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徐晃率領軍隊渡過漢水,王平苦苦勸諫他不聽,渡過漢水後紮下營寨。黃忠、趙雲稟告劉備說:“我們各自帶領本部兵馬去迎戰曹兵。”劉備答應了。二人領兵出發。黃忠對趙雲說:“如今徐晃仗著勇猛前來,我們暫且不要與他交戰;等到傍晚士兵疲憊時,你我分兵兩路攻擊他們就可以了。”趙雲表示讚同,各自帶領一支軍隊據守營寨。
徐晃帶領軍隊從辰時開始挑戰,一直到申時,蜀兵都按兵不動。徐晃命令所有弓弩手向前,朝著蜀營射箭。黃忠對趙雲說:“徐晃讓弓弩手射箭,他的軍隊必定要撤退了,可以趁機攻擊他們。”話還沒說完,忽然報告說曹兵後隊果然開始撤退。於是蜀營鼓聲大震,黃忠領兵從左邊殺出,趙雲領兵從右邊殺出。兩下夾攻,徐晃大敗,軍士被逼入漢水,死者不計其數。徐晃拚死奮戰才得以逃脫,回到營中責備王平說:“你看到我軍形勢危急,為什麼不救援?”王平說:“我如果來救援,這個營寨也保不住。我曾經勸你不要去,你不聽,才導致這次失敗。”徐晃大怒,想要殺掉王平。王平當夜帶領本部軍隊在營中放起火來,曹兵大亂,徐晃棄營而逃。
王平渡過漢水來投奔趙雲,趙雲帶他去拜見劉備。王平詳細地講述了漢水的地理情況。劉備非常高興地說:“我得到王子均,奪取漢中就沒有疑問了。”於是任命王平為偏將軍,兼任向導使。
再說徐晃逃回見曹操,說:“王平反叛,去投降劉備了!”曹操大怒,親自統領大軍來奪取漢水的營寨。趙雲擔心孤軍難以堅守,於是退到漢水以西。兩軍隔水對峙,劉備與諸葛亮前來觀察形勢。
諸葛亮看到漢水上流有一帶土山,可以埋伏一千多人,於是回到營中,叫來趙雲吩咐說:“你可以帶領五百人,都帶上鼓角,埋伏在土山之下;或者半夜,或者黃昏,隻要聽到我營中炮響,炮響一次,就擂鼓一次。隻是不要出戰。”趙雲領命去了。諸葛亮則在高山上暗中觀察。
第二天,曹兵前來挑戰,蜀營中一個人也不出來,弓弩也都不發射。曹兵自行回去了。當夜夜深,諸葛亮看到曹營燈火剛剛熄滅,軍士們都休息了,於是放號炮。趙雲聽到後,讓鼓角齊鳴。曹兵驚慌失措,隻懷疑是來劫營的。等到出營一看,卻不見一兵一卒。剛剛回到營中想要休息,號炮又響,鼓角又鳴,呐喊聲震動大地,山穀都發出回響。曹兵整夜不得安寧。一連三個晚上都是如此,讓曹操心中膽怯,拔營後退了三十裡,在空曠開闊的地方紮營。諸葛亮笑著說:“曹操雖然懂得兵法,卻不懂得詭計。”於是請劉備親自渡過漢水,背水紮營。劉備詢問計策,諸葛亮說:“可以這樣這樣……”
曹操看到劉備背水紮營,心中疑惑,派人來下戰書。諸葛亮批複第二天決戰。第二天,兩軍在中路五界山前會師,擺成陣勢。曹操騎馬站在門旗下,兩行排列著龍鳳旌旗,擂鼓三通後,叫劉備答話。劉備帶領劉封、孟達以及川中諸將出陣。曹操揚鞭大罵道:“劉備忘恩負義,是反叛朝廷的逆賊!”劉備說:“我是大漢宗親,奉詔討伐逆賊。你向上弑殺太後,自立為王,冒用天子的車駕,這不是反叛又是什麼?”曹操大怒,命令徐晃出馬來戰,劉封出陣迎戰。交戰的時候,劉備先退入陣中。劉封抵擋不住徐晃,撥轉馬頭就跑。曹操下令:“誰能捉住劉備,就封為西川之主。”大軍齊聲呐喊著殺過陣來。蜀兵朝著漢水逃跑,丟棄了所有營寨,馬匹和軍器丟滿了道路。曹軍都去爭搶。曹操急忙鳴金收軍。眾將說:“我們正準備捉劉備,大王為什麼收軍?”曹操說:“我看到蜀兵背水安營,這是可疑之處之一;又丟棄了很多馬匹軍器,這是可疑之處之二。應該趕緊退兵,不要拾取那些衣物。”於是下令說:“誰要是妄取一件東西就立即斬首。火速退兵。”曹兵剛剛回頭,諸葛亮的號旗舉起,劉備的中軍領兵殺出,黃忠從左邊殺來,趙雲從右邊殺來。曹兵大敗而逃,諸葛亮連夜追趕。
曹操傳令軍隊撤回南鄭,隻見五路起火,原來魏延、張飛得知嚴顏代替他們鎮守閬中,分兵殺來,先奪取了南鄭。曹操心中驚慌,朝著陽平關逃去。劉備的大軍追到南鄭褒州。安撫百姓完畢後,劉備問諸葛亮:“曹操這次來,為什麼失敗得這麼快呢?”諸葛亮說:“曹操平生為人多疑,雖然會用兵,但是一有疑慮就容易失敗。我用疑兵之計戰勝了他。”劉備說:“如今曹操退守陽平關,他的勢力已經孤立,先生有什麼計策可以擊退他呢?”諸葛亮說:“我已經計劃好了。”於是派張飛、魏延分兵兩路去截斷曹操的糧道,命令黃忠、趙雲分兵兩路去放火燒山。四路軍隊,各自帶領向導官軍出發了。
再說曹操退守陽平關,命令軍隊進行偵察。偵察兵回來報告說:“如今蜀兵把遠近的小路都堵塞斷了,砍柴的地方也都放火燒光了。不知道他們的軍隊在哪裡。”曹操正在疑惑的時候,又報告說張飛、魏延分兵來劫糧。曹操問:“誰敢抵擋張飛?”許褚說:“我願意前往!”曹操命令許褚帶領一千精兵,去陽平關路上護送接應糧草。解糧官見到許褚後,高興地說:“要不是將軍到來,糧草就運不到陽平關了。”於是把車上的酒肉獻給許褚。許褚痛飲一番,不知不覺大醉,便趁著酒興,催促糧車前行。解糧官說:“天色已晚,前麵褒州的地勢險惡,不能過去。”許褚說:“我有萬夫不當之勇,難道還懼怕彆人嗎!今夜趁著月色,正好讓糧車趕路。”許褚一馬當先,橫刀縱馬,帶領軍隊前進。
二更過後,他們來到褒州路上。走到半路,忽然山凹裡鼓角震天,一支軍隊攔住了去路。為首的大將是張飛,他挺矛縱馬,直取許褚。許褚舞刀來迎,卻因為喝醉了酒,敵不過張飛,戰了沒幾個回合,被張飛一矛刺中肩膀,翻身落馬,軍士們急忙把他救起,向後退走。張飛奪走了所有糧草車輛返回。
再說眾將保護著許褚,回去見曹操。曹操命令醫士治療他的箭傷,一麵親自提兵來與蜀兵決戰。劉備領兵出迎。兩陣相對,劉備命令劉封出馬。曹操罵道:“賣草鞋的小子,常常讓義子來抵擋我!我要是把黃須兒叫來,你的義子就會被打成肉泥!”劉封大怒,挺槍縱馬,徑直去取曹操。曹操命令徐晃來迎戰,劉封假裝戰敗而逃。曹操領兵追趕。蜀兵營中,四下炮響,鼓角齊鳴。曹操擔心有伏兵,急忙下令退兵。曹兵自相踐踏,死者眾多,逃回陽平關,才安定下來。蜀兵追到城下,東門放火,西門呐喊;南門放火,北門擂鼓。曹操非常恐懼,棄關而逃。蜀兵在後麵追擊。
曹操正逃跑的時候,前麵張飛帶領一支軍隊攔住去路,趙雲帶領一支軍隊從背後殺來,黃忠又領兵從褒州殺來。曹操大敗。眾將保護著曹操,奪路而逃。剛剛逃到斜穀界口,前麵塵土飛揚,一支軍隊到來。曹操說:“這支軍隊要是伏兵,我就完了!”等軍隊靠近,原來是曹操的次子曹彰。
曹彰字子文,年少時擅長騎射,膂力過人,能手格猛獸。曹操曾經告誡他說:“你不讀書卻喜好弓馬,這隻是匹夫之勇,有什麼值得看重的呢?”曹彰說:“大丈夫應當學習衛青、霍去病,在沙漠中建立功勳,率領數十萬眾長驅直入,縱橫天下,怎麼能去做個博士呢?”曹操曾經問諸子的誌向,曹彰說:“我喜歡做將軍。”曹操問:“做將軍怎麼樣?”曹彰說:“披堅執銳,遇到危難不退縮,身先士卒;獎賞必定施行,懲罰必定信守。”曹操大笑。
建安二十三年,代郡烏桓反叛,曹操命令曹彰帶領五萬兵馬去討伐。臨行前告誡他說:“在家中是父子關係,接受任務後就是君臣關係。法律不會徇私情,你要深深警戒。”曹彰到達代北,身先士卒,一直殺到桑乾,北方都被平定。因為聽說曹操在陽平關戰敗,所以前來助戰。
曹操看到曹彰到來,非常高興地說:“我的黃須兒來了,打敗劉備是必定的了!”於是整頓軍隊再次返回,在斜穀界口安營。有人報告劉備,說曹彰到了。劉備問:“誰敢去迎戰曹彰?”劉封說:“我願意前往。”孟達又說要去。劉備說:“你們二人一同去,看誰能成功。”二人各自帶領五千兵馬前去迎戰。劉封在前,孟達在後。曹彰出馬與劉封交戰,隻三個回合,劉封大敗而回。孟達領兵前進,正要交鋒,隻見曹兵大亂。原來馬超、吳蘭兩支軍隊殺來,曹兵受到驚動。孟達領兵夾攻。馬超的士卒蓄銳已久,此時耀武揚威,勢不可當。曹兵敗逃。
曹彰正遇到吳蘭,兩人交鋒,沒幾個回合,曹彰一戟刺吳蘭於馬下。三軍混戰。曹操收兵在斜穀界口紮營。曹操屯兵的時間久了,想要進兵,又被馬超拒守;想要收兵回去,又擔心被蜀兵恥笑,心中猶豫不決。恰好庖官進獻雞湯。曹操看到碗中有雞肋,因而有所感觸。正在沉吟的時候,夏侯惇進入帳中,稟告夜間口號的事情。曹操隨口說:“雞肋!雞肋!”夏侯惇傳令眾官,都稱“雞肋”。
行軍主簿楊修,看到傳的是“雞肋”二字,就叫隨行軍士各自收拾行裝,準備返程。有人報告給夏侯惇。夏侯惇大驚,於是請楊修到帳中問道:“您為什麼收拾行裝?”楊修說:“從今夜的號令就可以知道魏王不久就要退兵回去了。雞肋這東西,吃起來沒有肉,扔掉又覺得可惜。如今進不能取勝,退又怕被人笑話,在這裡沒有好處,不如早點回去。來日魏王必定會班師回朝。所以我先收拾行裝,免得臨行時慌亂。”夏侯惇說:“您真是深知魏王的心思啊!”於是也收拾起行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