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他站出來登高一呼,效果遠超預期。
很快,響應者出現了。
先是幾個原本就投降得不情不願、且家族勢力未被村野治保完全消化的小城主,在婁敬的遊說和“大漢皇帝陛下必不吝封賞”的承諾下,毅然反正,宣布脫離村野治保,擁戴“天皇義父”婁敬,並聽從大漢皇帝的號令。
有了帶頭的,便有效仿的。短短時間內,竟有數座城池易幟,打出了響應婁敬、討伐國賊的旗幟。
樊噲、李廣等人率領漢軍銳士,迅速接管了這些城池的防務,並以此為基礎,構築了一個小小的根據地。
看著婁敬僅憑三寸不爛之舌,就攪動風雲,拉起了這麼一支隊伍,甚至連仗都沒怎麼打,老將樊噲不禁感慨萬分:
“老子當年跟著陛下打天下,潛伏敵後,哪次不是刀口舔血,九死一生?沒想到這婁敬老兒,光靠一張嘴,就能說下幾座城!這……這他娘的比咱們打生打死強多了!”
李廣在一旁聽了,忍不住笑著調侃道:“樊將軍,這您就不懂了。人家婁君靠的可不是一張嘴。”
他故意壓低聲音,擠眉弄眼道:“您忘了?人家可是差點當了天皇野爹的人!那張嘴啊,怕是讓那天皇的老母……挺費腿呢!”
周圍的親兵們想笑又不敢笑,憋得十分辛苦。
剛走進來的婁敬正好聽到後半句,氣得老臉通紅,指著李廣和樊噲笑罵道:“樊噲!李廣!你們兩個殺才!又在背後編排老夫!老夫一心為國,光明磊落!再敢胡言亂語,小心老夫在陛下麵前參你們一本!”
眾人哄笑起來,帳內氣氛一時輕鬆了不少。
玩笑歸玩笑,婁敬的成功策反,確實為漢軍在倭國本土打下了一個寶貴的楔子。
然而,形勢依然嚴峻。
他們這點兵力,據守幾座小城尚可,一旦村野治保反應過來,調集主力大軍前來圍剿,他們根本無力抵擋。
“婁敬,接下來怎麼辦?”
樊噲收起了玩笑神色,認真問道,“咱們這點人馬,守不住多久。村野治保那廝肯定不會善罷甘休。”
婁敬點了點頭,麵色凝重:“不錯。我等在此地的聲勢,全賴對馬島水師的威懾。若水師不能及時登陸支援,我等便是甕中之鱉,先前所有努力都將付諸東流。”
他的目光投向窗外,遙望著對馬海峽的方向:“現在,所有的希望,都在趙王殿下和項軒將軍身上了。必須儘快攻克港口,接應主力登陸!否則,我等危矣,整個計劃也將功虧一簣!”
能否順利打開港口,迎接大漢水師主力,成為了決定這場戰略博弈最終勝負的關鍵手。壓力,此刻完全來到了對馬島的劉如意和項軒一邊。
——
對馬海峽,風高浪急。
大漢水師主力,在趙王劉如意與猛將項軒的統領下,如同盤旋已久的獵鷹,終於對倭國本土最重要的門戶——薩摩藩海岸防線,發動了雷霆萬鈞的總攻!
戰鼓擂動,聲震海天。
巨大的樓船如同移動的城堡,艨艟鬥艦如離弦之箭,頂著岸上倭軍密集的箭雨和投石,悍不畏死地衝向海岸。
漢軍將士們披著重甲,手持盾牌利刃,目光堅定,口中喊著號子,奮力劃槳,將戰船的速度提升到極致。
倭國軍隊在村野治保的嚴令下,早已依托海岸地形構築了堅固的防線。
無數的箭樓、砦堡、水下暗樁和拋石機嚴陣以待。
他們占據地利,拚死抵抗,箭矢如同飛蝗般傾瀉而下,巨石砸落海麵,激起衝天水柱。
戰鬥從一開始就進入了白熱化。
漢軍戰船不斷中箭,船板被砸穿,甚至有士兵被巨石直接命中,血肉模糊。
但漢軍的攻勢沒有絲毫減退,後續戰艦毫不猶豫地填補上空缺,繼續衝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