延森跟企鵝之間的關係很不錯,這就叫臭味相投吧。”王鑫嘴角微翹,冷聲嘲諷道。
“競爭而已,在千團大戰中,美團都挺過來了,難道還怕一個筷跑不成?”
汪慧文深深提了一口氣,信心滿滿地說。
“沒錯!在競爭方麵美團不懼怕任何對手!”王鑫眼睛微眯,目光森然道。
你敢搶我飯碗,我就掀你桌子!
第二天上午,王鑫在微博上發文稱,美團將在近期進軍外賣行業。
既然筷跑敢來團購賽道奪食,那美團也要去外賣市場分上一杯羹。
大眾點評緊隨其後,宣布外賣計劃。
拉手網、窩窩團和糯米網,一沒多餘的精力和資金,二沒勇氣挑釁筷跑,全程裝傻,默不作聲。
“團購都沒做明白,還想做外賣?”
陳延森在看到新聞後,嗤笑一聲,並沒有把王鑫放在眼裡。
外賣可比團購的商業模式難多了!
團購業務的核心是‘流量中介’,外賣業務的核心是‘履約服務’,前者是輕資產模式,盈利邏輯簡單;後者是重資產模式,需要打造‘線上訂單商家備餐騎手配送用戶收貨’的全鏈條管理流程,運營成本高,技術難度大。
不是他瞧不起王鑫,而是此時的美團,還沒從千團大戰的泥潭中徹底走出來。
拉手網、大眾點評、窩窩團和糯米網都在虎視眈眈地盯著美團,一旦王鑫敢在外賣行業下重注,團購行業的資金和流量,自然就要少一部分。
到時候,彆說與筷跑競爭,恐怕連現有的市場份額都保不住。
但讓人沒想到的是,美團當天就提交了‘美團外賣’的公司及商標申請,大有一副全麵備戰的架勢。
同在燕京的章旭豪,剛做完Q2季度的工作彙報,便被大老板叫到了辦公室。
“最近兩天的行業動向,你應該了解過,你做過外賣,我想聽聽你的意見,糯米網要不要借此機會擴展業務邊界?”
沈博揚直勾勾盯著章旭豪,沉聲問道。
他知道章旭豪是餓了麼的創始人,論外賣行業的經驗,整個公司都沒人比他更懂。
“沈總,我不建議糯米網進入外賣賽道,團購和外賣看似有大量重疊的商業部分,但兩者的本質不同,外賣需要在配送團隊上,耗費大量資金,每一名騎手的單月成本支出在60008000元,同時還得解決峰時運力不足的難題……”
章旭豪坐在沈博揚對麵,侃侃而談道。
“6000到8000元?”沈博揚頓感驚訝,忍不住地打斷道。
“筷跑的正式騎手,全部都有底薪、季度獎和各類補貼,算上每單的配送提成,每個站點的單王收入都在一萬五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