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凡再次搖頭:“看來,你還不知何為真正的完美。那便讓我為你展示一番吧。”
狂身!
轟!
慕凡的肌肉開始膨脹,身軀猛地拔高,三米高的身軀在大妖師眼中如同巨人一般。他那與妖獸完美融合的身軀,此刻竟顯得如此渺小。
“不,你這並非融合,不過是硬功改變了體內骨骼罷了。”大妖師搖頭道,但眼中卻閃爍著貪婪之色。如此完美的肉身,若能與妖獸融合,那將形成何等恐怖的存在。
“那這個呢?”
龍身!
刹那間,慕凡的雙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龍鱗密布,五指化為龍爪,甚至額頭上,兩根龍角從皮膚中冒出,彎曲而上,雙眸也變成了龍眼。
這是龍身人形的終極狀態。
而且這雖是《驚龍大天功》第二層的特性,但慕凡發現,墨驚蟄並未擁有此等能力。這意味著,這是他用積分提升功法時,額外獲得的特性。
“這難道是聖堂宗的黃金巨龍妖獸融合而成?”大妖師震驚道,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可能啊,我曾嘗試過黃金巨龍,根本無法成功。”
慕凡伸出手,抓住大妖師的腦袋:“你錯了,雜種。這是雲炎宗血液中的力量,你們陽靈宗不過能與妖獸雜交罷了。”
“什麼?”大妖師一愣,仿佛沒聽明白。但刹那間,令他恐慌的一幕發生了。
生死傀儡!
一隻巴掌大小的傀儡陡然漂浮在兩人頭頂。
“你要乾什麼?”大妖師怒吼著掙紮著。心神一動,那剛融合妖獸心臟的弟子猛地襲來。
噗嗤!
慕凡手掌伸出,輕輕一劃,鋒利的光芒瞬間將那弟子的腦袋切下。
“成為我的奴仆,好好為我研究,我定會告知你所有血液的知識。”慕凡笑道。生死傀儡對他而言,並無太大用處。但這大妖師卻是個人才,讓他隱藏在陽靈宗,以研究為幌子,保護那些被俘虜的雲炎宗子民,再用陽靈宗弟子來研究。
不是喜歡研究人類與妖獸的融合嗎?那便讓你們研究個痛快。
生死傀儡的力量已蓄滿,充滿了無窮的力量。
“這究竟是何物?你究竟是誰?”大妖師感覺自己被一股詭異的力量包裹住,全身動彈不得,怒聲嘶吼著,發出野獸般的咆哮。
“這生死傀儡果然詭異至極。”
在祭出生死傀儡的那一刻,慕凡發現體內有一股奇妙的力量與生死傀儡形成了聯係。
大妖師掙紮著,但全身已被鎖定。一雙獸眼猛地收縮,在他的視線中,那傀儡的麵部竟逐漸變得與他一模一樣。
“這是什麼?住手!你給我住手!”大妖師感覺到自己的精神逐漸消散,仿佛被什麼東西掌控了一般。
“哈哈哈哈!這生死傀儡果真是個神奇之物,竟真能將你掌控。”慕凡大笑著,心中湧起一股說不出的爽感。
隨後他張開嘴,一口鮮血噴湧而出,直接澆灌在生死傀儡上。
這玩意什麼都好,就是這過程實在讓人難受。隨便噴血可不是什麼好習慣。
“主仆傀儡,掌控生死。”
轟!
一道光芒從傀儡上爆發而出,直接將大妖師籠罩。隨後傀儡猛地縮小,回到了慕凡的體內。
“大妖師大人,發生什麼事了?”有陽靈宗弟子感受到這股力量波動,急忙跑來。
“滾出去!”
那急匆匆跑來的人聽到這番話,頓時嚇得渾身一顫,猛地退了出去。他心中暗自慶幸,這裡可是大妖師大人的重要之地,若貿然進去,後果不堪設想。
慕凡望著眼前的大妖師,嘴角勾起一抹笑意:“給我跪下。”
“是,我偉大的主人。”
大妖師毫無反抗之意,直接跪地。
對慕凡而言,如此輕易地便將這大妖師掌控在手,這種感覺實在太過舒爽。
而他與大妖師之間的掌控方式極為簡單,便是絕對掌控,無需大妖師的力量反饋。因為強者從不需弱者的力量灌輸,自己修煉的才是最真實的。至於力量反饋,一切都顯得那麼虛假,那麼不牢固。
此時的大妖師,看似與先前並無二致。但除了慕凡,恐怕無人知曉,這大妖師已然被人掌控。
“這裡究竟有多少雲炎宗之人?”慕凡不顧大妖師,拿起身邊的東西仔細端詳。當看到一滴金色的鮮血裝在一個瓶子裡時,他頓時來了興趣。他能從這滴鮮血中感受到一股磅礴的力量。
“一共有三千一百名雲炎宗之人,還有六百名犯錯的陽靈宗弟子被關在這裡。”大妖師在慕凡的掌控下臣服道。
這確實有些棘手。想要帶走這些雲炎宗之人,並非易事。而且即便帶走,想要安全離開陽靈宗,抵達雲炎宗,也是困難重重。
不過還好,這裡是妖城,大妖師的地盤。或許在這裡,才是最為安全的。
“記住,陽靈宗的血脈,才是最容易與妖獸血脈融合的載體。”慕凡沉聲道。
大妖師點頭:“是,陽靈宗的血脈是最佳的載體。”
慕凡再次問道:“這些融合成功的生物,都是你控製的嗎?”
“是。”
慕凡陷入沉思。將這大妖師掌控在手,定要好好利用,否則豈不是浪費了?而且這大妖師最突出的能力,便是人類與妖獸的完美融合。
既然如此,那便讓大妖師為自己創造一支最為完美的大軍吧。
雖然這是雲炎宗所不容的存在,甚至是受人唾棄的實驗。但這又能如何?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是非功過,留給後人評說。他隻需將眼前的問題一一解決即可。
不過大妖師的實驗成功率並不高,這或許真的與血液類型之間的差異有關。畢竟在這個玄幻世界中,並無人知曉血型這等存在。
“大妖師,你過來,仔細看看每種血液是否有異。”慕凡吩咐道。
“是。”大妖師點頭。
這一刻,研究再次啟程。慕凡在一旁靜靜觀看。若大妖師真能研究出些什麼,那便證明自己所思考的問題並無差錯。
也許,這便是融合一直失敗的最大關鍵所在。