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寇肆虐東南、屠戮萬民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傳遍了大漢的每一個角落。
憤怒與悲愴在民間激蕩,隨之而來的,是無數仁人誌士胸膛中湧起的血性!
“國家有難,匹夫有責!”
關中的遊俠兒們拍案而起,收拾行囊,跨上駿馬,呼朋引伴向東奔去。
“倭寇凶殘,殺我父兄!此仇不報,枉為人子!”
齊魯大地的壯士們擦乾眼淚,拿起祖傳的兵器,告彆妻兒,踏上征途。
“朝廷大軍未至,吾輩豈能坐視家園淪喪?”
江南的豪傑們自發組織鄉勇,操練武藝,準備與倭寇決一死戰。
一時間,通往會稽郡的道路上,彙聚起無數自發前來的身影。
他們身份各異,或為布衣,或為商賈,或為隱士,卻懷著同樣的赤誠與決絕。
長安未央宮內,劉盈看著各地關於義士踴躍參軍的奏報,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這份同仇敵愾、眾誌成城的民心,是他最堅實的後盾。
然而,他更清楚,麵對村野治保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倭寇,僅憑一腔熱血盲目上前,無異於飛蛾撲火!
“傳朕旨意!”
劉盈的聲音響徹大殿,並通過驛站飛速傳向四方,“倭寇之凶頑,朕已深知!朝廷大軍,業已練就克敵製勝之法!不日即將揮師東進,蕩平妖氛!四方義士拳拳報國之心,朕心甚慰!然戰陣凶險,非匹夫之勇可勝!”
“望諸君暫安鄉土,或助官府轉運糧草,或保境安民,勿再孤身犯險!待王師凱旋之日,朕當與萬民同慶,論功行賞!”
這道旨意,如同一盆及時的冷水,澆熄了許多人盲目的熱血,卻也傳遞出朝廷已有必勝把握的堅定信心!
躁動的民心漸漸安定下來,更多的人選擇相信他們的天子,相信那支正在磨礪鋒芒的新軍。
——
與此同時,在會稽郡這片被倭寇鐵蹄蹂躪的土地上,村野治保卻已將其視為囊中之物。
這廝不再急於向內陸擴張,而是如同一條盤踞的毒蛇,利用控製的幾處優良港口,源源不斷地從倭國本土調集兵員、物資。
他同樣吸取了前人的教訓,中原幅員遼闊,不可能幾個月便滅亡!
與其被拖入持久戰,不如徹底紮根,來個穩紮穩打。
“將軍,又有三艘運兵船抵達!”
倭寇將領興奮地報告。
“八格牙路,不是告訴過你們,現在叫我天皇!”
“是,天皇將軍!”
村野治保站在新建的簡陋“將軍府”前(原會稽郡守府),望著碼頭上絡繹不絕下船的倭寇士兵,臉上露出滿足的笑容。
這些士兵,大多來自倭國貧瘠的山野和海島,眼中充滿了對這片富饒土地的貪婪與渴望。
“告訴他們!”
村野治保的聲音帶著蠱惑,“腳下這片土地,隻是開始!這裡的每一寸土,都勝過我們家鄉百倍!”
“隻要跟著我,殺光漢人,這裡的一切,都將屬於我們!屬於大和!”
他成功地用土地和財富,點燃了這些倭寇最原始的欲望,將他們牢牢捆綁在自己的戰車上。
他打定了主意,漢軍一日不來,他就一日不停地加固營壘,囤積糧草,將這會稽郡一隅之地,打造成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堅固堡壘,一個插在大漢心臟上的毒刺!
他要在這裡生根發芽,直至吞噬整個大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