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盈再喚。
“臣在!”
另一名氣質沉穩、目光如電的將領出列,正是以信義聞名天下、曾為項羽麾下大將、後歸漢的季布!
“著項軒為水師副都督,季布為水師都尉!輔佐趙王劉如意,督造戰船,操練水師,整肅軍紀!”
劉盈肅然下令,“項卿勇猛善戰,尤擅攻堅;季卿沉穩信義,可掌軍法!你二人,當竭儘全力,輔佐趙王!”
“末將領旨!定不負陛下所托,不負趙王信任!”
項軒與季布單膝跪地,聲音鏗鏘。
——
長安,未央宮。
人選在上朝期間既定,議題則轉向核心——水師基地與造船廠選址!
項軒性情耿直,率先開口,指向輿圖上會稽郡的位置。
“陛下!臣以為,會稽郡乃不二之選!此地瀕臨大海,有天然良港!”
“更關鍵的是,倭寇盤踞數月,留下了現成的碼頭、船塢甚至部分半成船材!”
“若加以修繕利用,可省去大量人力物力,事半功倍!正所謂物儘其用!”
此言一出,不少將領點頭附和。
利用敵人遺留的設施,確實是省時省力的辦法。
然而,韓信卻緩緩搖頭,眼中閃爍著洞悉一切的智慧光芒。
“項將軍所言固然有理,但此策恐正中倭寇餘孽下懷!”
韓信走到輿圖前,手指重重點在會稽郡的港口。
“倭寇經營此地多時,對港口地形、水道深淺、乃至船廠布局,可謂了如指掌!”
“村野治保狼狽逃竄不假,但其黨羽未清,海寇猶存!若我水師根基設於此地,倭寇隻需派遣熟悉地形的死士或小股船隊,趁夜潛入,縱火焚燒,便可輕易毀我數月心血!”
“此非物儘其用,實乃授敵以柄,自縛手腳!”
陳平撚著胡須,深以為然:“大將軍所言極是!倭寇狡詐,不可不防。且,兵源亦是難題。會稽郡雖靠海,然曆經戰火,百姓流離失所,青壯多有傷亡。”
“強行征調內陸不諳水性之兵,倉促上船,非但難成戰力,恐暈船嘔吐者十之八九,未戰先潰矣!”
殿內群臣,一時陷入沉思。
利用舊港,風險巨大;另起爐灶,耗時耗力;兵源,更是棘手。
劉盈的目光在輿圖上緩緩移動,最終停留在了會稽郡以北、同樣瀕海、但位置相對內斂、港灣條件亦不遜色的——吳郡!
“船廠,就建在這裡!”
劉盈的手指,重重落在吳郡的位置,聲音斬釘截鐵。
“吳郡?”
眾人皆是一愣。此地雖也是良港,但比起會稽郡那現成的“遺產”,似乎並無明顯優勢。
“至於兵源!”
劉盈目光灼灼,“就以會稽郡為主!輔以吳郡、廣陵等沿海郡縣!”
“陛下?!”
曹參有些不解,“會稽郡百姓飽受倭寇荼毒,家園殘破,青壯損失慘重!且,大將軍與陳丞相所慮兵源素質……”
劉盈抬手止住曹參的話,眼中閃爍著悲憫與決斷交織的光芒。
“正因飽受荼毒,血海深仇刻骨銘心!會稽子弟,對倭寇之恨,深入骨髓!此恨,便是最強的戰意!”
“他們生於海邊,長於波濤,最是熟悉水性!招募他們入伍,無需過多動員,便是最好的複仇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