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餘日後,會稽郡。
劉盈那封措辭嚴厲、洞見深遠的詔書,如同定海神針,送到了劉如意的手中。
詔書不僅肯定了劉如意的戰術勝利,更明確下令——即刻組織人手,秘密拆解繳獲的倭寇戰船,務必摸清其結構、材料、航行特性,取其精華,用以改進大漢水師艦船!
同時,為麻痹倭寇,需製造“漢軍恥用倭物,已將敵船付之一炬”的假象!
“皇兄聖明!”
劉如意閱畢詔書,心中最後一絲顧慮也煙消雲散,他立刻召集項軒、季布密議。
項軒雖對研究倭船仍有抵觸,但有了皇帝明確的旨意,他也不再堅持,隻是悶聲道:“陛下既有明旨,末將遵命便是!隻是這‘焚毀’的戲碼,可得做得真些!”
季布撚須微笑,“這個容易。選幾艘破損嚴重的舊船,堆上些柴草、破漁網,再混些繳獲倭寇的破爛旗幟和雜物,在遠離我們真正船廠的海灘上,大張旗鼓地燒一場便是。”
“火光要大,煙要濃,最好讓對岸那些倭寇的探子,隔著海都能瞧見!”
三人商議過後,計劃迅速執行。
在一個無月的漆黑夜晚,會稽郡一處偏僻的海灘上燃起了衝天的火光。
漢軍士兵們故意大聲呼喝,揮舞著兵器,將“繳獲的倭船”推入火海。
烈焰吞噬著船體,濃煙滾滾,直衝霄漢,映紅了半邊夜空。
遠處海麵上,幾艘偽裝成漁船的倭寇探子,果然被這壯觀的“焚船”景象吸引,遠遠地用簡陋的千裡鏡觀察著。
“看到了嗎?漢人把船燒了!”
“燒得好!這些自大的漢人,果然嫌棄我們的船!”
“哼,什麼天朝上國,不過是一群死要麵子活受罪的蠢貨罷了!”
探子們帶著譏諷和慶幸,迅速將“漢軍焚燒倭船,恥於使用”的消息傳回了倭寇巢穴。
消息傳到村野治保耳中時,他正為蝦夷的戰事焦頭爛額。
聽聞此訊,他緊繃的神經終於鬆弛下來,嘴角露出一絲鄙夷的冷笑。
“果然如此!漢人,終究放不下他們那可笑的自尊心!以為燒掉幾艘船,就能彰顯他們的‘高貴’?愚不可及!”
村野治保徹底放下了對東南漢軍的警惕,將全部精力投入到對蝦夷的征服上。
“隻要漢人無法造出足以威脅我本土的戰船,無法跨海遠征,東海就永遠是我們最堅固的屏障!他們就隻能被動挨打!”
“傳令,加速對蝦夷土著的清剿,儘快整合資源,擴軍備戰!”
而就在會稽郡的“焚船”濃煙散去後,真正的繳獲倭船,已在季布這位老成持重的將領親自押運下,趁著夜色,秘密轉移到了戒備森嚴、技術力量更為雄厚的吳郡大漢官營船廠。
——
吳郡。
船廠深處,燈火通明。
一群被朝廷秘密征召、精通機關術的墨家弟子,正圍著那幾艘被拆解得七零八落的倭船殘骸,如同見到稀世珍寶般興奮。
他們手持規、矩、繩墨,仔細丈量著每一塊船板的角度,研究著龍骨的結構,分析著船帆的材質和懸掛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