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威果斷認慫,主動取消了騎行紅包活動。
程維見狀鬆了一口氣,緊隨其後,結束了日虧近千萬的局麵。
可讓他倆沒想到的是,王子豪隻是下調了每個紅包的額度,從平均2元降至0.5元,必得紅包改成了隨機抽取。
很明顯,OFO並不打算結束補貼戰。
“你想開始就開始,你想結束就結束?哪有這麼便宜的事?”
王子豪冷笑道。
他來華北是為了爭搶市場份額,又不是陪程維和常威玩過家家的遊戲。
他想得很清楚,要把滴滴單車和小黃單車打回北方,再慢慢蠶食華北市場。
程維和常威以為王子豪還不滿意,又非常有默契地把新客和老客的補貼活動,改回了4月中旬的政策。
這一次,王子豪選擇跟進,但紅包活動依舊沒取消。
但程維和常威也無可奈何,他倆根本不敢再次重啟紅包活動。
因為他倆心裡清楚,暗地裡不知有多少雙眼睛正盯著滴滴單車和小黃單車。
在反作弊係統完善之前,他們隻能被動挨打。
……
……
同在燕京的王鑫,坐在辦公室裡,望著屏幕上的月度業務報表,臉上喜憂參半。
喜的是,美團在四月份的成交額從2.4億漲到3.3億,下跌的趨勢止住了。
憂的是,其中有29%的業績占比是電商模塊,以低價團購商品為主,毛利率也僅有7%。
見此情形,他忍不住歎了口氣,心裡默默念叨著:美團是團購網站,不是電商網站啊。
服務一變,產品定位就歪了。
很容易被用戶打上‘不專業’的標簽!
可王鑫也沒辦法,總不能坐著等死吧,先穩住業績再說。
當他打開微博,搜索易觀數據,很快就找到了四月份的團購行業報道。
王鑫咬咬牙,點開了高清大圖。
筷跑仍然穩居第一名,銷售額首次突破30億元,以31.6億的成交額斷層式領先。
千度團購8.7億,跌破10億大關。
大眾點評5.9億,與三月份相比,略有提升。
再看美團,王鑫瞬間愣住,為什麼是2.3億?
他氣得想罵人,這易觀數據不講規矩,美團的銷售額明明是3.3億!
沒一會兒,餘光突然掃到右下角的一行小字:為保證數據對比的公正性,已剔除各家平台的外賣、電商和買菜業務。
在用戶與投資人看來,美團業績已連續三個月下滑,五月份能否守住2億的數值都成了問題。
美團在一二線城市被筷跑和大眾點評打壓,三四線城市又跟千度團購拚殺,兩頭受困,就如甕中之鱉,想逃,卻無生路。
而筷跑在縣級市場跑通業務流程後,又立刻把該模式在華東、華中和華南地區迅速複製,不斷地招兵買馬。
很多美團的運營、技術和地推人員,壓根不用王鑫驅趕,他們就自行離職了。
一般來說,有能力、腦子聰明的人,在項目衰落或倒閉前,基本都是第一波跑路的人。
作為一線業務人員,沒人比他們更了解公司的真實情況。
一家團購網站的電商業績,居然占到近30%的比例,那還能算團購平台嗎?
不跑等著被裁啊!
美團日暮西山,筷跑生機勃勃,工資高、福利好,便成了美團員工跳槽的首選。
這群人被分配到買菜、團購或外賣業務。
筷跑在南方的擴張速度越來越快,經營範圍越來越大,業務深度越來越廣。
從美食、休娛、酒旅、美發美容、電影票務到買菜、外賣,幾乎涵蓋了所有O2O品類,成交額增速極快。
每天都有新城市被納入筷跑的勢力範圍,團購、買菜和外賣的組合拳一出,無論是美團還是千度、大眾點評,都得提高警惕,小心防備。
單論產品體驗和履約能力,另外三家競品公司都不是對手,彆說反擊,連防守都很吃力。
大眾點評在外賣業務上燒了一個多億後,立馬認清了現實,學著美團收縮防線,把精力放在團購賽道上。
張濤不得不承認,自己玩不轉外賣模式。
一時間,大眾點評外賣和美團外賣相繼熄火,隻剩千度外賣還在跟筷跑正麵硬剛。
依靠千度雄厚的資金實力和流量資源,千度外賣的站點也在沿海、中部和北方市場遍地開花,但訂單量並不高,日均訂單僅70萬左右,不到筷跑的十分之一。
李彥洪自覺布局完成,便喊來王中莆、龔振兵、向海龍等人,率先向筷跑和快的打車發起了反攻。
嘀嘀打車重啟老客立減12元的優惠活動,每人每天兩次機會。
團購上線了簽到送無門檻優惠券活動,連續三天送5元,連續七天送10元,連續十五天送20元,連續三十天送50元。
換而言之,每天花三十秒去千度外賣簽到,連續一個月,就能獲得85元的無門檻優惠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