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內瞬間死寂!唯有血腥味迅速彌漫。
冒頓單於甩了甩刀上的血珠,聲音冰冷如同西伯利亞的寒風:“擾亂軍心,動搖盟友,死有餘辜!拖出去喂狗!”
他轉向五位盟友,臉上瞬間換上“肅清內奸”的凜然表情:“諸位賢王,見笑了。此等無能怯懦、妖言惑眾之輩,不除不足以定軍心!來,繼續飲酒!明日共商破漢大計!”
“殺得好!”
烏孫王獵驕靡率先撫掌大笑,眼中沒有絲毫憐憫,“單於雷厲風行,清除敗類,大快人心!當浮一大白!”
其餘四王也紛紛舉杯,臉上帶著對冒頓“果決”的讚許和對地上屍體的漠視。在他們眼中,失敗者,連存在的資格都沒有。
——
冒頓單於為了進一步凝聚人心,掩蓋自己殺盟友的汙點,迅速炮製了一套說辭,命人四處散播:
“龜茲王、於闐王,兵敗失國,深感愧對先祖與單於信任!無顏苟活於世,已於莎車王宮自刎謝罪!”
“其族中子弟,感念父輩之恥,亦追隨父誌,舉族自儘,以全忠烈之名!”
“此乃匈奴與西域之殤!皆因暴漢劉盈侵略成性,屠戮忠良所致!西域諸國當同仇敵愾,為忠烈複仇!”
冒頓單於想將龜茲、於闐塑造為“悲情忠烈”,將劉盈徹底汙名化為殘暴的侵略者,激發西域同仇敵愾之心。
然而,劉盈的反擊,來得更快、更狠、更出乎意料!
就在冒頓的“忠烈”故事傳開不久,劉盈在剛剛平定的於闐王城,舉行了一場盛大的、充滿溫情與“仁德”的儀式。
高台之上,劉盈身著常服,麵帶悲憫。
天子身邊,站著蒯通,這老狐狸一臉“深藏功與名”的表),以及兩個被精心照料、懵懂無知、穿著嶄新漢式錦袍的幼童!
劉盈當眾宣布,“西域子民們!朕,大漢天子劉盈,今日在此,收下兩位忠良之後!”
他指著兩個幼童,語氣沉痛而堅定:
“此二子,乃龜茲王、於闐王之私生子!其父雖曾誤入歧途,抗拒王師,然稚子無辜!”
“更聞其父臨終前幡然悔悟,囑托忠仆,冒死護其血脈逃出魔掌!”
一旁的蒯通,適時地露出一個高深莫測的微笑。
這兩私生子怎麼來的,他比誰都清楚!
“暴虐者,非朕!乃是那冒頓單於!”
劉盈的聲音陡然拔高,充滿憤怒,“為掩蓋其殺盟友、奪兵權之醜行,竟汙蔑龜茲、於闐二王自儘,更喪心病狂,欲將其滿門滅絕,以絕後患!”
“若非朕麾下能臣蒯通,洞察奸邪,星夜兼程,於屠刀之下救出這僅存血脈,龜茲、於闐兩國王嗣,早已斷絕!”
“朕今日,收此二子為義子!賜漢姓,入宗譜!待其成年,明事理,通漢禮,朕必助其重歸故土,承繼龜茲、於闐王位!”
“延續爾等先祖之血脈,守護爾等世代之家園!此乃朕之承諾,天地共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