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有帶兵的一天?”
李廣帶著疑惑,但還是回答了眼前青年的提問。
“在下以為應愛兵如子,凡事能身先士卒。”
“例如,行軍遇到缺水斷食之時,見水,見食,士兵不全喝到水,我不近水邊;士兵不全吃遍,我不嘗飯食。”
“唯有對士兵寬緩不苛,才能使得將士們甘願為我出死力。”
李廣所說這麼多,劉盈感覺用一句話就能夠概括——真誠,才是必殺技。
隻不過有些時候,一味愛兵如子,卻並不能發揮士兵們的戰鬥力。
“李廣,愛兵如子並非不好,豈不聞慈不掌兵?”
“你這種做法,其實多少有些自我感動了。”
“士兵是否願意為你拚死作戰,除了必要的關懷外,他們更關心賞賜是否豐厚,以及軍餉能不能及時發放。”
劉盈之言,令從未帶兵,甚至還沒有做過軍官的李廣難以理解。
若是身邊沒有鄭茂,李廣肯定要跟劉盈好好掰扯掰扯,你一個比我年輕的小子,莫非還帶過兵不成?
“行軍打仗,便要遵循餓鷹之律。”
“餓著肚子怎麼打仗?你這不是虐待士卒麼?”
李廣一臉忿忿不平道:“士兵願意獻出生命去打仗,你卻讓他們餓著肚子,他們又豈會效死?”
鄭茂正要訓斥李廣,卻被劉盈製止。
“此乃《吳子·治兵》以饑待飽之說。”
“合理的膳食結構,哪怕不用吃飽,也能維持人體機能,讓將士們作戰,吃得太飽反而犯困。”
“你跟將士們一起吃苦,那特麼叫沒苦硬吃!”
劉盈一頓訓斥,隨即又問道:“你不是喜歡打匈奴麼?有朝一日真讓你前往草原,你又該如何安排將士們的飲食?”
此言一出,李廣再次懵逼,還怎麼分配?
當然是朝廷給什麼,他就吃什麼了!
眼見李廣一言不發,劉盈就知道了這廝的想法。
“飲食,對於士兵極為重要,每日吃肉的人力氣更大,吃菜的人遠不能及。”
“如今我大漢國力日漸強大,對士兵的膳食反而會更加上心。”
劉盈直言道:“若我領兵前往草原,晨操後飲熱醪糟(米酒淬入當歸粉),既驅塞外寒氣,又令血脈微張。”
“午食鹽漬馬肝,夜巡前含陰乾艾草根,苦澀汁液提神醒腦,可辨十裡外匈奴馬蹄裹革聲!”
李廣再次懵逼,劉盈所說的這些知識,在他耳中簡直是天方夜譚。
也讓李廣第一次,對自己產生了懷疑,尤其是慈不掌兵一說,過分的愛護士兵,反倒令他們失去了應有的殺氣。
“來,若是你與匈奴作戰,會采用何等戰法?”
劉盈乾脆拿石子,與李廣在地上演練起來。
一聽說打仗,李廣瞬間來了精神。
“那我肯定是直接衝過去,將匈奴人斬殺殆儘!”
如今年輕的李廣,自然滿腔熱血,在他眼裡哪有什麼戰略戰術?
劉盈再次感慨,難怪人家霍去病十七歲封冠軍侯,李廣一把年紀還是難以封侯。
合著你這廝一點軍事理念都沒有……
“人家可都是輕騎兵,會傻到跟你一樣上來就衝鋒?”
“要我是匈奴人,光是利用戰馬機動性,便將你的軍隊當猴耍!”
“兩條腿的人,怎麼跑得過四條腿的戰馬?”
劉盈一番訓斥,李廣隻得尷尬撓頭,甚至不知道如何反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