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涼州有變,軍情能夠快速送抵,讓朝廷能夠做出更快的反應。
“另外采取軍屯模式,士兵戰時為兵、閒時務農,減少朝廷糧草壓力,亦能使得涼州糧草充盈。”
這一點羌氐二族並沒有意見,畢竟他們手下的士兵,沒事乾的時候都在打家劫舍,現在能夠安心種地,完全不是問題。
“朕已經令大將軍、齊王、代王分彆與月氏、羌族、氐族聯姻,就是在向其他部落和國家釋放善意,讓他們圍繞大漢,遠離冒頓單於掌控。”
與冒頓單於狐疑的性格相比,劉盈這種倍加信任的方法,顯然更能吸引他們。
聯姻就像一道保障,擁有了血緣關係,肯定比冒頓單於的高壓統治有效。
“陛下,您可否說說農業?我們這片破地方,基本種什麼死什麼,讓人頭疼得很!”
李特尷尬撓頭,楊百萬同樣如此,如果能夠種地養活自己,誰又願意冒著風險打家劫舍?
“簡單!咱們集約化農業,就是通過科學管理和技術創新,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益和質量。”
“朕,會為涼州引入代田法與鐵器。”
代田法?
眾將再次瞪大了雙眸,劉盈所說的方法,他們簡直是聞所未聞。
“朕,簡單跟你們說說吧……也就是第一年,在地裡開溝作壟,溝壟相間,將作物種在溝裡,中耕除草時,將壟上的土逐次推到溝裡,培育作物。”
“到了第二年,溝壟互換位置。這種耕作方法有利於保持地力,抗禦風、旱。因此,一歲之收,常過縵田畝一斛以上,善者倍之。”
眾人雖然不懂,但卻相信劉盈,畢竟大漢天子已經帶來了太多的奇跡。
“至於鐵農具,則更加簡單,中原已經推廣的曲轅犁,直接弄到涼州便是。”
提起鐵農具,瓊布和鄭茂最有發言權,他們可是加入其中。
“爾等儘管相信陛下,當年陛下還是太子的時候,便以曲轅犁,使得中原百姓富足!”
“低調,低調!離不開你們的大力支持!”
劉盈擺了擺手,與瓊布、鄭茂君臣商業互吹。
這一吹,更令涼州土著們充滿希望。
“涼州之地,乾旱少雨,必須建造坎兒井,挖掘地下暗渠引祁連山雪水至綠洲,減少蒸發。”
“坎兒井?”
“不錯,坎兒井可將春夏季節滲入地下的大量雨水、冰川及積雪融水通過利用山體的自然坡度,引出地表進行灌溉,以滿足乾旱地區的生產生活用水需求。”
劉盈認真道:“想要建造坎兒井,少不得墨門相助,好在這些年,墨家的工匠們增加了不少!”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劉盈讓墨家能夠在朝廷任職,甚至是廣招門生,隻不過弱化了他們的政治地位,強化了他們作為匠人的作用。
如今墨家就是匠人精神的代表,開發涼州少不得他們。
“另外,土地種植什麼也很重要,引進耐旱作物。”
“西域由衷名為苜蓿的作物,可用來養馬!大麥、粟等,以及豆類輪作保持地力。”
“開發涼州任重道遠,尤其是農業乃重中之重,關乎著百姓們的飯碗。”
劉盈看向李特和楊百萬,“將朕要開發涼州的消息放出去,想過好日子的人,儘管來加入大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